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明星教授 克里斯坦森1952年出生于犹他州盐湖城一个摩门教家庭,他从小就在学业上表现突出,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杨百瀚大学经济学学士及哈佛企业管理硕士学位。1984年,克里斯坦森与机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共同创办了CPS(一家高科技制造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但他发现经商并不能对社会管理体系做出什么改变,难以满足自己影响社会的愿望,于是决定重返哈佛商学院继续求学。1922年,他获得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学位,之后留校担任教职,他以研究破坏性创新闻名于世,创新管理这门学科是他的首创,他也因此成为哈佛商学院的明星教授。 传播信仰的行动派 除了创新大师的身份,克里斯坦森还是虔诚的摩门教徒。十九岁那年,他跨上单车,用一口流利的韩语,到韩国各地传教。如今贵为哈佛大学明星教授的他,每个星期天都会挪出一个上午,负责照顾教会里十四个小孩。邻居搬家时,他会卷起袖子义务帮忙粗活。他还曾经将他的破坏理论应用在他的信仰上,帮助教会思考未来的成长策略。 让全世界侧耳倾听的颠覆者 众所周知,克里斯坦森以研究颠覆式创新闻名于世,他在2011年和2013年两次荣登“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商业思想家”榜首。《哈佛商业评论》评论说:没有哪位管理学者可以像他一样深谙且影响了诸多行业的格局。当他说“下一个被颠覆的行业将是XX”时,全世界都会侧耳倾听。 克里斯坦森研究发现;许多顶尖的企业无时无刻不保持警觉,专心聆听客户的声音,积极地投资新科技来满足客户需要,但是在面对科技与市场结构的变迁时,仍是丧失了既有的领导地位。因为这些企业都受困于“所有的投资与科技都集中在开发现有重要客户最需要、可以创造最大利润的产品上”的经营原则。 克里斯坦森认为,这样的经营原则事实上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他分析了许多产业的创新模式,包括计算机、零售业、制药业、汽车业和钢铁业,因而发现决定企业存续的“突破性科技”,常遭到主流客户的排斥,使得客户导向的企业无法专注于在策略面上具关键性地位的创新计划。 他指出:过度专注于客户需求的企业无法开发新市场,也无法让未来的产品找到新客户。这些企业在不知不觉中错失了良机,让那些具有创业家精神、掌握新一代产业成长趋势的企业得以趁势崛起。商场竞争严酷,创新不一定带来企业持续成长,唯有颠覆式创新才能确保成长引擎不熄火。 持续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 在克里斯坦森的创新理论里,他曾根据创新的情境区分两种创新概念: 1. 持续性创新 持续性创新系统指销售性能更好、更高价的产品给高阶顾客。因此持续性创新部份来自优秀企业的产品改良,部分来自突破性的竞争产品。不论如何,在这个竞局当中,赢家几乎都是市场在位者。 2. 破坏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系指销售更简单、更便利、更便宜的产品给新顾客,而在这场竞局中,赢家大部分都是新进者。 创新思想的传播者 1995年,43岁的克里斯坦森与约瑟夫·鲍尔一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颠覆性技术:逐浪之道》。两人首次在这篇突破性的论文中提出了“持续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并进行了区分。论文发表后,反响热烈,一举获得当年的麦肯锡奖。1997年他出版的《创新者的窘境》获得“全球商业书籍奖”,为其奠定了“创新大师”的学术地位。他的理论对众多思想家和包括乔布斯在内的商业领袖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具前瞻性的创新和成长领域专家,克里斯坦森始终在创新道路上不断开拓。他不满足颠覆式创新理论,逐步将视线扩展到医疗保障和公立教育方面,结合他多年管理经验和作为慢性病患者自身的生活体验,磨剑十年,写出了《创新者的处方》和《创新者的课堂》,让颠覆式创新的理论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发挥魔力。 帮别人变成更好的人 时至今日,克里斯坦森已发表了60余篇文章,出版了近10本著作,是现代管理学界最高产的作家之一。很少有哪位管理学家能够像克里斯坦森一样彻头彻尾地改变众多公司的决策、影响产品研发的进程。也没有哪位管理学者可以像他一样深谙且影响了诸多行业的格局。 你可能想象不到,克里斯坦森在生活中相当和蔼可亲。他乐于参与公共事业,至今已为美国童子军(Boy Scouts of America)服务超过25年,并且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目前,他与妻子及5个孩子在美国马塞诸塞州一起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