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黄陂:半城街巷半城水 一座古桥就是一段传说

 wttwzx 2015-12-01
武汉黄陂:半城街巷半城水 一座古桥就是一段传说
发布时间:2015-11-30 09:05:36来源:长江商报进入电子报

位于三岔流子港上的骆家畈古桥。 本报记者 张萌 摄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寻访半河桥、自在桥等,打捞黄陂民间记忆

□本报记者 张萌

楚地是泽国水乡,即便后世水系变迁,湖北境内仍有云梦洪湖,武汉周边更是百湖连缀。

人们出行往来依靠桥梁,桥以建筑的形式组成了武汉横贯古今的民间记忆。

黄陂位于武汉北面,曾经是云梦大泽的一隅,因合黄城与武湖而得名,境内大体上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在黄陂城区内闲步,就可见半城街巷半城水的景观,城外阡陌交通,河湖港堰上石桥架卧。

古桥为黄陂古迹的特色。黄陂地区的古桥不仅是一种建筑遗存,同时一座古桥就是一段传说,代代相传,融到了乡村的日常生活中。

当今,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文化传承已是一项基本原则。文物遗存和民间传说相结合,构成了当地的人文记忆,文化传承在文物遗存上找到了物质化的载体。

记住乡愁,古桥是民间传说记忆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体现。本期长江地理记者寻访黄陂古桥,相信这些曾经人来人往的必经之地,定有许多记忆可以打捞与重温。

◎现状

它们不在繁华市区

逐渐消失在山野间

爱读《世说新语》的人知道,文人雅士在夸赞一个人气度非凡时,就以“陂”来形容 ,“汪汪如万顷之陂”。黄陂,以“陂”为名,必定与水多脱不了干系。

“黄陂桥多,这还得从它的渊源说起。陂,另有水岸的意思。人因水而居,桥能使人方便。在黄陂南部五湖一带,有三里一桥之说,北部的山区,山沟里都是水,就得逢水搭桥。”黄陂区原文化馆馆长黎世炎对记者说。退休后,他用了两年多时间探访了黄陂区的古桥。“古桥,落在民间的已经不多了。现在有了大马路,交通设施越来越高级,这些桥慢慢消失在山野里面了。”黎世炎说。

张世洪是黄陂区文管所副所长,他介绍说:“有时候,古建筑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会产生一些冲突,现在留下城市和民间的记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黄陂与武汉之间的交通一直很方便。在民国时期,黄陂是京汉铁路的重要站点,是到汉口大智门车站的必经之路。“铁路没修通之前,还有公路可走,但是主要仍依靠水路,因为水路方便。滠水河向南,水流到五通口,就从天兴洲汇入了长江。”张世洪说。

如今,到黄陂有武汉市内公交车直达,但是得走上30分钟左右的高速,一下高速便到了黄陂。黄陂市中心的广场上立着花木兰石像,四周高楼矗立,车流不断。花木兰石像巨大,她身着装戎装,骑马回身弯弓远射,这已经成为黄陂区的标志了。

古桥,已不在繁华的市内,村头旷野才有它们的身影。

◎走访

半河桥:以卧姿造型,木桩水下可保万年

滠水河是黄陂的母亲河,境内数条河流都是它的支流。记者见到的第一座古桥就是半河桥,它在滠水河的支流龙须河上。半河桥坐落在罗汉寺街河李湾地界,桥架在村子的西南方。

易怀玉是当地文化站的站长,顺着他的指引记者在公路边找到了这座奇特的古桥。“半河桥建于明代,在古时候就有过两次改建,现在看到的是弯桥,前两次被水冲垮的是直桥。”易怀玉说。桥长61米,宽4米,整个桥面呈“S”形,桥把龙须河两岸用一道“弧形”连接。从侧面看,半河桥共有5个孔,2个方形孔,3个圆弧形孔。记者走上石桥,发现桥面皆为青石条铺成,正中的石条上有连贯的凹槽。易怀玉说:“这是独轮车来回拉货物轧出的车辙。”

桥的拐点处,正好处在河流的正中。向北望去,远处是高山,河水绕了一个大弯,河道在桥前方陡然变宽,水流增大,河水回流一圈后冲到桥下。桥下游的河岸多呈缓坡,河水中露出不少长满青草的小洲,洲上有两头嚼草的水牛。远方的低空中横着一带雾气,河岸与稻田连成一片。

李荣方今年80岁,他义务照看古桥已多年了,每年冬天都要到桥上砍除杂树。“这座桥是李善仁修的,村里面传说他为修桥四处化缘。桥老了,我们村几百口人又都从这里走,不保护不行。”李荣方说。根据河李湾《李氏宗谱》记载,此处河道特殊,桥常被大水冲毁。李善仁为此四处走访募捐,召集能工巧匠。开工前,他遇到了一个麻烦,一个“叫花子”睡在桥头不肯走。李善仁见他睡觉的卧姿安稳,前曲后折,忽然悟到以卧姿的形态建桥。这样不仅坚固,能够抵御洪水,而且美观实用。半河桥建成后,村民相信这个安卧不动的“叫花子”是鲁班变化,前来点化乡民。

“桥墩建在木桩子上,我们下去用手摸过。”易怀玉说。李荣方接着解释道:“这里的木桩有讲究,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几十年。为了让木桩常年在水底保持湿润,保留万年,我们还在前面修了一个拦水坝。”

李美珍今年55岁,30多年前她嫁到这里时,走的就是这座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桥下洗萝卜。“萝卜刚从田里挖出来,河对面村里还有100多亩地。现在桥下的水只能洗菜了,以前可以挑水喝。前两年好远地方的人都开车来桥下面游泳,年轻人最多。这两年没人来了。” 李美珍说。

自在桥:香客朝圣必经之路,雕有火龙珠雷云纹

木兰村位于木兰山西边的山脚下,这里是湖北省最美乡村建设的示范点。这里屋舍整洁,庭前院后都种满了菊花。此前一天,山中刚下了一场雪,自在桥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

自在桥建在山涧的溪水上,溪水出山不远便汇入滠水河。木兰村原名叫做张家冲,桥在山冲上下湾之间,是去木兰朝圣的必经之路。村民张顺峰告诉记者:“以前上山都走这条路,即便是从远处河南信阳过来的香客,也必须从这里走。”记者走下溪岸,扶着溪中岩石走进桥底。青石板上爬满藤蔓,透过石板间的光线,可以看到上面雕刻的火龙珠和雷云纹饰。

“这叫‘二龙戏珠’,是建桥时雕上去的,后来翻修时旧材新用,别看这桥现在朴素,以前桥上的石雕可不简单。”当地长轩岭街道文化站站长杜有源指着头顶上的石板说。

自在桥原名为竹林桥,张家冲的上湾原来是古竹林寺的道场,四周幽篁影映。元末明初,竹林桥毁于战火,到明朝永乐年间木兰山道教鼎盛,香客增加,竹林桥被重修。木兰山一带常有山洪,桥数次遭冲毁。清道光年间,村民请来高明的建桥石匠,就地取材,重修了这座桥。道光末年,夏季的一场大雨突袭木兰山,香客们十分担忧,这座重修的石桥是否安在?下山的香客向途中的乡民说道:“石桥今非昔比,可自由自在安稳过桥。”此后,乡民就更名这座桥为自在桥。

骆家畈古桥:46米长,留下一块断掉的石碑

“骆家畈还有一座古桥,是不久前文物普查时才发现的,竟然有46米长。”张世洪说。骆家畈古桥在村子里面,村内车行不便,需要步行才能看到。

当地人把石桥所在的小河叫做三岔流子港,村民管这座石桥叫做“大桥”,记者走进一看,在小小河港上这座“S”形的石桥,确实也称得上大了。村民回忆说,这桥以前是交通要道,北边黄冈、红安、随州地区人要去汉口,都得从这里走。

骆家畈地势平坦,走在小路上,四望都是农田。间或有一两个小池塘,水面立着枯荷,夏天这里应该有田田绿叶,如今已是莲房坠落,露冷水寒。田地上没有高大的树木,一眼可以望到远处的甘露山,只有马尾松还是绿色的。桥面与路面齐平,走到跟前才发现这里卧着一座老桥。一只白鹭被脚步声惊起,摇着翅膀又落在水草上。三岔流子港上满是浮萍,几乎没有流水,看来堵塞已经有些年头了。

村中的稻草垛旁有一块断掉的石碑。俯身细看,进而手眼并用,碑文仍然不可以辨识,几乎风化成了一块无字碑。“这是骆家畈大桥的石碑,这座桥的历史全在上面,要想知道它的历史只有看碑文咯。我这么大年纪了,都不知道它的历史。”附近一位年老的村民对记者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