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镜艺术之顶峰

 语言罐头 2015-11-30

  

  双鸾双兽纹镜

  繁复多样的唐镜纹饰,也是多方面造成的:

  佛教自从汉代传入我国以来,到唐代时已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发展了,虽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毁佛灭佛事件,但比不过为对佛教产生太大的影响,到唐代时佛教已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唐朝皇帝也崇信佛教,先后有八位皇帝前往法门寺迎取佛骨舍利,武则天更是希望借佛教而革唐的命。道教在唐代也备受重视,统治者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故认同姓的道教教主李耳为始祖,追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还在各地大力兴建老君庙、太上玄元皇帝宫,并将《老子》、《列子》、《庄子》等道教典籍作为教科书,考核以及第对待,称道举,授官职。

  正是由于佛道的大倡而导致神仙思想的流行,铜镜纹饰中出现了大量的宗教题材。如佛教色彩浓厚的卍字镜,梵文意为“吉神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呈的“瑞相”,武后长寿二年规定读“wan”字;婆罗树镜,婆罗树是佛教的圣树,佛经说释迦牟尼诞生于树下,又涅槃于林中,它在铜镜中表现的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道家题材中著名的是八卦镜,“八卦”亦呈经卦,是《周易》中八种基本的图形。唐时铜镜常饰以八卦纹,并配以符箓、星象、干支、生肖等具有道教色彩的纹样。此外还有童子玩莲镜(沈从文先生认为这是根据《莲花太子经》制作的10)、四叶佛像八凤镜、王子乔吹笙镜等一些佛道色彩纹饰的铜镜。

  

  小簇花八瓣纹镜 唐

  唐代的对外交往同样丰富了铜镜的素材,唐帝国凭借强大的国力而使四方臣服,其影响更是远播波斯、大秦等国,故在铜镜的纹饰中反映出了异域的风格。马毬本是波斯的运动,唐时传入我国,并很快流行,唐朝皇帝很多都是马毬高手,铜镜中出现的一类打马毬镜,生动地描绘出了打马毬时的场面。唐代铜镜上的连珠纹和对兽纹,在波斯萨珊朝的金银器和新疆阿史塔娜的墓地发现的纹锦中早已出现过;同时在萨珊朝的银盘、银币上也发现了和唐镜中宝相花十分相似的图案,可见这都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结果。

  由于唐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从而影响到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唐镜的纹饰中出现了大量的瑞兽镜、花鸟镜,在一面镜背上完整的构筑出瑞兽、花鸟、蝴蝶、蜜蜂、游鱼等,代表了人们祈求安定祥和的心理和包容、开放、乐观的自然审美情趣。如宝相花镜,钮周饰六朵孕子荷花,花瓣簇拥着莲瓣,其间蕊珠成环,代表了人们多子多孙的祈求,这与当时的国力昌盛和社会的安定太平十分不开的。

  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在很多地方都是后世所无法超越的,大唐文化远播海外,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唐代的铜镜是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经济昌盛的集中体现。它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很多工艺都为后世所沿用。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突破了汉式镜,创造出各种花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等。图案除了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饰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表现现实生活的打马球纹等等。唐代铜镜的纹饰和总体布局,也突破了前期的程式规范。铜镜的构图虽然还是环绕式和对称式的表现手法,但是布局清新明朗,流畅华丽,自由活泼,特别是高浮雕技法,生气充沛,柔美自然。

  

  天马鸾凤纹铜镜 唐

  批量铸镜虽然开始于秦朝。但是真正的秦镜实际上却难以得到。因为秦朝短促,产物也有限,而且,殉葬的风气也不比后朝,所以现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镜大多是汉朝的产物。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并出现了题材新颖,纹饰华美,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这是盛唐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显示出唐代铜镜的特点。

  隋唐铜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隋代和唐初年间,铜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瑞兽镜比较盛行、瑞兽镜是隋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类型。它除了继承中国古代铜镜的传统,又有了新的创新。瑞兽葡萄镜是唐镜引人注目的镜类,它揭开了唐代镜主题纹饰的序幕。 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铜镜装饰上出现的新形式、新题材、新风格,使铜镜进入富丽绚烂的时代。 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时期,主要流行对鸟镜、瑞花镜、盘龙镜。

  唐代镜最大特点之一是艺术样式或艺术手法的多样化。铜镜艺术也呈现出浓郁“盛唐气象”。

  双鸾月宫葵花镜·唐

  商州市商州区出土

  

  隋朝青铜仁寿纹镜(局部特写)

  铜镜本是日常用品,但由于镜子能反光、能清晰映象,因而被人们引喻出许多社会功能,成为古人墓葬的随葬品。由于铜镜所具有的「破暗取明」、去魔压邪作用,再加上古代「视死如生」和「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的观念,人们把生活密切的铜镜同葬,以供死者在阴间继续使用。

  铜镜不但成为古代贵族墓葬中最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在一些小型墓内也常有发现。当然,王公贵族使用的往往是制作精良、纹饰精美的大尺寸铜镜,而一般的平民百姓使用的铜镜尺寸较小,纹饰属于普通常见的品种。

  今天,现代考古学根据这些埋藏在古代墓葬中的铜镜纹饰的不同时代特征,为墓葬的断代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铜镜又成为考古断代的标识。铜镜也是爱情婚姻的信物,成为「花好月圆」的象征,「破镜重圆」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铜镜大多是圆的,圆形在中国古代有圆满、团圆、吉祥之意,也象征爱情婚姻的美满。因此在古代,铜镜就常用作爱情婚姻的信物,或嫁妆之一,如双凤镜、雀绕花枝镜、瑞兽鸾凤葡萄镜等。唐镜中的许多铭文就表达了男女相悦之情。

  另外,古书中提到的「山鸡舞镜」(《异苑》)、「化鹊捎信到夫前」(《神异经》)等故事,都与爱情有关,更成为许多诗文常爱运用的题材。这些美丽或凄然的故事,既表现了古人的美好愿望,又说明了铜镜作为信物,其传承与纹饰内容是渊源有自的。考古发掘中也曾见到夫妻合葬墓中各持半面铜镜的实例。

  

  四神十二生肖纹镜

  1952年出土于西安市,圆形,直径16.4厘米。

  半球形圆钮,内区饰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纹,其外一周分十二格,分饰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外有锯齿纹一周。素缘。这种四神十二生肖纹是隋代铜镜典型纹饰。四神十二生肖的组合在隋唐时期一种具有明显象征意义的组合方式,比如十二生肖均朝向顺时针方向,呈按顺序跟进之状,表现出明确的时空循环往复的含义;而四神所代表的四个方位与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十二地支的方位相配套。

  

  隋朝青铜仁寿纹镜

  1978年出土于永寿县,圆形,直径24厘米

  圆钮,双线八角形钮座,钮座角内饰云纹和章纹。八角纹突出的双直线纹将镜面分八部分,分别饰“东王公”、“西王母”、“四神”和神兽。镜背的外区有一周铭文:“淮南起照,仁寿传名,不斟表,熔金勒成,时雍炎晋,节茂朱明,爱摸彻,用拟流清,光无亏满,叶不枯荣,图形览质,千载为贞”。其中“仁寿”两字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而“淮南起照,仁寿传名”是指隋文帝杨坚在淮南发布准备讨伐陈后主的征战檄文,开始了统一的历史。铭文之外饰十二生肖、朱雀、玄武纹饰一周。此镜体大,纹饰内容丰富,是“仁寿”字纹镜中珍品。

  

  蟠龙纹铜镜 唐

  

  双凤纹鎏金大银盘 唐

  1962年西安北郊坑底村(大明宫西夹墙外)出土,高2厘米、直径55厘米,此银盘形体相当之大。圆形、宽边、六曲浅腹。盘心饰一对飞翔的凤凰,空间填以宝相花图案。盘腹分六瓣,每瓣中饰宝相花一簇,边上饰两鸟衔蝶(或花)六对,与六簇宝相花相互间隔。纹饰皆鎏金。盘底背面有刻文两行:“浙东督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大中大夫越东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裴肃进”,共36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