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痛系列(八)

 ycong0337 2015-12-02

骨痛系列(八)---股骨头坏死

2015年12月2日 

高危人群20-40岁人群,酒精滥用、使用糖皮质激素、髋关节外伤者、血液病(如:凝血功能障碍)、痛风、某些肝、肾、皮肤疾病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

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没有任何感觉。

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开始感觉到关节疼痛:开始是负重时疼痛,后来休息时也疼痛,伴有髋关节活动受限。          

疼痛的特点为: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有的患者会出现疼痛放射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可以同时伴有麻木感

           

             

如果股骨头发生了塌陷疼痛感会极度增加,并且无法活动,相继发生骨性关节炎,疼痛更严重。从疼痛开始到关节丧失大部分功能中间持续数月到一年。也有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

             

 

适当的治疗可以阻断疾病的发展病程。如果没有接受有效的治疗,患者会经历严重的疼痛最终关节丧失大部分活动。

预防性治疗:

1. 药物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抗炎药物控制疼痛。

2. 降低体重,限制负重活动,使用拐杖。减轻关节负荷可以减少关节的损害,强化股骨头自我愈合效果。

3. 关节活动度锻炼,通过锻炼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4. 股骨头减压骨笼成骨术;

5. 带血管蒂骨移植;

5截骨通过改变骨骼结构降低坏死区域的压力,但术后患者恢复期较长,3-12个月限制活动。

             

 

6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头缺血坏死晚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彻底解决患者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的问题。股骨头一旦塌陷较重(III期晚、IV期、V期),出现关节功能或疼痛较重,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不同程度的股骨头坏死会选择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式,也各有其适应症、技术要求和并发症等,具体情况可去医院咨询骨科医生。

                   

 

髋关节置换术后:

                 

 

术后-第2天:卧床,加压冷敷,穿丁字鞋;

术后第2天-第2周:床上锻炼:大腿肌肉收缩,先在家人协助下被动抬腿,后逐渐主动抬腿;可屈髋屈膝(屈髋0-90度)、起床站立使用助行器承重。

术后第2~4:大腿肌肉收缩、主动抬腿运动、抬小腿运动、夹球运动、髋外展运动、髋后伸运动、屈髋角度0-100度之间,利用助行器开始行走。

                 

 

     

 术后第4~8主动抬腿、抬小腿运动、髋外展运动、髋后伸运动、步态训练、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等等,屈髋角度0~120度之间,逐渐摆脱助行器

                 

       

术后8周以上患肢的整体肌肉力量争取达到正常水平,走路姿势接近正常;可以完成快走和慢跑功能,可做骑车、保龄球、乒乓球、游泳、跳舞等运动,但仍应避免承重运动(深蹲、扎马步等)。

日常事项

 

 

 

1. 坐位及乘车:臀部位置向前坐,身体向后靠,腿尽量前伸。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选择高凳子,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弯身不要超过90度。

2. 入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入厕,或在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腿前伸入厕,注意保持膝关节高于髋部。

3. 取物: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吃饭时宜把饭碗放在面前。

4. 淋浴:伤口愈合后,可行淋雨,建议坐位淋浴,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

5. 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