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有一项重大的黑科技到近代以前都领先西方近千年

 唯我英才 2015-11-30

桥梁,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为了克服天然障碍,便利民生通行而被人类建造的构筑物,也是最古老和最具实用价值的活动产物。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们的桥梁变得越来越美观,其兼具的特性更往往不只是实用而已。

我国有一项重大的黑科技到近代以前都领先西方近千年

世界上最早的桥梁遗迹在小亚细亚一带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据测定,其年份大约是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之间,而我国也曾于1954年于西安半坡村挖出过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桥梁遗迹,这都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人类的祖先—智人,经过对于环境的观察,已经拥有了建筑桥梁的技术。

当然了,碍于资源问题,古代的桥梁多是用木、石、滕、竹之类简单快捷,方便取材的植物躯干用来建造,直到铁器出现以后很久,人类才懂得如何使用铁链吊桥克服深涧或者洪流这种更加恶劣的自然环境。

但是这并不代表古人没有办法制造大型桥梁用以克服更加宽大的江河。在公元前1184年左右,我国的能工巧匠们便已经在渭河上建造过大型的浮桥。—《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

浮桥就是用水箱或者船只在水面上排列组合而成的桥,它不仅建造起来简单快捷,而且可以轻松的跨越广阔的江面,所以在公元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浮桥备受推崇。公元35年,长江上出现了第一座浮桥,此后因为战事需求,浮桥成了那个动乱时期的重要交通要塞。直到春秋时期,用木桩做基础,以木石为主梁的多孔桩柱式桥梁才在黄河流域盛行起来。

在古代桥梁史中,特别值得骄傲的就是早在唐朝中期,我国就拥有了建造铁链吊桥的技术,而西方国家比我们晚了近千年时间,直到16世纪才开始建造铁链吊桥,这不得不佩服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

我国有一项重大的黑科技到近代以前都领先西方近千年

不过木桥终究很难抵御洪水或者蛀虫还有年久失修,霉烂能不可抗力的危害,所以我国几千年来修建最多的还数石桥。据史料记载,我国在秦汉时期便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石梁桥。比如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其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它不仅工程浩大,结构复杂,更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我国有一项重大的黑科技到近代以前都领先西方近千年

而同样位于福建漳州的虎渡桥,它的某些石梁长达23.7米,单根的长宽分别为1.9米和1.7米,重达200多吨,而它的建造年份居然是1240年。由此足以可见我国古代桥梁远远走在世界桥梁技术的前列。要知道,大名鼎鼎的敞肩拱桥—赵州桥,欧洲国家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足足比我国晚了一千两百多年时间。而大明鼎鼎的伦敦地标,开合式的泰晤士桥建造于1886年,我国的湘子桥却早在1169年便已经开建。当然这里比的不是开合的方式和技术,毕竟中间700余年的技术和历史无法对比,而是桥梁功能和构想之间的对比。

我国有一项重大的黑科技到近代以前都领先西方近千年

当然了,作为当时的技术大国,我国早在明朝时期就将一应造桥技术传到日本,造福了那个多河多雨的岛国,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促进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古代的桥梁建筑,无论是在实用功能上,在施工技巧上,在文化艺术上都曾行走在世界桥梁史的先端,为整个桥梁的文化建设填补着永恒的光辉。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的施工技术毕定要成为桥梁建设最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