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柴胡汤运用

 清茶清清 2015-12-02
一、和解清热,通里攻下,以治中焦病证。
中焦包括脾、胃、肝、胆。《 灵枢 · 营卫生会》曰: “ 此 (指中焦) 所受气者,泌糟
粕,蒸 津液, ” 是升降之枢, 气血生 化之源。 少阳 之脉络肝属胆, 肝胆相连, 脾胃 相关,肝胆脾胃在生 理上密切相关,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肝胆病则可 影响及脾胃,可见 ‘’土壅木郁”、 “土虚木乘” 或“土虚木贼”。 因 而凡脾胃 肝胆病, 所致之腹痛、 胃 脘痛、 黄疸等症,辨证属少阳阳明同病之证,皆可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1、治疗急性胰腺炎。
伍氏 认为胰 腺炎的病机系气机失调, 湿热久羁, 热盛燥结。其病变部位在胃 脘,膈腹,故表现为中焦腑气不通之症。为无形之气机阻滞与有形之积滞内结所致。故用大柴胡汤清少阳之郁热,泻阳明之里实。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 100 例,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 31 3, 最长 5天: 发病诱因中,因暴饮暴食、 过食油腻及大量饮酒者 81例,其余为精神因素、胆道感染、过劳等引起。临床表现 100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和阵发 性加剧,并有明显的右上腹压痛及肌紧张。全部病例皆 有恶心呕
吐、发热、其中 39℃以上 12 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均高于正常值,血清淀粉酶均增高64- 51 2u, 尿 淀 粉 酶 增高 1 25一1 024u. 中 医 辨 证属 肝 郁 气 滞型 (相当 于 轻型 水 肿 性 胰腺炎)59例, 脾胃实热型(相当于 较重型水肿胰腺炎或轻型出 血性胰腺炎)3 例,肝胆湿热型(相当于水肿性伴胆道感染型 胰腺炎 )11例。 舌质红 或偏红,舌苔 黄腻或白 腻,脉以弦滑
数为主。 基本方: 柴胡15g、生黄芩、 生白 芍各 1 2g, 枳实 log, 姜、 半夏各 Iog, 延胡索9g、 生 大 黄 (后 下 )、 生 甘 草 各6g。 肝郁 气滞 型 加 广 冰香 、 莱菔子各log; 脾胃实 热 型加金 银花、 连翘、 炒桅子、 厚朴各log; 肝胆湿热型加龙 胆草 log, 茵陈 1 2g, 蒲公 英30g。日1剂,分2 次服; 病情重者每日2 剂,分4 次服,疗程一般为7- 1 0天。 本病有胁下满痛,故去原方中大枣之甘缓雍滞, 加延胡 索行气定痛,再随证加减, 用 于治 疗急 性 胰 腺炎 疗 效 满 意。
裴氏以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本病21 6 例, 用本方去 枳实加枳壳、苏梗为基本方, 再随证加减,同时适当与西医常规支 持疗法,对急 性出 血性胰腺炎同时 合用抗生素、胰酶抑制剂、 引流、 腹腔灌洗等。结果210 例水肿型均康复,出血型 6例,痊愈 3 例,死亡 3例,治愈率达 98.5%, 腹痛缓解平均2.86天, 尿淀粉酶恢复正常 平均2天。 杨氏 以大 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64例, 柴胡1 5g, 厚朴、 芍药各1 2g,黄芩、法夏各9g, 枳实、大黄 (后下 )各log。 水煎, 每日1剂, 日服
3 次 。
张 氏 用大 柴 胡 汤 加 减 治 疗 急 性 胰 腺炎15例, 均短时间获愈。15例中,男 6 例,女 9 例,年龄 18—58 岁。本组病例发病急, 突然发作,上腹剧烈疼 痛, 有暴饮暴食史。 体温有不同 程度升高, 有上、中 腹压痛,白细胞升高,血清淀粉酶排泄增高现象。辨证分为四型,以大柴胡汤加减辨证施治: 1, 肝郁 气 滞 型: 上 腹部 疼痛,胸 胁 苦 满 ,心 烦 欲 呕 , 便 下 恶 臭多 泡 沫 样 , 治 以 疏 肝 理 气 ,解 郁:大 柴胡汤去大枣加延胡 索 log,木香 log,胡 黄连 IO g;2, 脾胃蕴热型: 胃脘部胀痛, 腹部拒按,排气恶臭, 心烦、尿少、舌 质红、 苔黄腻, 治以 清胃热, 祛食积, 大柴胡汤加黄连 15 g,当归
1 5g, 牡丹皮 IO g;3、 便结腑实型: 大便秘结, 溲赤, 烦躁不安 , 治以清热解毒, 通里攻下, 大柴胡汤去生姜、 大枣、 半夏, 加胡黄连15 g, 木香5g, 生大黄l O g(后下 ) 、芒硝 l O g(冲服)。 4, 脾 胃 虚弱型: 病久便下溏薄, 身倦乏力 , 食后即 泻, 且为 脂肪泻, 治以 健脾止泻, 大柴胡 汤加三 仙1 5g, 大黄 1 5g,每日 保持大便2- 3次为宜, 疼痛不显不宜用攻下药。治愈9例, 好转6例。
史氏 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急性腺炎 1 36例, 其中男8 7例,女1 9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 72 例,胆总管结石15例, 胆道蛔虫 9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

度的腹痛、拒按、发热、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质红或绛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或脉弦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方用: 生 大黄(后下)、蒲公英各30g,柴胡、 枳实、白 芍、黄芩各1 5g. 广郁金、延胡、芒硝(冲服 )各 log。每日1剂, 分2次温服。 再以 西医常规治疗。痊愈 106 例,占77.9%; 好转 27例,占 19.9%; 无效 3例,占 2.2%; 总有效率97.8%
急性出 血性坏死 性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急、 进展快、 病情重, 并发症多 , 病死率高的急腹症。陶氏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 1 0 例。其中7例病人痊愈出院,有3例病人死于多脏器衰竭。 1 0 例 系急诊手术病人, 并得到手术和病理报告证实, 发病至手术时间一 般在 12—48小时。 表现为上腹痛、呕吐、 高热寒战、 呼吸困 难、昏 睡、 低血压甚
至血压测不出。先予手术治 疗、 营养支持(本组共 7 例行完全胃 肠内 营养置管(TEN)),外科常规抗感染,维持水电 解质酸碱平衡等外, 应着重于并发 症的处理,当临床中毒症状基本控制,胃肠功能 恢复后, 即可经全胃肠内 营养置管(TEN)途径供给热量和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多为胆源性,在其初期,以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柴胡、黄连、黄柏、枳壳、生大黄、芒硝、茵陈、栀子 浓煎后取汁 loom] 经 TEN 管滴入, 速度控制在15滴/分左右, 以利空肠吸收。 当泻下作用发生后, 腑气通降, 阳明少阳实邪顺流而 下, 肝脾癖热自当 从小便而去, 邪有出 路, 诸症悉减。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用大柴胡汤 加减治疗的大样本病例未收集到, 从这一小样本资 料中可看到,大柴胡汤加减方可作为本病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中医 学并 无急性胰腺炎之 称。 然其症 候多 表现为腹 痛、 呕吐、黄 疸、 便结等 脾胃胆腑之症状。病因多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阻滞,脉络瘀阻,邪毒内生,而出现上腹痛,寒热往来,恶心呕吐,烦满,大便不解诸症,从六经辨证属少阳阳明同病。根据 “ 六腑以通为用”,“ 不通则痛” 的学说,用大柴胡汤泄热通瘀,疏利肝胆,通里攻下,两解阳明少阳之邪而恢复脏腑通降之功能,结合西医支持疗法,能够 迅 速 缓 解 患 者 的 症 状 与 体 征 , 缩 短 病 程 , 减 少并 发 症 , 降 低 手 术 率 。
2、治疗胆系疾病。
①胆结 石: 临床有大量有关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结 石同时继发胆管结石的报道, 总有效率最高可达 94.49%。胆石症属于祖国医学之 “胁
痛”、 “黄疸”、 “胆瘅” 等范畴。古氏 指出本病的病因 病机为饮食不节,情志抑郁, 湿热内 蕴而致肝郁气滞, 疏泄失常, 湿热蕴结于肝胆,木气横逆犯脾胃, 升降失常。 故对本 病的 治 疗 宜 疏 肝 利 胆, 清热 利 湿, 健 脾益 气, 通 腑 攻下 , 活 血 化瘀 为 法; 以 大 柴 胡 汤为主,加减分证施治胆结石 120 例,其中肝胆湿热型 68例,肝郁气滞型 30例,肝郁脾虚型22例; 西药对照组68例, 病程 1 -34年。治 疗组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方药组成:柴胡、 枳实、 海金沙、黄芩、白 芍各 1 2g, 大黄 log, 金钱草30g, 鸡内金 1 5g。 肝郁气滞型加木香、 玄胡、 郁金各 1 2g: 肝胆湿热型加茵陈15 g、川 楝子 1 2g: 肝郁脾虚型加茯苓 15g、白 术、 郁金各1 2g; 兼血瘀, 者加王不留 行 1 2g, 莪术log; 黄疸明显者加溪黄草20g、 虎杖12g。 每日1剂 , 早 晚 分2次 温 服 。 并 设 立 西 药 对 照 组, 两 组 疗 程 均为1月 。结果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尤以肝胆湿热型疗效最好。
张氏 应 用大 柴 胡 汤 加 味 配 合 丙 谷 胺 治 疗 胆 石 症68例 ,其中 胆囊结石 29 例, 胆总管结石 18例, 肝内 胆管结石 1 0 例, 多发部位结石 1 1例; 对照组49 例, 病程 1- 21年, 平均7.5 年,
其中胆囊结石25例,胆总管结石9例, 肝内 胆管结石5例, 多发部位结石10例. 两组病例在性别、 年龄、 病程、 结石部位、 临 床表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组采用中药 大 柴 胡 汤 加 味 及 丙 谷 胺治 疗; 方 用柴 胡log、 茵 陈20g、 黄 芩10g、 大 黄6g, 枳 壳log,

杭 芍log、 法 半 夏log、 郁 金IO g, 金 钱草30g、 鸡内 金log、 生 甘草6g。 分3次口 服。每次 服中 药1 小时后 加 服 丙 谷 胺400m g。 对照 组 则 单 服 丙 谷胺400m 岁 次 , 3次 /d。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方中各药协同 , 能舒肝利胆, 清热 解毒,通腑泄浊, 从而达到消除胆囊内 异物、 杂质, 排除结石的目的。丙谷胺具有强烈的促进胆小管主动分泌无机盐和水分的作用, 能使胆汁胆固醇、 钙离子和游离 胆红素浓度下降, 因而可改善排石条件。 以 上中西 药合用, 使胆汁“产”、 “ 出”两旺, 胆汁内 成分改 变, 胆道及奥狄氏括约肌扩张, 有利于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发挥了中 西药 的 长 处 ,起到了 相 辅 相 成 , 相 得 益 彰 的 作 用。 刘 氏 以 大 柴胡 汤 加 减治 疗 胆囊 炎 胆 石 症40例 , 治 疗 组以 大 柴 胡 汤 加 减, 基 本 方: 柴 胡6g, 黄芩log、 赤白 芍 各1 5g, 枳实IO g,制 半 夏log、 制 大 黄20g、 鸡 内 金1 5g、 延 胡 索log、 香 附IO g, ·郁 金 1 2g, 金 钱 草30g、 谷麦牙各 1 5g. 煎服,1 0天为1个疗程, 共治3 个疗 程。 治疗 胆囊炎、胆石症, 应从调动机体内 在的因 素出 发, 采 用通里 攻下法, 重在解“郁”, 因 此以大柴胡汤 随 证 加 减治 疗, 在 临 床 上 取得 了 一 定 的 疗 效 。
加 减 大 柴胡 汤:柴胡1 2g,大 黄15g (后 下 ) , 黄 芩、 芍 药 各l O g,木 香 、枳壳、 郁 金各15 g, 芒 硝6g(冲 服 ), 金 钱草30g. 痛 甚 者 加川 楝子、 元 胡; 热 象 重 者 加 黄 连 、银花、 地丁草;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 竹茹、 旋覆花; 食 欲不振, 舌苔厚腻者加鸡内金、 莱菔子、 砂仁、藿香、 佩兰: 大便秘结者重用大黄、 芒硝; 溏泻者 去芒硝。
胆石症属于祖国医学之 “ 胁痛” “ 黄疸” “胆瘅” 等范畴。在生理上,胆附于肝,内
藏 “精汁” 故 《 灵枢 本输》篇称之为 “中 精之府’。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 胆能调畅气机、 助消化以 通降为顺。 在病理上, 肝气郁结、 脾失健运湿热内 蕴而致肝疏失职,通降 不行. 导 致胆汁郁结,凝聚为砂石,阻滞经络或胆汁泛 溢。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情志抑郁、湿热内蕴而致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 胆
不疏泄。脾虚肝郁,木气横逆犯脾,升降失常,属肝胆肿胃同病之症。可采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通腑攻下兼扶助正气为基木治疗方法。大柴胡汤切合病机,随证加减运用,有较满意疗效。
② 急慢性胆囊炎: 急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的 “胁痛、胃 院痛” 等范畴 , 中医认 为胆附于肝, 与 肝相表里 , 肝性条达,主疏泄。 肝之余气汁入胆而成胆汁, 胆为中 清之腑 ,其功能以 通行下降为顺。 肝胆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当 情志失调 , 暴饮暴食,蛔虫上扰, 感受外邪均可影响其“中清不浊, 通降 下行” 的 功能而发病。 大柴胡 汤具有泄热利胆, 通腑泻下
的 功能,在临 床证时只要辨证准确,以大 柴胡汤随证加减治疗往往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陈氏收治285例急 性胆囊炎, 急 性单 纯性胆囊炎为A 组,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为B 组。 A 组设观察组 〔 76 例和) 对照组 ( 41例),B 组设观察组 (106
例) 和对照组 (62 例)。 AB组中 观察组 病人均以中医治疗, 以 清热化湿通腑、 理气止痛活血原则,药用大柴胡汤加减; 药用柴胡、枳实、川朴、黄芩、半夏、木香、青皮、玄 胡、 川楝、片姜黄、蒲公英、 金钱草、 海金沙、 生大黄等, 若热盛者加, 加栀子、 金银花; 湿重者, 加茵 陈、 虎杖。 随证加减治疗本 病, 可有效缓 解疼痛。
③胆 道 其 他 疾 病: 仲氏 用大 柴胡 汤 为 主 方 治 疗 胆 道 术 后 综 合 症 238 例, 取得一定疗效。 其中 总胆管扩张 1 44 例,肝内 胆管结石 1 9例, 胆总管结石25例, 总胆管炎50例。 本组 病例均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 柴胡、黄芩、 芍药、 半夏、大黄、积实、生姜各log,、 大枣 1 5g。 若发热黄疽为主加茵陈30g.虎杖 log: 若腹痛剧烈伴肝内 、胆总管结 石加金钱草 1 5g、 鸡内 金30g、郁金log: 伴恶
心呕吐加旋复花 IO g, 姜竹茹 IO g。
④ 溃疡病穿 孔、胃下 垂、 肠道 疾病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溃疡病急 性穿孔,主要用于穿孔的第二期,病人可见舌红苔黄,脉数, 发热 尿黄, 便闭 等证, 此期临 床辨证为里热实证。治疗原则为攻里通下, 清热解毒, 促进胃 肠功能恢复, 清除腹腔感染, 达到六腑以 通为用, 通则不痛的目的。 张氏 报道用中 西结合治疗溃疡病穿孔 1 60例,于 肛门排气及腹部体征局限后,用复方大柴胡
汤加减,热重加金银花、蒲公英: 腹满者加川朴,用胃管注入,54 例配合抗生素,一般用3-7天。结果除1例并发其它严重病死亡外, 均痊愈。
胃下垂 现代医学认为 是由于胃韧带 和腹肌松驰无力所致。多辨证为脾胃 虚弱,中气不足, 以 补中益气汤治疗。 而张氏 通过临床观察, 肝热犯胃, 浊热阻中致胃 下垂者亦不少见。 收集门诊 患者228例, 经x 线、 钡餐确诊, 所有患者均表现身形消瘦, 脐下隆起,胃 肮灼痛。 本及胁肋, 小腹坠胀,舌苔黄腻。方药: 柴胡、枳壳、 黄芩、 半夏、
苍 术 、 厚 朴、 陈 皮各log, 白 芍15g, 大 黄6g, 芦根30g, 甘草5g, 加 减 : 胃脘灼 热 甚者加黄连; 胁痛胀明显者加川楝子: 小腹坠胀子加砂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