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刻制印章边款

 蜡笔老新快乐斋 2015-12-03
     文人篆刻家刻制边款,多用汉魏碑字体,随意写成。字法稚拙,颇见夭然之趣。明代刻边款,多沿用刻碑的方法,用“双刀”刻成。清代丁敬则独创了一种用单刀直接刻边款的办法,省去了在石章上用笔打稿的工序。这种不打底稿直接到刻制边款的方法,等于是以石当纸,以刀代笔,霹霹剥刺,挥洒自如,字体与刀法的韵味,跃然石上。以后很多篆刻家竞相采用。黄易刻边款,也不打底稿。用“单入切刀烛”,右手握刀不动,只转动左手中的石萃,每刻成一个字,其石必要旋转数次。近百年来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篆刻家,也都采用这种方法,但齐白石又进了一步,他刻边款的方法是先刻横笔、再刻竖笔,最后补刻点、撇、捺、勾等笔画。这样比黄易的方法减少了印石转动的次数,简便多了。
   边款字数少,只占一面的,要刻在印章的左侧。字数须占两个侧面的,从印章的前面(即对着自己的一面)开始,终结在左侧。刻三面边款,从即章的右面开始,终于左侧。四面边款,则始于印擎的后面,经右侧、前面,终止于左侧。五面边款次序与四面相同而终于顶部。总之, 刻边款的位置是以左侧为主,无论刻几个侧面,边款的结  尾都要在印擎的左侧。边款也有只刻在顶端的,大都是扁形无纽意。
  下面利达海淀刻章公司小编介绍用双钩式执刀法刻楷书款的方法:
  点法-以刀尖向左上方向切石一按即成。
  撇法-刻法与竖法基本相似,刀刃入石时,角度偏向左下方,落刀重,收刀轻。如常略带弯势,刀刃可略向左弯转,并轻移向左下方出锋,也可另起刀,顺势轻下便可。
  竖法-刀杆向外倾斜,用刀刃在坚画顶端入石,将刀刃垂直重按,轻提下行,若有收笔,重新起刀在竖画来端向下轻按即可。
  捺法-多刻成长点,从笔画右下端向斜上方进刀,入刀重,出刀轻。
  横法-用刀刃右角在笔画右端进刀,然后将刀杆向左边按下,如果要有一个起笔,重新起刀在笔画左端轻按便成。
  钩法-同刻竖法样,但收笔处将刀刃向钩的一边重按即成。斜钩和弯钩都是刻两刀而成,刻时要掌握好刀刃方向,依笔势而行。刻斜钩时,刀杆向外倾斜,刀角入石后  向右下切刻时,要略含弯转,然后在右下端重新起刀,用刀角在出锋处轻按出钩;刻弯钩时,刀角垂直切入,在转弯处刀刃向右方轻移,然后在右端出锋处轻按斜出,补上  一刀便成。在刻斜钩和弯钩时,接刀处应依势吻合,不露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