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视觉与诗意

 晚闲 2015-12-01

陈燮君
    杨正新先生的画,如直面生灵,阅读生命,感悟生活,汲取生气。
    在杨先生的作品中,往往有这样的灵性:疏朗的几笔便生意盎然,简约的数点就生机勃勃,疏果几个便满目灿烂,渲染不多,却激情澎湃。
    杨先生于1942年生,上海市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他是名家江寒汀先生入室弟子,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香港、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杨正新画集》、上海美术家画库《杨正新》、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作品丛书《杨正新》和《浓妆淡抹——杨正新人物画选》等,是当代海派绘画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
    杨先生的作品笔势清晰,淋漓酣畅,大气磅礴。崇尚生命,激扬睿智,养育经典,弥漫诗意,杨先生的作品给观赏者以深深的启迪。
崇尚生命
    热爱生命、崇尚生命、解读生命、讴歌生命,是杨先生绘画作品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他的笔下,有生命的璀璨、人生的风华、文脉的传承。
    杨先生以大山巍峨寓意生命的浑厚,以梅竹双清象征生命的意义,以花鸟亮丽展示生命的风采,以春华秋实激励生命的耕耘,以鱼乐清池表达生命的情怀,以晨曲和谐提升生命的境界。杨先生善于发现生命的细节,在《水仙》的叶瓣中悉心驻留了迎春的心迹;他宁愿相信生命远离衰老、青春没有终结,在《山榴似火》中热情演绎了生命的哲学;他把绘画看成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讴吟生命中推进着生命历程;他以艺术人生作为生命的主要旋律,在《只留清气满乾坤》中把生命展示得坦荡与质朴。一幅《鱼戏莲塘》画得如痴如醉,在清清池水、绰约花影中飞出追寻生命的吟咏:“我曾经沿着无尽的思绪,穿云破雾去追寻你。问遍了蓝天,问遍了日月,问遍了每一丝飘飘的细雨。蓝天说,只见你步履匆匆,迎着和煦的春风走去。啊……都说那天上的绚丽朝霞,就是你发出的深情笑意。我曾经沿着历史的足迹,跋山涉水去追寻你。问遍了高山,问遍了江河,问遍了每一寸华夏大地。大地说,只见你步履匆匆,迎着明媚的春光走去。啊……都说那地上的烂漫山花,就是你留下的一派生机。”
弥漫诗意
    杨先生的画自然灵性,清新舒展,凸显人文,弥漫诗意。杨先生作品的“画情诗意”悄然而至。
    杨先生深通中国画的意象与诗意,尤其是中国文人画的为画为诗、阐幽发微。纵观中国历代文人画,以水墨、气韵和诗意幽微为特色,意象与诗意兼容。杨先生从中国文人画的历史深处走来,探索“性情疏野,襟抱超然,天纵其能,情高格逸”,品味“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也。而深造古淡,如诗中渊明,琴中贺若,非碌碌之画所能知”,推崇“高握节腕当空掷,窣窣豪端任狂逸”,在《鱼》、《桃花流水》等作品中尽抒文人意气,使中国画的意象与诗意带有洒脱、干练、讲究节奏、色墨巧变的新的审美特征。
    杨先生的画有着视觉的诗意和诗意的视觉。谢稚柳先生对绘画的诗意和诗意的绘画有过深刻的论述。他说:画,不论它是着色与水墨,是富于诗意的,又简直称它为“无声之诗”。杨先生深明此理,让诗意融入画中,让作品飘起诗意。他的作品《春之歌》中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秋实》中有“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秋色疑春色,似缤纷、花开二月”;《中华魂》里有“黄河天上来,奔腾入海流,九曲十八亭,最美是壶口。美在那船工号子浪里翻,美在那水上飞过信天游,美在那波涛浩荡大瀑布,美在那山丹丹开花两岸秀。……”;《墨梅》有“飞絮迷芳意,落梅销暗香”;《鹤》中有“驾鹤上汉,骖鸾腾天”,“看千年辽鹤,重归故里,一船明月……”,视觉的诗意和诗意的视觉跃然纸上,汇入画中。
    杨先生绘画作品中的诗意与创意是紧密相连的。一幅《清音》飞来词曲名句“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另一幅《千年古柏》浮现诗意:“落落非松,亭亭似柏”。杨先生在《千年古柏》中显然想突出书写之意,强化文化符号,注重现代构成,讲究视觉冲击。生命的视觉与诗意,已成为杨正新先生的别具一格的绘画风范。
    (“水流花开——杨正新水墨艺术展将于8月22日至9月4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并于8月25日举行开幕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