分享

流沙河

 wangyong670 2015-11-30
流沙河

    当观音菩萨来到流沙河时,她停了下来,在倒行西游路的过程中,平顶山、钻头号山和狮驼城都可以靠武力、靠智谋,这流沙河的水,却的确是个难题。

   【原文】师徒二人正走间,忽然见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菩萨道:“徒弟呀,此处却是难行。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 惠岸道:“师父,你看河有多远?”那菩萨停立云步看时,只见——

    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径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万丈洪。仙槎难到此,莲叶莫能浮

    这是一条直接切断了通往西天灵山道路的天堑,莲叶不能浮,鹅毛飘不起。面对凡人无法渡过的天然障碍,观音第一次停下来仔细思考,这里要怎么渡过。当卷帘大将从水里跳出来的时候,观音心里应该是暗喜的,这一方八百里遥的恶水既然有主,就应该有渡过的方法。卷帘大将虽然功夫不错,却是个捡软柿子捏的人,来看看他出水的表现:

   【原文】那怪物手执一根宝杖,走上岸就捉菩萨

    为什么捉菩萨?从沙僧后期的表现来看,他对“色”是没什么嗜好的,吃人却是行家。先看看菩萨是个什么模样:

   【原文】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可以说,菩萨具有美貌、贵气和慈祥的特质,卷帘大将出水后直奔这个女人而去,应该是从外表上判断,这个猎物最好拿下,因此卷帘大将是个目的性很强,能在短时间内分析形势并付诸行动的人,当然,这也是近500年来在这里吃人无数所累积的经验。被木叉挡住交战之后,观音应该看出这个人是道家正宗,功夫与惠岸行者不相上下。所以当他说出自己来历的时候,观音把他定为了西行的收徒人选。

   【原文】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

    卷帘大将上岸第一件事就是捉女人,被阻挡就与人打架,从后文的描述来看,这些行为的初衷非常简单:饿了,捉人吃,这是赤裸裸的妖怪行为。但是一听对方的来历,卷帘大将马上告罪,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是妖邪”,可见,在内心里,卷帘大将是仍然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天神,只是暂时落难而已。就从这一句话,我们就能感知卷帘大将并不甘心自己的现在的身份定位,且自视甚高。在他求道的初期,我们能看到他立志修行,心诚志坚,是个内心韧劲十足的人(见我《帝王之术与长生之道》中的论述),因此,吃人度日的行为对于他自己而言,是一种隐忍,一种等待,他始终相信,自己有官复原职的那一天。观音应该也听出了这个意思,因此,她最后给卷帘大将开出的条件有两个。

   【原文】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

    从卷帘大将的自述来看,因打碎蟠桃会上一个玻璃盏,被打八百,面容变为晦脸红发的妖怪,而且每七天被飞剑穿胸肋百余次。结合后文沙僧对这次遭遇的叙述,我们还知道这是在免了死刑之后给的惩罚,打破玻璃盏要判死刑?玉帝是否量刑过重呢?结合我对卷帘大将师承来历的论述,这里应该没有牵扯女人,后文也没有半句文字照应,所以玉帝对卷帘大将的处罚,是一次清除卧底威胁的行动。

   “大闹天宫”之后,玉帝王母利用失踪的蟠桃重划天庭格局,清除自己身边的卷帘大将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李天王掌权十万亲信,可应付天庭状况,但是这个埋在自己身边可带兵器出入的定时炸弹必须被清除!在三清尚未对时局有所掌控,目光又集中在崛起的如来身上时,如来和玉帝同时在行动。在我上两篇博文梳理的线条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家先有孔雀的兄弟大鹏出马来到了灵山附近的狮驼国,吃光了这里的人类,在西天制造了一个战略要地;如来立刻让文殊的青狮在天庭上演闹天宫的一出闹剧,号称口吞“十万”天兵(十万,不就是李天王的兵麽),看似与天庭结下梁子,直到西游后期,才利用这次事件针对大鹏展开了行动。随后如来找了个金蝉子听经打瞌睡的借口把爱徒贬到南部去投胎,一次次行走在西行取经的道路上,而牛魔王和铁山公主就被道家安插在了西、南路上又一个天险火焰山附近镇守;就在这些事件发生,众人的眼光都聚焦到了西、南通道上的时候,玉帝突然把卷帘大将和天蓬元帅都贬下了凡间,迅雷不及掩耳盗铃,身边的贴身威胁被解除,天河八万水军的指挥权重入玉帝之手,老君简直有口难言。不过玉帝的处理很艺术,卷帘大将和天蓬元帅也被贬到西、南的大道上,吃人做怪,也颇符合道家心意。这其中卷帘大将可谓成绩斐然:

   【原文】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

    不但是“吃人无数”,更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他葬送在此。针对“几次”和“九个”大家也有一些论述,但是我的看法是“几次”就等于“九次”。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想,避免重复是每个写作的人本能,在同一段中同一个说法会尽量避免连续使用,否则读起来会特别累。这里卷帘大将是先说个取经人的概数,后具体说到头骨,因为经常在把玩,所以清楚记得是九个。那么,这九个取经人,就该是金蝉子的前九世。推理如下:

    首先,在《西游记》中,取经是个计划,如来是直接策划者,既然是如来在传经,不是如来安排的人,何来经书可以轻传?因此我不认为东土有很多凡人高僧在没有如来指点的情况下会主动想到要去西天去找如来传经,一路上前仆后继,死而无怨;

    其二,如来的所谓大乘三藏经文,是直到西游计划直接拉开序幕的时候才说出来的,漫天菩萨都不知道(【原文】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那三藏真经?),因此更不可能有如来安排的人选之外还有凡人会主动来取经书。观音到达长安以后也是当着水陆法会的数百高僧说小乘不管用,还有大乘佛法,才说动唐太宗停止法会,要派人去西天拿回管用的经书,因此,在唐玄奘之前要说还有人取经,那就只有唯一的一个和如来有关系的人:即如来安排到东土投胎的金蝉子。

    其三,经过流沙河的人目的是取如来的真经,那一定是佛门中人,且道行不浅,大有来头,因为鹅毛都飘不起的流沙河,取经人的头骨却可不沉。但是这大有来头的人却死在取经路上祭了卷帘大将的五脏庙,无人问津,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专为取经而生的如来二徒:金蝉子。

    其四,翻遍全书,能与“九个”取经人数目对应的描写,有且仅有唐僧的“十世修行”,在第十世唐玄奘出现之前,只有金蝉子是修行了九世,每次都活得不长,阳元未泄。那么,前九辈子都按如来的意思为取经而生,不断前进于西天的大道上,每次都在流沙河被卷帘大将吃掉了。也许有人会想,如来和金蝉子脑袋拿给门缝夹了?每次都送来给卷帘大将吃?白痴啊?其实细想,如来用心良苦:1、金蝉子所谓带罪修行,九世舍命为大业,第十世终成正果,直接升级为佛,实至名归,如来对爱徒的锻造无人能及;2、取经低调进行,不成气候,连续失败九次,道家也只能对这个愚蠢的行为放松了警惕;3、玉帝把卷帘大将放在流沙河,以酷刑迫使他吃人度日,清理内鬼的行动就反而看起来对道家有利,也确实吃掉了来取经的人,道家也就安心让卷帘大将继续在流沙河当起了妖怪;4、九次牺牲,造就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鹅毛都浮不起的流沙河,只有金蝉子的尸骨能飘,在第十世观音菩萨终于可以利用九个头骨按九宫八卦破了流沙河的天堑,打通了东西通道;5、佛家讲究因果循环,卷帘大将和金蝉子有了这样一段渊源,在第十世成为了金蝉子的徒弟,辅佐大业,共同完成取经计划,也算前缘后事了。顺利收编卷帘大将归降佛家,敌退我进。

   【原文】……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菩萨曰:“岂有不到之理?你可将骷髅儿挂在头项下,等候取经人,自有用处。”怪物道:“既然如此,愿领教诲。”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做个沙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

    前面说过,卷帘大将是个目的性很强的人,在答应归降佛家之后,他的第一担心是取经的人来不了这里,于是“反误了我的前程”,因此,我们可以说沙僧加入取经计划,是因为观音菩萨开出的两个条件都打到了他的心坎里,1、免去了每七日飞剑穿胸的皮肉之苦;2、官复原职,重新位列仙班,这个才是卷帘大将最想要,最渴望的东西。但是看过《西游记》的人也许会有疑问,既然沙僧那么想重新回到神仙的行列,为什么在西游的路上又不尽心、不出力呢?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其实小说中的人物都会随着故事的推进成长和变化,人物的性格脾气不是一成不变的,西游的四个主要人物在西游的路上关系、性情都变化了好几次,这一点少有人论述,但这是我在以后博文中的一个重点,将在唐僧上路后一点一点展开。

    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观音当即就为卷帘大将摩顶受戒,取了法名沙悟净,然后沙悟净“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但是沙僧做到了吗?来看看西游的队伍走到流沙河时,沙僧在干什么:

   【原文】那怪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慌得行者把师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脱。那八戒放下担子,掣出铁钯,望妖精便筑,那怪使宝杖架住。他两个在流沙河岸,各逞英雄。这一场好斗

    沙僧知道岸边的和尚是取经人吗?不知道!知道就会马上欢天喜地入伙了,这个和尚是自己的前程和事业。那么他直奔唐僧而去,要干什么呢?没有别的目的,吃人!由此行为,我们立刻可以推断出:1、观音离开以后,沙僧还继续在流沙河干着吃人的勾当,摩顶受戒入了沙门,但是他依然犯着杀戒;2、自入沙门以后,观音应该就兑现了一半承诺,免了飞剑穿胸之苦(因为其后沙僧自己也再没提过这个遭遇),但是沙僧领了一半好处,却没有履行不再伤生,一心等候取经人的承诺,此人深韵官场之道,不见兔子不撒鹰,先把能拿到的好处拿到,在没有必须得干活的时候,先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看到时机正确取经人也确实到了,才会出来干活,这就是沙僧的个性。3、在三个人中,他直接抢唐僧,再次证明了他在瞬间的判断力:这个白胖和尚战斗力最低、最好得手、最好吃,所以沙僧直接付诸了行动。正因为沙僧有这样品质和个性,所以后面和猪八戒打了个半斤八两,又看到有孙悟空那么厉害的打手在西游队伍里,他最直觉的反应是“这个主子,是他的帮手,好不利害!我不去了。”,“我不去了”是指不想去取经了,可见,在得知面前的和尚一行人就是取经人的时候,他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判断出自己在这个队伍里没地位,难以找到位置,当即就想反悔食言!在这一点上,沙僧远强于二师兄猪八戒。

    流沙河一切落实,观音继续开始了前往大唐的行程。

二、收八戒

    离开流沙河,观音来到了八百里黄风岭,这里有些小妖怪,但是在菩萨的看守之下,一切尽在佛祖掌握,所以行程不是问题,她继续前进。

    在福陵山遇到了猪刚鬣,这个怪物威风凛凛,第一行为是“撞上来,不分好歹,望菩萨举钉钯就筑”,既然用上了凶器,就说明他并没有活捉来人的意思,目的也很明显:打死,吃肉。因为他在这里“吃人度日”。

    关于猪八戒投胎有假,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其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撒谎?动机是什么?现在来看看在猪八戒的几次自我介绍中,有个矛盾之处:

   【第一次】  我不是野豕,亦不是老彘,我本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可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

   【第二次】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却被诸神拿住我,酒在心头还不怯。押赴灵霄见玉皇,依律问成该处决。多亏太白李金星,出班俯囟亲言说。改刑重责二千锤,肉绽皮开骨将折。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

   【第三次】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只因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玉皇亲打二千锤,把吾贬下三天界。教吾立志养元神,下方却又为妖怪。正在高庄喜结亲,命低撞着孙兄在。金箍棒下受他降,低头才把沙门拜。背马挑包做夯工,前生少了唐僧债。铁脚天蓬本姓猪,法名改作猪八戒。

   【第四次】老猪先世为人,贪欢爱懒。一生混沌,乱性迷心。未识天高地厚,难明海阔山遥。正在幽闲之际,忽然遇一真人。半句话,解开业网;两三言,劈破灾门。当时省悟,立地投师,谨修二八之工夫,敬炼三三之前后。行满飞升,得超天府。荷蒙玉帝厚恩,官赐天蓬元帅,管押河兵,逍遥汉阙。只因蟠桃酒醉,戏弄嫦娥,谪官衔,遭贬临凡;错投胎,托生猪象。住福陵山,造恶无边。遇观音,指明善道。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径往西天,拜求妙典。法讳悟能,称为八戒。

    这个矛盾在哪里?在上面引用的第一、二、四次自我介绍的时候,他都说自己是人,成仙犯罪后被贬,投错胎成了猪像;唯独第三次,他说自己本来就是“巨口獠牙神力大”!而且在被贬下凡之前就有“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的行为特征!这说明什么?他在成仙之前和成仙的时候,本来就是个猪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呢?我们得从他四次说话所面对的对象来入手。前面我已经说到过,由于小说中的诗句,作者往往会付出比写文字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构思、斟酌词句和韵脚,所以诗句中所含的信息往往对作者本意的表达更为准确,用诗句来推导,得出的结论也最接近作者的表达。

    这四段诗句信息都是猪八戒自己口中说出来的,既然是人物说的话,就有可能有真有假。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我们总是在话语中有不同的侧重点,让谈话对自己有利是人的交际本能。第一次是猪八戒对观音菩萨的自我介绍;第二次是和孙悟空对战的时候说的(孙悟空已经说了自己是当年的齐天大圣);第三次是猪八戒独自对抗花皮豹子精时的自我介绍;第四次是是在天竺国皇宫,呆子对着国王自吹自夸时说的话,旁边有唐僧、悟空等人在场。于是,规律出来了1、2、4次说自己来历的时候,面对的对象里都有仙佛系统的人在场,有这些人的时候,猪八戒一律说自己开始是个懒人,被人点化升仙,犯罪遭贬错投了猪胎,生了野猪像;而唯独在第三次,他独自一人面对豹子精耍威风时,得意洋洋地说出了不一样的信息:在成仙之前,自己就是巨口獠牙的野猪精了。前面已经分析过猪八戒的师承来历,所以我们可以推导两条:1、猪八戒的成仙得自老君点化(见我前文《帝王之道与长生之术》中关于九转大还丹的论述),因此他的成仙和最后官封元帅就是太上老君一手安排的,猪八戒被天庭高规格地迎接与封官,在暗处的老君是不会让更多的人知道的。这和孙悟空上天当官,但是背后的如来却没有人知道是一个道理,回想一下如来当年赶走孙悟空时不准他向任何人提到自己,猪八戒一定也得到了老君同样的警告,为了掩饰一头慵懒的野猪如何能平步青云直封天庭元帅,避免大家去想谁有那么大的权势与心计去扶持一头猪,猪八戒对有仙佛体系内部人员在场的时候,一律说猪像是下凡投错胎所致;唯独在单独面对豹子精,鼓吹自己的来历时说出了真话。2、猪八戒的被贬不单单因为嫦娥。官封元帅,背后又有极硬的靠山,他的天庭生活是“天宫快乐多自在”,但是玉帝既然已经能找小借口清除了卷帘大将,还能允许这样的势力继续存在于天庭?不会的,李天王十万天兵镇住天宫局势之后,一切都按玉帝的意思在发展了,回想一下玉帝如何把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府修在蟠桃园旁边,又亲赐御酒,最后再亲自把孙悟空送进蟠桃园的行为,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断,玉帝不经意让逍遥自大的天蓬元帅喝了个烂醉。蟠桃会年年都在开,酒年年都在喝,天蓬元帅怎么会就这样乱来?因此,是玉帝用计迫使猪八戒酒醉现了原形,闯下了拱斗牛宫、吃灵芝菜的大罪,然后指使嫦娥色诱猪八戒(【原文】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也就是说,酒醉的猪八戒先是东倒西歪乱撒泼,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来管他,而当他闯入广寒宫的时候,嫦娥是主动来迎接的,于是产生了“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阙”的场景),这个时候再当场抓住拥有八万兵权的天蓬元帅,数罪并罚,才能顺利除去老君在天宫的一个嫡系,这些手段要比除去卷帘大将麻烦些,但是鉴于猪八戒比卷帘大将拥有实权,还有他的后台,这样的处理才万无一失。

   【原文】那怪道:“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

    观音得知这个怪物的来历后就想收编,但是对他说理的结果是得到了上面的回应,可知猪八戒是个很实在的人。老君当年花精力去扶持这样一个人,原因也简单,点化这样一个思维单向、直线的猪精,易操控,给他安身供养的条件,他就能满足和服从。天蓬元帅的话语中充满江湖气息,“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是一种对制度和佛法的粗浅理解,他就靠着这样的认识混迹官场,所以直到被贬下凡,他也只有简单的生存逻辑。不过,猪八戒的天分很高,随着西游的推进,他一天比一天聪明,城府越来越深,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从黄风岭、流沙河、宝象国、平顶山,猪八戒心思的不断转变与成长,最后在车迟国完全宣布独立的过程。

    原来眼前这个怪物只是需要生存和满足口腹之欲,观音开出了“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的条件,立刻收编了这个怪物。

   【原文】菩萨才与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替他起了法名,就叫做猪悟能。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在断绝五荤三厌这一点上,猪八戒比沙僧更有信用,归降之后就真的持斋把素,一心等着脱离苦海,奔新的前程,这时候的猪八戒,直爽可爱,他上门做了高老庄的三女婿,吃素斋,但和高翠兰过上了夫妻生活。

    观音纵观西行的道路,道家势力横行,收编两元天庭道家的弃将,用心良苦,要应付那么混乱的局面,她还需要一个天不怕地步怕的愣头青来充当打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