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眩降压汤及降压保肾合剂.老年高血压

 清茶清清 2015-12-02
定眩降压汤
药物组成:党参30克,白术15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荷叶10克,泽泻45克,陈皮9克,生龙牡
各15克。
组方用药
(一)方药分析
定眩降压汤由党参、白术、当归、川芎、荷叶、泽泻、陈皮、生龙牡组
成。具有益气养血、升清降浊、化瘀祛痰的作用。
党参、当归为君药。党参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不
燥不腻。《本草正义》云:“ 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鼓舞
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心、脾经,
甘补辛散,苦泄温通,既可补血,又可活血,且兼行气止痛,为血病之要品, 又囚其辛香善走,又有‘‘血中气药” 之称。《本革正义》说:“ 当归,其味甘而
重,敞专能补I血,其气轻而浮,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ep2_
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两药相伍,一为补气之要药,一为补血之佳品,气为
血帅,血为气母,相须为用益气生血。
白术、川芎、荷叶、泽泻为臣药。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为补脾之要药。李中梓云:“ 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土旺则能健运,……土旺则清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降,而糟粕下输。” 川芎辛温,辛温香窜,走而不守,能上行头巅,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具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本草汇言》:“ 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活血有功,而活气亦神验也。”“ 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须用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气升则郁自降也。” 荷叶味苦、涩性平,归心、肝、脾经,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助运化,散瘀止血。《本草药性大全》载:“ 健脾益胃。” 《药性切用》:“ 升胃中清气。” 荷叶助脾胃运化,升脾胃清气,使水谷精微归于正化,输布全身。泽泻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泄浊而不伤阴的作用。《本草经疏》:“ 泽泻,咸能入肾,甘能入脾,寒能去热,盖淡渗利窍之药也。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皆以利水燥湿则脾得所养,脾得所养则五脏皆得所养。益气力、肥健者,皆水利则湿去,湿去则脾强之功效也。” 张山雷《本草正义》:“ 其兼能滑痰化饮者,痰饮亦积水停湿为病,惟其滑利,故可消痰。” 白术、川芎相伍益气养血活血,增加君药之效力;白术、荷叶相配,一是使脾健而升清阳,一为芳化醒脾,而升发清阳,与泽泻相合共凑升清降浊之功。又泽泻、白术相伍乃泽泻汤之意,白术健脾以升清阳,泽泻利水湿以降浊阴,二药相合,攻中寓补,补中寓攻,升清阳,降浊阴,利水健脾,治眩颇效。四药相用共达益气养血活血,升清降浊之妙。
生龙牡为佐。生龙骨养阴中能潜上越之浮阳,牡蛎益阴中能摄下陷之沉阳。 二药相须合用,起养阴潜阳,镇静安神之功《医学衷中参西录》:“ 龙骨、牡蛎
能宁心固肾,安神。”
陈皮为使。味苦性温,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夺草汇吉》:“ 橘
皮,理气散寒,宽中行滞,健运肠胃,畅利脏腑,为脾胃之圣药也。” 又:“ 东
垣日,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
首焉。” 少入此药,即可防诸药滋腻碍胃,助脾健运,又防清浊相干而致痰浊滋
生。
纵观全方,以益气养血为主,升清阳、降浊阴,化瘀祛痰为辅,补中寓通,补有助于通,通有益于补,补通结合,升降并用,共奏益气养血、升清降浊、化瘀祛痰之功,洵为补通并用,以补为主之良剂。

老年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讨论
老年高血压病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或伴有心、脑、肾多脏器功能性器质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就其临床症状及病因病机等方面而言,属“ 眩晕” 、“ 头痛” 等病范畴。
老年高血压病多是在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升降失常、清浊相干、痰
瘀阻脉,虚中挟实是其病机特点。
(一) 气血亏虚是老年高血压病的重要发病基础
人体生长壮老已是机体生命活动发展的自然规律,脏腑功能全赖气血的温煦和滋养,气血阴阳虚衰是人体衰老内在原因。阴阳在人体主要表现为气血,气血是阴阳的物质基础。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血证论· 阴阳水火气血论》:“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 。朱丹溪:“ 气阳血阴,人身之神,阴平阳秘,我体常春” 。气血的充盛与否直接影响阴阳盛衰,机体衰老过程即是气血日益衰退的过程。
气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相互影响,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机体中绝不存在无气之血,亦不存在无血之气。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生命的本质在于气血,离开气血就无所谓生命。《素问· 调经论》:“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景岳全书· 血证· 论证》:“ 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 《寿世保元》亦云:“ 所以得全性命者,气与血也。血 气者,乃人身之根本乎” 。气血盛衰决定着人体的衰老进程、疾病的发生和寿命。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所云:“ 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丹溪心法。六
郁》说:“ 气血冲和,百病不生” 。临床发现,老年高皿压病患者除头晕、头痛、耳鸣症状之外,往往伴有心悸、失眠、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肢体麻木、舌淡、脉细弱等气血两虚之症,而临床症状多因劳累而加重。究其根源,无不是气血亏虚而致脏腑、肢体、头目耳窍失于温煦、濡养所致。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府失养,故头目昏晕、空眩而痛;气血不足,耳窍失养,发为耳鸣耳聋。正如刘完素所说:“ 老人血气衰,多病头目昏眩,耳鸣或聋” 。心主阳气、主血,心脏赖此阳气的鼓动,心血的奉养方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心神失摄则失眠、健忘。肢体赖气血滋养,气血不足,肢体失养则麻木,如《续名医类案· 麻木》所言“ 麻者气虚,木者血虚” 。诸如神疲乏力、动则气短、舌淡、脉细弱等为气血亏虚之征。
由此可见,无论从理论或临床上来看,气血亏虚确为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是老年高血压病的重要发病基础。
( 二) 升降失常,清浊相干为老年高血压病的重要枢机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共居中州,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胃升降功能正常,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才能正常进行,人体气血才能调畅,脏腑功能才能正常。《素问· 六微旨大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若脾失健运则可影响升降功能。升降功能失常,一方面,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脑府失养发为眩晕:另一方面,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清浊相干,痰浊中阻,清窍被蒙,清窍失聪亦可导致眩晕。脾为“ 气血化生之源” ,脾气健运则气血充盛,脏腑功能正常。如李中梓:“ 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 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日后天之本在脾。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气血 化生不足,易致疾病发生。《医方考》:‘’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诺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赢弱矣。” 《脾胃论· 脾胃盛衰论》:“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是老年高血压病的重要枢机,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受情志、劳倦、饮食、感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的。
(三)痰瘀阻脉是老年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变化,并贯穿始终
气血调畅是生命健康长寿的标志,痰瘀不仅是人体衰老的促进因素,而且是老年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变化。《素问· 生气通天论》:“ 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长有天命” 。《景岳全书》:“ (血液)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故凡为口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生,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 。《医学真传》:“ 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故日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与血无处不有” 阻” 。血行脉中,周流不息,有赖于气的帅领推动,而气又必须依附血运才能散布周身,“ 守气者即是血,而运血者即是气” 。脾胃功能失调,清浊相干,痰浊中阻,滞于脉道,酿生瘀血,痰瘀互结;
气血亏虚,脉络空疏,血行迟滞,更易与痰相合,痰瘀阻滞脉道,则清窍失聪,
并影响其他脏腑功能,引起老年高血压病多种并发症。张景岳:“ 凡人之气血犹
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
总之,老年高血压病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度增高,血液处于浓、粘、
凝、聚状态,微循环血流缓慢,呈线流、泥流,管袢狭窄,甚至闭塞,袢项瘀
血。上述改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且较中青年高血压及健康老年人严重。高血压时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及对动脉内皮的损害等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而动脉硬化又促进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壁增厚、管腔的狭窄,动脉硬化突出。
临床发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除有气血亏虚的表现外,往往同时伴见头痛有定处,心胸闷痛或刺痛,唇暗、舌暗或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结等血瘀征象。表明痰瘀阻脉确在老年高血压病客观存在。

降压保肾合剂
方药分析
补肾益气养血、活血熄风治则治法,组成了降压保肾合剂:杜仲、山药、桑螵蛸、黄芪、当归、钩藤。
方中以杜仲为君药。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
骨,安胎。《神农本草经》指出:。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别录》言其:“ 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药性论》曰:“ 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日;“ 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玉楸药解》:“ 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腠膝酸痛,腿足拘挛。” 故以杜仲为君药,可以补益肝肾,使精血互充互养,且肾气得补,壮腰脊,强筋骨。
山药、桑螵蛸、黄芪、当归共为臣药。
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功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神
农本草经》:“ 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 《本草别录》:“ 主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补虚劳赢瘦,充五藏,除烦热,强阴。” 《本草纲日》:“ 益肾气,健脾胃。” 《 本草再新》:“ 开胃气,益肾水,治虚劳损伤,止吐血遗精。”
桑螵蛸味甘、咸,性平,归肝、肾、膀胱经。功可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本草
别录》.“ 疗男子虚损,五藏气徽,梦寐失精,遗尿。” 《药性论》:“ 主男子肾衰漏精,精自出,患虚冷者能止之……虚而小便利,加而用之。” 《本经逢原》:“ 肝肾命门药也,功专收涩,故男子虚损,肾衰阳痿、梦中失精、遗尿白浊,方多用之。”
桑螵蛸与山药为伍,螵蛸助肾阳,山药益肾阴,两药相配可阴阳双补以奏补益肾 精气之功效。二药性平不峻,所以补虚无填充壅塞之虑。两药均具有收涩固摄之功效,合用可固精缩尿之力更强。其中山药有补脾胃之功效,补养后天之本,可使气血生化有源而助当归、黄芪之益气养血。
黄芪、当归为对药,为补气养血之常用,可使血气互生互用。且两药性均补而不壅,两药同用可在补养气血的同时共奏调气行血之功效。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尿退肿
之功效。主治气血虚弱,神倦食少,久泻脱肛,表虚自汗不止,血虚受风,肌肤麻木,痈疽疮毒不溃或溃久不敛及皮肤水肿等证。炙用补气,生用固表,托疮。黄芪的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言其“ 主痈疽久败疮,律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张元素.珍珠囊》中记述黄芪的功用有五,即:( 1) 益元气而补虚。( 2) 健脾胃补五脏而活脉。( 3) 泻阴火去盗汗兼治虚汗。( 4) 去肌热排脓消肿而止疼痛。( 5) 托阴疮活血,为疮疡之圣药。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肺经。功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别录》云:“ 大补不足,决取立效之药。气血昏乱,服之而定气血。各有所归之名,故名当归。” 《珍珠囊》指出其:“ 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若全用,一破一止,亦和血也。” 《本草纲目》言其:“ 治头痛,心腹诸痛,和血补血。” 故当归在为臣药的同时还兼佐药之功,其可话血逐瘀,行血止痛。
钩藤:为佐使药,其性凉,味甘,入肝,心经。功效清肝平热,熄风定惊。《本草纲目》言其“ 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 又云其“ 惊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 《本草正义》言其“ 轻清而凉,能泻火,能定风??轻能透发,清能解热……” 由此可见钩藤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功效,其作为佐使药在方中针对肝风内动证的症状起治标的作用。
纵观全方,组方合理,配伍得当,功专力宏,共奏补肾益气养血,活血熄风之功
效。本方在历代补肾益气养血以及活血熄风的名方的基础上,选取杜仲专补肾阳,山药偏补肾阴,二药合用,共奏和阴阳、补肾气的功效.黄芪当归补气养血活血逐瘀,山药桑螵蛸固精缩尿,钩藤平肝熄风。全方补中有泻,滋补而不留瘀,寓补于泻,补泻相得,相辅相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