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忽悠 | 被董其昌点赞的小楷

 墨品书法网 2021-06-04


编者按:

  今世书风大草横行,犹如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然而这也是危险的,草书不成,便坠江湖流俗。苏轼有“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的著名书论,立走不稳健,便急着奔跑的,自己留心点脚下。

  《古今法书苑》谓:张颠草书见于世者,其纵放奇怪近世未有,而此序(编者注:指《郎官石柱记》)独楷书,精劲严重,出于自然。书一艺耳,至于极者乃能如此。其楷字概罕见于世则此序尤为可贵也。

  张瑞图亦以大草名世,然其于“壬戌(编者注:1622年,张瑞图53岁)都下会董玄宰先生,先生谓余曰:'君书小楷甚佳,而人不知求,何也?’”可见:同为“明四家”的董其昌对张瑞图小楷的赞赏程度,超过张氏彼时位居高位常用来应酬的大字草书。


张瑞图小楷

《王无功答冯子华处土书》

该篇小楷写于明崇祯癸酉年(1633年),是年张瑞图64岁,人书俱老,心手双畅,书风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已臻其中年时在刻帖《果亭墨翰·卷1》所向往的境界:“晋人楷法平淡玄远,妙处却不在书,非学所可至也。”





























→延伸阅读

答冯子华处土书

王绩

  吾河渚间有先世田十五六顷,结构茅屋并厨厩,总十余间,奴婢数人,足以应役。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耕耘穮蓘黍秫而已!多养凫雁,广牧鸡豚,黄精白术,枸杞薯蓣,朝夕采掇,以供服饵。床头素书数帙,庄老及易而已。每遇天地晴朗,咏谢康乐之诗,渺然尽陂泽山林之思,觉瀛洲方丈森然在目前。或时与舟人渔子方潭并钓,俛仰极乐,戴星而归。歌咏以会意为工,不必与悠悠闲人相倡和也。烟霞山水,性之所适。暮春三月,登于北山,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意甚乐之。赏洽兴阑,还归河渚。蓬室瓮牖,弹琴诵书,优哉!游哉!聊以永岁,足下谓何如也?

  乖别甫尔,已十余年,诵采葛之诗,增其慨咏。夫人生一世,忽同过隙,合散消息,周流不居,偶逢其适,便可卒岁。陶生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又云:“盛夏五月,跂脚北窗下,有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嗟乎,适意为乐,雅会吾心。吾河渚闲有先人故田十五六顷,河水四绕,东西趋岸各数百步。

  古人云:“河济之滨宜黍。”况中州之腴乎?家兄鉴裁通照,知吾纵恣散诞,不闲拜揖,糠比礼义,锱铢功名,亦以俗外相待,不拘以家务。至于乡族庆吊,闺门婚冠,寂然不预者已五六岁矣。亲党之际,皆以山麋野鹿相畜,性嗜琴酒,得尽所怀,幸甚悻甚。近复都卢弃家,独坐河渚,结构茅屋,并厨厩总十余闲,奴婢数人,足以应役。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耕耘穮蓘,黍秫而已。春秋岁时,以酒相续,兼多养凫雁,广牧鸡豚,黄精白术,枸杞薯蓣,朝夕采掇,以供服饵。床头素书数帙,庄老及易而已。过此以往,罕尝或披。忽忆弟兄,则渡河归家,维舟岸侧,兴尽便返。每遇天地晴朗,则于舟中咏大谢乱流趋孤屿之诗,渺然尽陂泽山林之思。觉瀛洲方丈,森然在目前。或时与舟人渔子,分潭并钓,俛仰极乐,戴星而归,歌咏以会意为巧,不必与夫悠悠之闲人相唱和也。孤住河渚,傍无四邻,闻鸡犬,望烟火,便知息身之有地矣。近复有人见赠五加地黄酒方,及种薯蓣枸杞等法,用之有效,力省功倍。不能暇修浑沌,并常行之。

  裴孔明虽是异名教物,然风月之际,往往有高人体气。兼特受巧性,思若有神,自作素琴一张,云其材是峄阳孤桐也。近携以相过,安轸立柱,龙唇凤翮,实与常琴不同,发音吐韵,非常和朗。吾家三兄,生于隋末,伤世撄乱,有道无位,作汾亭操,盖孔子龟山之流也。吾尝亲受其调,颇为曲尽。近得 裴生琴,更习其操,洋洋乎觉声器相得,今便留之,恨不得使足下为钟期,良用耿耿。吾所居南渚有 仲长先生,结庵独处三十载,非其力不食,傍无侍者,虽患喑 疾,不得交语,风神肃肃无俗气,携酒对饮,尚有典刑。

  先生又著《独游颂》及《河渚先生传》,开物寄道悬解之作也。时取玩读,便复江湖相忘。吾往见薛收《白牛溪赋》,韵趣高奇,词义旷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壮哉邈乎,扬班之俦也。高人姚义尝语吾曰:“薛生此文,不可多得,登太行,俯沧海,高深极矣。”

  吾近作《河渚独居赋》,为仲长先生所见,以为可与《白牛》连类,今亦写一本以相示,可与清溪诸贤共详之也。乱极则治,王途渐亨,天灾不行,年谷丰熟,贤人充其 朝,农夫满于野。吾徒江海之士,击壤鼓腹,输太平之税耳,帝何力于我哉?又知房李诸贤,肆力廊庙,吾家魏学士亦申基才,公卿勤勤,有志于礼乐,元首明哲, 股肱惟良,何庆如之也。夫思能独放,湖海之士,才堪济世,王者所须。所恨姚义不存,薛生已殁,使云罗天网,有所不该,以为叹恨耳。

  吾比风痹发动,常劣劣不能佳,然烟霞山水,性之所适,琴歌酒赋,不绝于时,时游人间,出入郊郭,暮春三月,登于北山,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意甚乐之。箕踞散发,与鸟兽同群,醒不 乱行,醉不干物,赏洽兴穷,还归河渚,蓬室瓮牖弹琴诵书,优哉游哉,聊以卒岁。首夏渐热,足下何如也?愿动息多宜。黄颊之聚,何时暂忘?偶因南风,略示所 怀,敬愿珍厚,不一一。王君白。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