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知识练习向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荣辱不惊711 2015-12-03

——浅谈小学语文练习作业设计的策略

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  特级教师 武宏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堂”。在生活中,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综合性体现了人们交往的能力。语文练习的过程不应迷失在单纯追逐应试功利的途中,而应成为引领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语言、提升智慧的过程。语文作业要从单纯的“知识追逐”中摆脱出来,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语文作业要亲近日常生活,以生活世界为依托,以生活世界为旨归;语文作业设计要融通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链接”;语文作业还要超越日常生活,建构有质量、有品位、有意义、有灵魂的体验式作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式作业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发现成长的快乐,追寻智慧的源泉。

一、课堂练习,应该联系生活开发语文的资源

在当前阅读教学中,流行的教学流程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感悟重点段落内容,悟读体验作者情感,课堂练习基本上是围绕课文内容来进行的。即使有解词析句,也主要是为理解内容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确:语文学习,就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课堂练习应活化生活。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用语文的方式实现语文的教育意义,就必须保持不断的追求,形成语言的敏感,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触动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理解和表达,爱上生活。保持着一种对语言在使用时的生动、丰富的关注。唯其如此,才能让学生进入那个用语言呈现的鲜活、丰富的世界,因文而有感,因感而欲言,因言而得意,因意而悟道,因道而成文、成人,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教育的意义。听说读写是语文技能的具体表现,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训练。例如在《新型玻璃》的阅读课堂上,我让学生在充分自读基础上,内化了“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的特点,当一位新型玻璃厂的推销员,把这些玻璃在推销会上推销出去,并且把自己联想到新型玻璃也一同推销,让学生在“转述”、“陈述”和“描述”等多种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记忆、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说”的能力。与此同时,我还定期组织的故事会,高年级学生的辩论会,每节课堂上的“小老师”讲解、补充、争论和完整准确地回答问题等,使学生“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地培养。

2、课堂练习要做到读与写的有效衔接和迁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如学习《少年闰土》《金色的鱼钩》等课文中人物的外貌描写,指导抓特点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班上同学的外貌。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可要求学生在写的时候不写出人名,只写特征。在集体评改时,让全班同学猜猜写的是谁。还可以着眼于整篇文章,抓住课文某方面特点进行随文练笔训练。如表达中心、选择材料、突出重点、安排顺序、真情实感等方面。如学习了《桂林山水》要求学生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写一处景物,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要做到读与写的有效衔接和迁移,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教材是我们最好的“标本”,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写作训练的要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模仿和创造性练笔,我想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之典范,凭借读写迁移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课后练习,应该在生活中的练习运用语言

语文作业要从单纯的“知识追逐”中摆脱出来,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可能生活。作业要亲近日常生活,以生活世界为依托,以生活世界为旨归;作业设计要融通日常生活,真正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链接”,建构有质量、有品位、有意义、有灵魂的体验式作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式作业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发现成长的快乐,追寻智慧的源泉。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从知识的练习走向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积累类——自己喜欢的句段,浓郁地方气息的俗语、充满童趣的生活见闻等。阅读类——增厚知识底蕴的文本阅读和拓宽信息层面的视频(电视等)阅读等。书写类——采用恰当方法每天坚持写字,把规范写字练成一种习惯。口语类——坚持把感人的句段朗读朗读给家人听,把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有意识地练习日常与人交流的能力。自然观察类——天文天象观察,地质地貌考察,村落历史考察,生态环境调查等。社会调查类——社会经济、生活变化、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和某行业的变迁等。

1、在生活中练习运用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我们的语文作业应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使作业成为一种交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作业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既检测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和创新能力。如学校要开展“诗歌朗诵会”,我设计了这样的综合习作题目提前张贴的教室里的墙纸上:

【比赛前】

、填写一份朗读比赛公告,贴在教室的黑板上。

诗歌朗诵会比赛公告

时间:——年——月——日上(下)午——(几点)开始

地点:

赛程说明:

班级运动员名单与项目:

班级服务组人员分工:

、以班委会的名义给本班级服务人员写一份通知,告诉他们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和注意事项。

【比赛中】

、以《精彩瞬间》为大题目(小题目自拟),描写几个比赛的片段。张贴在黑板报栏里交流。

、以《我在朗诵比赛中》为题目,写一段或一篇自己参加比赛项目的体验。(参赛同学赛后必做)

、给学校广播室写一篇表扬稿,表扬你所见到的好人好事。(服务员必做)

【比赛后】

、写一篇通讯报道在学校网站上发表,宣传这次比赛,题目自拟。

、根据自己观察记录的笔记,思考以下问题:⑴比赛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和目的是什么?⑵比赛的环境怎样?⑶比赛的过程、优胜者的比赛情况怎样?⑷对比赛的评价怎样?写一篇日记评论。如果您认为满意,就拿到班级习作园地交流。

、写一首小诗,赞美这次比赛或比赛中的人物。

、画一幅人像画,配上文章或诗句,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的特点。

、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这次朗诵会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给校长写一封建议信,谈谈自己对这次朗诵会的看法或自己的建议,投放到学生信箱中。

以上题目我提前一周通知学生,要求学生可以多写,但要求最少要自选三题。每一类至少选一题。这样,习作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既检测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和创新能力。

2、开放语文作业的资源通道。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练习。体验式语文作业的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在教学本组教材过程中,应注意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结合教学实际,我们开展了“亲近阜阳”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了解阜阳,热爱阜阳,歌颂阜阳,保护阜阳。其具体活动包括:①诵读诗词。 查找各种描写阜阳的诗歌散文,朗读背诵其中的名篇佳作,感悟阜阳之美,领略古今文人墨客对阜阳的喜爱之情。②高唱赞歌。听一听、唱一唱赞美阜阳的歌曲。③实地考察。走到颍河边,看一看沿河两岸的环保、河水,了解颍河的现状怎样?④保护阜阳。访问环保部门,呼吁大家保护颍河。采访渔民,了解水产资源与渔民的生活状况。为了子孙后代,给渔民写一封公开信,保护水产资源。⑤体验生活。我们设计了“走进家乡的春节”综合性学习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调查节日民俗,写一写有名的小吃;亲自当一回服务员,体验服务生活;探究阜阳城的物华之彩,神韵之髓,追寻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走近创业名人,了解他们的创业史;为家乡设计广告语,展望家乡的明天等。⑥抒发情怀。选一处自己喜欢的阜阳的风景名胜,写一句广告词;或者写一句环保广告语;或者尝试写介绍阜阳的解说词或者赞美阜阳的文章。学生们在调查、思考、交流、表达中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综合素质,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这些具有地方色彩的教学资源,使习作教学贴近生活,充满了童趣和灵性。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习作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的习作视野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

三、习作练习,应该关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习作生活。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习作而习作”的怪圈。把习作学习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让学生在“蟹壳里做道场”,“带着镣铐跳舞”,学生就只能在空想中克隆文章,人格往往在失真中被扭曲,心灵往往在造假中被毒化。习作教学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习作”的广阔天地中,“跳”出教材练习作,“跳”出课堂练习作,“跳”出习作练习作,体验习作练习作,师生互动练习作,快乐施教练习作,个性指导练习作,综合练习练习作,开放教学练习作,以人为本练习作,让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习作、享受生命的发展和成长,获得其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写作素养。

1跳出课堂练习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身边的事更是层出不穷,这是习作素材的大仓库,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为了“跳”出课堂学习作,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事情的主动意识。“跳”出课堂学习作,可经常引导动手做做玩玩写写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练习作。注意培植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写出富有童真、童趣的习作,必须得说自己的话,尽量使用童语,切忌写大人腔的习作。一是集体活动做了写。如利用班级、学校等集体组织的大型活动,如学校组织的体运会、个人特长赛、文艺汇演、公益劳动、参观访问、慰问孤寡老人等大型活动;班上开展的知识竞赛、游戏活动、野炊、放风筝等小型活动;学科教学中的实验小制作、课本剧表演等学科活动等等。活动后练习写作,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二是独特体验及时写。充分挖掘学生个体身边的点滴小事,积极引导学生有了独特体验写一写。有些后进生既调皮又基本功差,但要他们写自己调皮的事儿,一般都写得生动有趣,文通字顺。经常引导学生写身边最熟悉的小事儿,学生也就成了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三是逗着学生玩乐写。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学生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流行一种玩艺或玩法儿,如吹泡泡热、丢沙包热、集卡通片热、看漫画热、玩水枪热、剪纸热……流行什么就引导学生写什么。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写了,就或者发动一次搬手劲比赛,或者请学生来个比笑表演等等,现场观察,现场写小练笔。这样做,能够顺应学生好玩的天性,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之中进行习作,更有童真童趣。

2立足发展练习作。习作的教学策略是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的生命活动达到由内向外的表达和律动。基础习作的根本任务是将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感受和运用语文的能力,通过教学的创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感,发展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指导小学生习作,就是要摈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摒弃抄袭与套作,引导小学生学会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比如指导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优秀电视节目,利用网络搜集资料,要求学生写收看影视节目后的感想;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行社会服务,写出调查报告;鼓励假期学生外出旅游,领略自然、人文风光,陶冶情操……学生生活的外延扩大了,练习写作的空间也就相应地增大了,真正使写作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习作的练习为给学生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搭设一个在写作中任他们自由驰骋的舞台。从而使在每一次的习作中经历思考、反省甚至痛苦的解剖,在习作中历练文笔,升华灵魂。通过“求真”而联系生活,联系阅读,通过“求美”而展示个性,形成基本的规范,从而发展自己的人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笔者认为,在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应立足应用,指导学生多写实用的练笔习作。语文作业的方式可根据自身的“营养缺陷”情况,采取“自助餐”的形式进行。比如漫长的寒假和暑假,是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的绝佳机会。因此,教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也应不同于平时在学校的作业,要充分体现假期的特色。首先,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及自己家庭的环境、条件等,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把亲近自然、参加生活实践的感悟,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待开学后在班内交流、实行资源共享;其次,可让学生对自己平时所学知识的短板,进行补缺补差,集中精力、攻坚克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