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技击中的距离感和时间差

 清河堂主人 2015-12-03

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的本质是攻防。攻防动作完成的好坏与距离感、时间差密不可分,并且距离感、时机和空间的把握都直接影响着攻击的速度与反应。因此,距离感和时间差的把握是众多武术家所重视的首要问题。

(一)距离感

一位选手距离感的好坏是相对敌手而言的,因各人的技术水平、反应能力不等。但双方都力图抢夺最有利得势位置,他们之间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也是相互制约、相生相克的。优秀选手往往会通过快速步法移动占据有效攻击距离,使攻击力度最高点正中对手,此时的距离差数很小;而在防守时,通过步移,稍作腰部闪转,或含胸,或收胯,就可避开对手的攻击锋芒,继而又可迅速反击,出现的时间差也很少。

1、相遇距离

在两位拳手相遇时,距离感的好坏,是相对于敌手而言的。在对手的距离感差时,正是本人的距离感好时;相反,对手的距离感好时,正是自己的距离感差时,相互之间总存优劣,没有绝对的平手,或说仅仅是一时的实力转移。最好利用中距离打法,始终处于对手拳打不着自己,而自己又可抢步攻击到对手的位置。即是“利屈伸”、“料敌计险”。

2、抢攻距离

散手技击,双方都在相持,都在瞬息万变之中。一个高水平的选手,首要是勇敢果断,以快速步法抢占有效距离和最佳位置,迅速给对方一记重击,自己又可转换防守距离,保持正确姿势;再者就是牵制对手,采用彼进我退,彼闪我攻,迷惑和混淆对手的判断力,时时压住对手,使其无法施展能力和技术,造成对方心理压力,使之烦燥。总之,灵活运用步法,通过不断移动和对持不动相结合,多次变换位置和角度,从而达到起则能攻,退则能守,打活的目的。

3、防守距离

每个技击家在防守时不宜和对手距离过长,距离过长虽可避开对方进攻,却也会使自己措失进攻的机遇。单纯的防守永远是挨打者选择的态度,防守的目的:一是避其锋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二是防后又能及时反攻。变被动为主动。高超的技击常有“不招不架,一下、二下,犯了招架就是十下八下”之说。这里的“不招不架”就是躲闪、含胸、转腰或是撤胯,随风转换,躲后再攻,不给对手以反应时间,造成对手被动挨打的局面。防守最好的姿态就是看似无备,实则心中有数。防守时要保持动作平衡稳定,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二)时间差

“时间差”是指对持双方完成攻防动作前后的时间差数。攻防动作就是彼进攻,我防守反击,或我进攻彼防守反击。巧妙地把握时机是时间差打法的关键。在技击过程中,进攻的劲力、速度和时间是相辅相成的。攻击时要“力在人前”,在对方“旧力刚过新力未发”,要“借势打势,乘人之力”,“拳打不精之人”是武术技击时间差打法的基本理论。

1、力在人前,抢先攻击,属于阻击攻击。当我方发现对方意图,准备以右腿边腿攻击,我方就抢先一步以左蹬腿直线攻击,使之倒地。再如,对手企图以右拳进攻,我可抢先跨步用劈拳下砸,使之惨伤。发力在前,必须做到制控对方,破坏对方的韵律,起到打击兼阻击的目的。动作要迅速果断,若攻击得手,则可发出连续攻击。给对方以沉重打击。

2、乘人旧力刚过,新力未发,予以反击是把握打斗时机的重要一环。这种时机的把握可先诱使对方出拳发力,当对方攻击失利,拳收回或撤离欲攻击的目标时,命中对方的机会就更大,也不需要多大的力量,“彼收我发”就是对这一要点的精确概括。例如对方以左腿进攻落空。我方可趁其落步的刹那间,以横膝反击其膝部,对方也就应手而倒。抓住这个“彼收我发”的时机进行反击有两处优点:(1)对方进攻落空,心理受挫尚未调整,进攻意识还未转换为防守意识;(2)攻击的腿刚着地无法转换防预姿势。

3、乘势打势,借人之力,是把握打斗时机的又一特点。当对手右冲拳进攻,我方可略作闪躲或含胸。趁其落势的瞬间,重心前倾,顺手牵羊,轻轻拨之对方就会应手而倒:如果对方右横腿进攻,趁其重心前倾,我以右腿勾踢反击,或抱腿“抛网”摔之,就可轻松地击倒对方。这是一种高水平的打法。“借势打势,四两拨千斤”,非凭第六感觉反应,没有极高的能力是做不到的,望各位悉心体会,功到自然成。

(文/贾亮)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