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评课的现实局限与问题

 一亿监利 2015-12-01

话题一:听评课的现实局限与问题

话题二: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话题三:观课议课的准备工作

主题与任务

方法与工具

话题四:观课议课的现场作业

采集与访谈

描述与分析

交流与对话

预防与重构

话题五:课堂观察的有效实施

组织与方式

成果与表达

话题六:课堂观察常见问题诊断与解决

 

 

话题一:听评课的现实局限与问题

[目标举要]

通过本话题的讨论,我们希望您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听评课中存在的现实局限与问题:散漫、粗放、离散、表层、作秀、范式化、一刀切、少对话等。

[问题诊断]

在学校教学中,无疑,课堂教学是一件核心的工作,事关师生的生命质量与生活水平,因为无论是在生活的时间与师生投放的精力上,课堂教学都是一块至关重要的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实质乃是学校的生命质量所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理所当然地被学校与老师们高度重视。于是,而“听评课”也就成为了学校教学研究活动中最重要的事件了。

然而,奇怪的是,我们的听评课,从总体上来说,效率着实是太不令人满意了。从学校领导到科 任老师,都心知肚明,所谓“教研活动”的效率真是天知、地知,唯我不知。但尽管如此,我们又似乎谁也不想去改变些什么,于是,在这样所谓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扮演了“温水中的青蛙”的角色。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不做“青蛙”,摆脱“青蛙效应”,就要清醒地认识低效率听评课的现实局限与问题——

[新知导航]

低效率的听评课与高效率的听评课有着明显的不同,只有清醒地甚至是痛苦地认识低效率听评课的现实局与问题,才能痛定思痛,去改进听评课。而这些,也正是本书要探索有效的听评课改革的原因所在。——本话题,我们正是要回答“为什么要改革听评课,走课堂观察之路”这样的问题。

低效率的听评课存在着以下8大“症状”:散漫、粗放、离散、表层、作秀、范式化、一刀切、少对话。

“症状1”:散漫。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教研活动”,教研组长通知,说是下午3点到30分教研活动。然而,中午的时间,你去问教研组长,下午你们教研组活动什么内容啊,他说:“听课。”然后,你问:“听什么课?”他也会告诉你。然后你再问:“这次听课的目的是什么?”一般而言,他就会“哑”了。因为他也不知道听课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说什么目的的话,那就是为了完成教导处规定的“听课次数”。如果我们再细细深入询问,我们会发现,听课老师关于听课的内容几乎是一无所知,既没有事先解读过相关的教材,更没有细致地揣摩过教学的方法。听课之前没有主题性的准备,评课的时间当然就一片散漫,我说我的,你说你的,没有共同聚焦的问题,很少有充分准备与研究之后的有效建议,轻描淡写一番,“印象派”一番,教研活动表格填好,教研活动结束。听评课活动的组织是散漫的,听评课活动看似按照时间安排在展开,但其效益之低下就可想而知了。

“症状2”:粗放。课堂研究是一件精细化的工作,但是,在常见的听评课活动,我们看到更多是的“粗放”,这集中地表现在我们的“评课用语上”。我们喜欢常用的“评课话语”是:好象、大概、似乎、感觉等等,这种词语十分粗放,这都是因为缺少相对精细的观察造成的,这样的评课,说服力与震憾性是非常有限的。比如,某老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繁多,我们只能说:“你课堂上的提问好象太多了。”而上课的老师,心里可能会想:“‘好象’不是太多嘛。”比如,某老师的课堂关注面过窄了些,我们只能说:“你的学生关注面大概少了一些。”而上课老师,心里可能会想:“‘大概’不少吧。”因为没有明确而精细的观察结论呈现,“身在此山中”的老师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模糊印象般的提醒,过于粗放,不能让老师“心服口服”地接受。

“症状3”:离散。“离散”是什么?“离散”就是脚踩西瓜皮,说到哪里是哪里。这也是很多听评课活动的一大问题。我们知道,在战斗中,我们强调集中火力进攻,东一枪西一枪,最终最难占领阵地。在听评课中,我们也需要“聚焦”。听评课活动的低效,最关键的就是处于无主题的离散状。你说一点,我说一点,看看还蛮热闹,但什么问题都没有研究深入;看看讨论了很多很多问题,但没有一个问题的讨论能够给一起评课的同伴以新鲜的启迪,而对于上课的老师来说,更是在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旋晕中找不着北,难以找到重构课堂的系统策略或切入点。“集中力量解决主题”,克服听评课的主题的“离散”状态,是提高听评课效益的当务之急。

“症状4”:表层。在很多的听评课活动中,我们的描述、分析与建议常常处于表层的水平。“表层”的水平,就是“欠专业”的水平,欠专业的水平,就是没有经过学科教学专业训练的人也能作出的讨论。比如说,我们分析一位学生,说他成绩差是因为“上课不听”、“回家作业不完成”等,就是“欠专业”的,因为这样的分析并不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谁都能说。分析一节课,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描述一节课,而没有专业的发现,没有独到的“外行”所不能发现的发现;我们分析一节课,而没有专业的理解,没有基于学理的专业剖析;我们建构一节课,没有基于分析的创造性建构,那么,我们的听评课次数最多,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最终是十分枉然的。

“症状5”:作秀。与日常的听评课活动相比,时下一些大型的“公开教研活动”又容易犯有“作秀”的毛病。这些课堂,“磨”了一遍又遍,然后终于“成型”,拿出来的展览与表演。我们无意于否定这种“课堂研究”范式本身的意义,但问题在于,从“研究的角度”来说,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并不真实的“样本”,因为我们要解决的是“日常教学”的问题,而“表演性的公开课”及关于“公开课”的研究,所要解决的并非我们急需要解决的日常教学问题。因此,这样的研究很容易变成一种“作秀化的听评课”。这种作秀化的听评课呈我们的至多是一个研究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所以,难以在自然的课堂场域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作秀化的听评课,常常让人感觉到“听听很激动”,回到自己的课堂中,“一动也不动”。

 症状6”:范式化。范式化的评课套路比比皆是,有专家曾说,评课有“三二一”法宝,这个法宝就是:三条优点,两条缺点,一条建议。拥有“三二一”,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且,这个“三二一”的内部,还有“套路”,比如三条优点,无非就是“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教学过程比较清晰”、“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之类,至于“教学目标”究竟有哪几条,是否合理与明确,在课堂教学中究竟是怎样达成的,老师通过怎样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怎样的主动学习,在“范式化”的评课中,我们是听不到的。这种“范式化”的评课是“去情境”的,因为是“去情境”,所以天花乱坠任你说,所以“放诸四海而皆准”,所以没有针对性,所以参与者怎样可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所收益呢?

“症状7”:一刀切。听评课活动对于教师个性的关注不多,这就引起了听评课活动的“一刀切”现象。我们说,教学是科学,它是一般规律的;但它还是艺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是通过“每一个人”来实现的。同样的课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材;同样的教材,我们可以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样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设计,我们仍会呈现出不同的课堂。而听评课活动必须“以人为本”,必须针对教师的基本特点来进行,否则就是“一刀切”。观察与评议新上岗老师的课,最主要的目的可能是帮助他“学会常规”;观察与评议特级教师的课,最主要的目的可能是“提炼风格”;观察与评议骨干教师的课,最主要的目的可能是“寻找发展方向”。避免“一刀切”的听评课活动,才是有效的听评课活动。

“症状8”:少对话。听评课中的“少对话”现象,也是严重阻碍听评效率的一大问题。“对话”的要素是“碰撞”与“补充”,你的观点与我的不同,我的思想就遭遇“碰撞”,我们就可以进入“对话”的场景;你的观点勾起了我的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我的思想就处于“激动”的状态,我们也可以进入对话的世界。而在日常的听评课活动,我们经常处于“无碰撞”与“无共鸣”的状态,这就是“少对话”。少对话,要么就是“一言堂”,由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一言堂;要么就是“自言堂”,表面上看,大家都发了言,但大家的发言处于“独立”状态,与同伴的发言内容并不相关,仍然构不成“对话”。没有经由对话的听评课,是很难让参与者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的,也就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的。

[案例引路]

[行动指南]

叙述自己经历的一次极其日常化的教研活动,根据以上“新知导航”的提示进行分析。

话题二: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目标举要]

通过本话题的讨论,理解走向促进发展的观课议课的五个主要特征:聚焦主题,关注细节,解析意义,建构创新,促进变化。

[问题诊断]

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不是一种形式。在我们描述与分析的听评课“症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流于形式而忘记目的,而忘记了“促进发展”这个根本目的,观课议课就会出现种种问题,而问题的核心在于“形式化”。

形式化的表现之一就是重程序而轻内涵。传统意义的听评课也好,科研意义上的课堂观察也好,总是有一些基本的程序,我们通常也按照着这样的程序开展活动。但是,形式化的观课议课的“程序”是缺少内涵关注的,缺少内涵关注的“程序”,就是走过场。你说“课前会议”,好,我开一个课前会议;你说“课后分析”,好,我作一个“课后分析”,看看什么程度都有,但细看其中的内容,并没有实质上的内涵,这样的“走程序”的听评课活动,必然低效。所以,丰富内涵是提高观课议课效率的当务之急。

形式化的表现之二就是重场面而轻日常。我们经常听到“总结”,说我们这么个学期,开展了“课堂观察活动”多少多少次。在这里,“课堂观察”被演化为一种难得一见的“活动”,这种“课堂观察活动”通常会有一定的场面,会动用很多的设备与力量,而一次活动过后,日常的听评课活动“涛声依旧”。这种“非日常”的、“做样子”的、“礼节性的“听评课必须是形式化的。

形式化的表现之三就是重应付而轻实质。我们曾经听说,有学校为了应付教育行政部门对“课堂观察”的检查考核,就下发若干“课堂观察表”,要求教师填写,没有先期的培训,没有跟进的实战,表填完了,“课堂观察”任务完成了,这样的课堂研究只能带来教师对研究的误解与蔑视。

[新知导航]

课堂观察在多样化的操用中应体现其特征,应有自己的“关键点”。课堂观察要走向形式化,走向内涵性,在多元化方法追求中紧紧围绕“关键点”不放,这些关键点包括:聚焦主题,关注细节,解析意义,建构创新,促进变化。

关键点一:聚焦主题。没有主题就没有研究,主题是课堂观察的灵魂。(1)主题是课堂观察的聚焦点。一所学校、一个团队以同一主题对课堂进行合作观察,这种聚焦式的观察是解决学校普遍问题、教学重要问题的捷径。(2)主题是教学风格形成的着力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旨趣与研究基础,选择不同的观察主题,通过“基于主题的观察”,容易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个性乃至教学风格。如某市一位特级教师长期以“数学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及教师处理策略”为主题进行课堂,对于形成他自己灵活、务实的教学风格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教师在课堂观察中不断发现有价值的主题,继而对这些主题进行实践研究,形成自己实践研究的领域,提升自己具有个性的实践智慧,因此,主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点与生长点。

关键点二:关注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观察”,“细节”是观察的第一特征。没有细节不能说是“观察”,只能叫做“看看”、“听听”。在课堂观察中必须重视细节的价值。(1)敏锐地捕捉细节。课堂上是充满细节的,但并不是每一个细节都具有研究的价值与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多一双慧眼,关于细节的捕捉与发现,这是一种专业智慧。我们所捕捉的细节,应该是蕴含有教育理念的,可以是凸现教师正确理念的,也可以是反映教师教育问题的,还可以是那些可能会引起争议的,这些细节,有的可能是教师意识到的,有的可能是教师自己尚未意识到的。课堂观察者,要善于捕捉这些包含研究信息的细节,那些稍纵即逝的细节。(2)客观地重现细节。捕捉到的细节,我们把它定格,并在课后,把它客观地“回放出来”,重现出来。细节回放的过程,已经是一个“放大”的过程,比如,有一次我们以“学生的学习习惯”为观察主题观察了一节课,有两位观课的老师发现一位同学在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好之后,整个一节课的表现都不好,这两位观课的老师“回放”了当时的细节,说这位同学一开始十分投入,举手积极,眼睛盯着老师或黑板,老师点名请他回答“你认识这些纸币吗”,他回答说“知道,这是壹圆”,老师接着问:“为什么?”显然,这个提问有问题,于是他没有办法回答,老师又指名其他学生回答,而且忘记请他坐下达5分钟,之后,这位同学开始做小动作,眼光游离起来……其实,这两位观课老师所做的事情,就是细节的“重现”。(3)深刻地分析细节。细节分析,一不是远离细节空议论,浮光掠影说“道理”;二不是囿于细节,就细节说细节,缺少深刻的分析不会真正触及教师的理念,停于表面的、缺少专业解读的“细节分析”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关键点三:解析意义。“意义”是课堂观察的深刻追求,意义需要诠释与反思,如果不能给我们的课堂细节与教学行为以意义的诠释,那么,课堂观察是不到位的,是不能实质性地影响教师的。(1)诠释细节本身的意义。有一次,我们观察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道讨论题,要求学生同桌讨论,老师说“123”,然后,几乎是略停顿一下,马上就说“停!”我们在“回放”了这个细节之后,分析了这个细节的“意义”,认为这个“讨论”是流于形式的,因为没有思考的空间,也就不能有真正的思考。教学必须“留下空白”,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2)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由“细节本身的意义”再深入一步,就是我们要反思“问题背后的问题”。如上例,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是以“教学设计”为主,还是以“教学实际”为主的问题,我们的“显性知识”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但一到课堂上,我们常常因为“隐性知识”的强势作用而违背了我们的理念。通过这样的深层次分析,后来,那位老师说,她现在坚持着“宁愿少一点内容,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关键点四:建构创新。课堂观察决不能开空头支票,决不能只识病不开药方,开出来的药方决不能是抓不到药的无用的药方,也就是说,课堂观察必须具有建构性,这种建构,可以是外助式的,也可以是内省式的,这种建构应该具有具象性和科学性:(1)具象性:回到情境之中去。这种建构不是一般性的提建议,而是一种重置于情境之中的假设。这种回到情境之中的建构才是清晰的,可操作的,具象的。“如果学生这样说,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引导……”“如果当时教师这样组织,那么……”(2)科学性:建立在意义的基础上。课堂观察的“建构”是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因此是富有科学精神的,不是一种心血来潮的“瞎指挥”。剖析细节的意义,根据意义来重构课堂,这样的重构,其实质是一种理念指引下的行动创新。

关键点五:促进变化。“变化”是课堂观察的价值取向与终极目标,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什么,那么我们的课堂观察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1)变化的主体:上课者与观课者。课堂观察既能促进上课者的改变,又能促进观课者的改变。上课教师在同伴的帮助下,借几双慧眼看自己,通过同伴的观察认识到自己藏在深处的问题,在自身的“理念刺痛”改变自我;观课者的实践智慧也在不断地观察者获得提升,“看他人的课,想自己的课”,于是,老师们常常会在“震惊”、“震动”之类的词语描写自己参与课堂观察之后的心情,而改变也从这里开始。(2)变化的过程:理念与实践的互动。课堂观察不是空洞的理念变革,它所引起的“理念变革”是在强烈的实践感悟中生发的;课堂观察也不是表面的行动改进,它的“行动改进”是基于深刻的“理念变革”的,可以说,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教育理念与实践互动的过程。

[案例引路]

[行动指南]

结合自己参与的一次课堂观察研究,在小组范围内叙说对于课堂观察“促进发展”功能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