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一些“有硬度的爱”

 GXF360 2015-12-02

  科学把握以情带兵与严格要求的关系,是带兵实践中的永恒课题。特别是在新训时期,许多带兵人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对新兵的关爱做到了无微不至。然而需要提醒的是,关爱应当摆正出发点,坚持做到“有硬度的爱”。

  关爱而无“硬度”,浇灌出来的只能是“温室的花朵”或“张扬的野草”,非但对士兵成长不利,还可能造成军纪废弛。清朝八旗兵叩关南下、锐不可当,可入关几十年就沦为“养鸟听曲”的“老爷兵”,与清军疏于整训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北洋水师曾以亚洲第一的雄姿傲视东方,然而管理者却治军不严、训练造假,终至甲午败绩、全军覆没。诚如孙子所言:“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在新兵训练过程中,爱无“硬度”的问题也露出不少苗头:有的带兵人以新兵大多是独生子女、身体较弱等为由,以“时间还早慢慢来”为托词,随意降低训练标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私心杂念过重、捂着乌纱帽带兵,只要不出事、宁可不练兵;还有的讲小道理头头是道,甚至不负责任地“忽悠”,而对某些新兵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思想麻痹、听之任之……凡此种种,皆背离了“关爱”的本意,必然影响新兵健康成长,不利于部队建设。

  军人生来为打仗。平时训练不流汗,上了战场就要多流血。俗语也说:“惯子如杀子。”干部骨干关爱新兵,端正对新兵的根本态度,首先就要端正关爱的态度。打赢未来战争,必须要靠真本领。干部骨干对待新兵在多关爱的同时更要严要求,须知不下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功夫,锤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就不可能“增益其所不能”,锻造合格士兵的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军无法不立,法无严不威;严则所向披靡,松则溃不成军。新兵普遍民主意识强、崇尚自我实现,带兵实践也应因势利导、更新思路。但无论怎么适应、如何创新,都不能脱离依法从严治军这个“总纲”。然而有的带兵人一讲“辩证看待”往往连“眼里的沙子”也姑息迁就,一讲“发扬民主”连不合理诉求也尽量满足,而一讲“从严治军”就又拿出“巴掌底下出好兵”的歪招。归根结底,在于法治思维缺失,依法办事能力弱化。作为新训干部骨干,应自觉在法规框架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爱之深、情之切,以法为绳;管之严、责之厉,以法为度”。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单纯注重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忽略精神上的指导,特别是思想政治上的引领,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在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激荡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不可避免地存在似是而非的认识,对此带兵人绝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须敢于较真碰硬,用主流声音压住噪音杂音、用权威解读阻击小道消息、用正面引导消除负面影响,讲清“对对在哪儿,错错在哪儿”,做到以理服人,潜移默化地提升新兵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为其建功军营、成就梦想筑牢信念之基、忠诚之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