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科】剖宫产的全身麻醉

 wjyumi 2015-12-02


小编按:全身麻醉做剖宫产,很多同道都不陌生。理念和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转载、讨论。


今天的话题,由一个简单的病例开始:

可以说,剖宫产手术几乎是唯一一种给全手术室内所有人带来愉悦的手术。但同时风险也极高,可以想象,“母子平安”和“一尸两命”给一个家庭带去的不同结果差别是多么巨大,这也让我们深深感到责任重大,围术期精准的管理非常重要。

换个说法,剖宫产选择椎管内麻醉的禁忌征有哪些?

此外,产妇腹内压高、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食管与胃之间夹角发生改变,都是容易返流的原因。

中华医学会的产科指南建议:麻醉前口服0.3M枸橼酸钠30ml或30min前静注或口服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改良Sellick手法一般用于一人完成的CPR,全麻诱导过程一般由两人以上完成,改良Sellick手法可自行了解。

可以看到,图示中黄色的呕吐物被成功阻挡在食道下段。

当然,该手法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其他的手段如提前用抑酸药、备好吸引器等仍是必须的。

我们在术前谈话时,也会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

怎么回应?根据在哪里?

为了了解母体用药对胎儿的影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胎盘屏障。

弱酸、弱碱性药易于通过

脂溶性大的药易通过

分子质量<600易通过,>1000难通过

药量大时,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浓度增多,脂溶性低的药也能通过

随妊娠时间延长,绒毛表面积增加,膜厚度下降,药的通透性也可增加



以往剖宫产全麻的标准用药是硫喷妥钠,但目前临床较少用在此不赘述。

氯胺酮一般不用于精神病史、先兆子宫破裂的患者。慎用于高血压患者。


半身麻醉对比全身麻醉优势有多大?这个问题已讨论了数十年。

最近2012年的一篇综述,回顾了23篇文献,共1793名孕妇,结果提示:

全身麻醉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吗?2013年的一篇meta分析表明:

后面提到的药物很多麻醉科无备货,也缺乏使用经验,遇紧特殊情况时,向上级医师请示并与产科医师协商后可尝试向药房紧急申请。或许可降低剖宫产后大出血子宫全切机率。

子痫指孕妇妊娠晚期或临产时,突发眩晕头痛,手足抽搐,全身强直,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母儿并发症及死亡率极高,应特别重视,紧急处理。

ICP增高证据:剧烈头痛、进食无关的喷射装呕吐、视力障碍、意识障碍、抽搐、高血压/脉搏慢而宏大/呼吸深慢库欣三联征;其他:病理反射、影像学脑疝等。

2013年一篇指南型文献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除上述问题以外,还有些细节需要注意。


看到这里,回到上面的问题,回应起来是否更加清晰明朗。


最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