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中平卓马

 昵称535749 2015-11-30

2015-11-30 12:00 | 豆瓣:Z

中平卓马1938年出生于东京原宿,2015年9月在横滨去世。日本战后摄影巨匠又少了一位。

艺术家的早年时代多少会有点魔幻的色彩,中平也不例外。他们东京的家在1944年的东京大轰炸中被烧得一干二净,但辛亏他和家人早已被疏散到了神奈川。中平1958年进入东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学科。在大学中他开始接受激进的左翼思想,60年代反安保斗争中中平成为自治会的头领,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1962年古巴危机的时候,他因为希望作为“义勇兵”参战,就给卡斯特罗写了信,最后收到了卡斯特罗秘书的回信。直到大学毕业,他还没有和摄影沾上边儿,所有的劲儿都使在了政治运动中。

1963年大学毕业后,他先打了段时间短工,之后进入新左派杂志《现代の眼》做编辑。因工作缘故他结识了东松照明,希望东松可以给杂志写点电影评论(这是什么梗,东松还有这一手!),结果被拒绝了。之后在东松照明的建议下,杂志里新设了关于摄影的栏目。接着杂志的8月号和9月号就分别刊载了森山大道和高丽丰的作品。就这样,他逐渐走进了摄影圈。

1964年结婚的时候(老婆是东松照明夫妇介绍的),中平收到了东松送的一台相机,于是他开始跟着森山大道学习摄影,并很快精通。可想而知,中平卓马也受到了森山的摄影风格的影响。森山当时住在镰仓的海边,中平经常去他那里玩。中平的第一本摄影集里的海就是镰仓。当年杂志的最后一期中,中平卓马第一次用笔名发表了自己的摄影作品。同期中还有内藤正敏深濑昌久横须贺功光东松照明的作品。之后,中平卓马作为评论家和摄影师双重身份,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1968年,中平卓马和高梨丰等人创办了写真同人杂志《Provoke》,之后森山大道也加入了进来。森山大道在1968年出版的自己第一本摄影集《にっぽん剧场写真帖》中,有一张珍贵的中平卓马正在拍照的画面。


纪念中平卓马

拍摄中的中平卓马,《にっぽん劇場写真帖》

1970年,中平出版了自己的首部摄影集《来たるべき言叶のために》,作品为60年代后半的结集。内容和他们当时倡导的美学相一致:“粗颗粒、晃动和失焦”(rough, blurred and out-of-focus)。而几乎在出版这部作品的同时,他已经开始对这些作品产生了怀疑。由于这种怀疑,很长一段时间他陷入了抑郁和消沉。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以上、《来たるべき言葉のために》

这一年,中平卓马的身体出现知觉异常,住了将近一个月院。之后在镰仓的海边,他将自己之前作品底片的大半烧了。这里面和自己过去的摄影理念进行诀别的心态是不可否认的。其实从71、72年开始,中平已经开始尝试新的摄影风格,并且陆续撰写相关的评论文章。

1973年,中平卓马发表了摄影评论集《なぜ、植物図鑑か》,摄影理念和森山大道他们正式分道扬镳。中平开始否定他们之前主张的“粗颗粒、晃动和失焦”(rough, blurred and out-of-focus),转而倡导“目录”和“图鉴”式的摄影。在《なぜ、植物図鑑か》里,他反省了自己过去的摄影:

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摄影,为什么我净拍些“夜晚”“傍晚”和“黎明”呢?为什么不拍彩色照片,专注于黑白摄影呢?还有,为什么自己喜欢用粗颗粒、或者故意的模糊来表现呢?这些只是单纯的技术上的问题吗?或许也有技术的原因。但是往深里说,这正是因为我和世界的关联是这个模样才导致的结果。先说结论的话,可以认为我当时是把对象和我之间的关系暧昧化,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将世界有形化,以我的视角将世界的所有强行解释。从这种暧昧可以产生“诗”和情绪。这种行为也就是利用相机这样的机械,进行旧形式的“艺术”“表达”创造。…另外,粗颗粒画面、摇晃带来的模糊这种偏好,与其说是因为我受威廉·克莱茵(William Klein,1928-,美国著名摄影师)启发而选择的方法,不如说是我在凝视这个世界、在以赤裸裸的方式确认事物本身之前,放弃了观察。我只不过是在填补这个空白的时候,将人化的情绪悄悄渗透到里面罢了。(《なぜ、植物図鑑か》、1973年)


纪念中平卓马

William Klein 纽约 1954


纪念中平卓马

William Klein 纽约 1955


纪念中平卓马

William Klein 东京 1961

这个时期,中平卓马在Jean-Eugène Atget(1857-1927)和Walker Evans(1903-1975)这两位纪实风格摄影师的作品中摸索的同时,发现了同时代的一个人:篠山纪信(1940-)。并对其摄影极具赞赏:

篠山纪信的眼球是一个巨大的凹点。世界被咕噜咕噜地吸入他的眼球中。他自己什么都不说,一句从主体而来的语言都没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只不过是把世界、把事物组织起来,然后当事物自己开始说话的时候他的工作就结束了。之后他把这种呈现原原本本地再投还给我们。有的时候是暴力的,有的时候是华丽的。以我的眼光来看目前以世界和事物本身为对象的匠人的时候,同时代的人里面毫无疑问就是篠山纪信了。(《决闘写真论》、1977年)


纪念中平卓马

Jean-Eugène Atget代表作 1920s 巴黎


纪念中平卓马

Walker Evans代表作 1936 阿拉巴马


纪念中平卓马

篠山紀信 代表作 01


纪念中平卓马

篠山紀信 代表作 02


纪念中平卓马

篠山紀信 代表作 03


纪念中平卓马

篠山紀信 代表作 04

这段风格转换的时期,中平卓马拍了很多零散的系列。该系列作品最终于2011年结集出版,名为《都市·风景·図鑑》。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以上、《都市·風景·図鑑》

1977年,中平卓马以篠山纪信摄影为对象的评论集《决闘写真论》出版。当月的一次送别会上,中平饮酒过量而中毒,次日被送到了医院。之后他的意识虽然恢复了,但因为酒精中毒大部分记忆却丧失了。出院后他不记得自己在镰仓新租的房子,而直接回到了横滨父亲的家里。他的法国朋友们来看他,他只记得“这些人在那里碰到过”。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平卓马想要的,这样他就彻底地和过去的自己成功告别了。

休养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了拍摄。冲绳、横滨、荒崎以及东北。这些作品最后结集为1983年出版的《新たなる凝视》。这是中平的第二本摄影集。而这本摄影集和第一本的美学风格不用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摄影集的后记里承认早期的摄影受了东松照明和威廉·克莱茵的影响,并模仿了克莱茵。“我对于克莱茵作品的全盘模仿,最后变成了毫无益处的行为”,他承认道。对于以后的摄影,他说,“我需要的是朴素的摄影。某种意义上,我相信通过最基本的摄影行为反而能扑捉到明确的对象。”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以上、《新たなる凝視》

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平卓马的摄影和评论活动还在进行,不过产量相比逐渐变少。2003年在横滨举办了中平卓马的回顾展,并出版了同名摄影集《原点復帰—横浜》。展览中,他再次阐述了自己的摄影理念:

我认为摄影不是创造,也不是记忆,而是记录。所谓摄影行为,不是抽象的行为,经常是具体的。不是将简单的事物观念化之后变成难于理解的事物,而是通过相机这种媒介使得“我”和“现实”相遇的过程。(《原点復帰—横浜》、2003年)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纪念中平卓马

以上、《原点復帰 - 横浜》

以上是对这位传奇摄影师的纪念。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