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大善人:京东为何崛起

 灵魂出窍KKK 2015-12-03

唐大善人:京东为何崛起

2015-12-03 10:44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唐大善人加载中点击:我要评论

十年以前,人们还在争论,消费者会不会去网上购物。十年之后,人们开始讨论,消费者还会不会去实体店购物。

   最近五年,中国商界最传奇的,莫过于京东和小米的迅速崛起。两家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估值500亿美金,3000亿人民币的庞然大物。

  2015年“双11”大战之后,电商行业的格局越来越明显。京东和阿里两强争霸,苏宁、国美、当当越来越被边缘化。而且京东野心勃勃准备抢夺阿里的电商霸主宝座。

  商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对客户的竞争。客户选择了公司的产品,公司有了收入,公司就能活下去。客户不选择公司的产品,公司没有收入,公司就活不下去。商界和自然界一样。客户和食物都是有限的。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要从别人口里夺食。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登顶的成功者脚下都有无数的失败者当垫脚石。

  电商如何革了传统零售业的命?

  与传统零售业相比,电商有许多优势。

  电商,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成千上万种商品,网上下单付费,送货上门。省去了逛商城的时间和体力。

  网上的商品价格和质量都是公开透明的,每种商品都相互竞争,价高质劣的产品很难有销量。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消费者还可以参考其它买家的评论。传统商店,买的没有卖的精明,消费者一不小心就被宰客。

  传统零售业,总代、省代、市代一级一级的代理费、店铺的租金、销售人员的费用。网店没有这些成本,几乎就是出厂价加上物流费、快递成本,就到了消费者手中。电商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京东的投资人,今日资本总裁徐新女士说:中国电商比实体店价格能低20%-30%。

  电商帮助消费者节约了时间、金钱、体力,消费者选择了电商。传统零售业没落,电商迅速崛起。2014年,阿里平台的全年成交总额2.3万亿,京东的销售额2600亿。十年以前,人们还在争论,消费者会不会去网上购物。十年之后,人们开始讨论,消费者还会不会去实体店购物。

  京东如何革了天猫的命?

  同属电商,京东和阿里的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不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京东阿里不同的命运。

  阿里旗下的电商有:以企业为对象从事对外贸易的阿里巴巴网,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天猫和淘宝。天猫、淘宝,阿里的角色更像一个“农贸市场管委会”。阿里搭建好平台、吸引来流量。各个商家进驻阿里的平台,销售产品。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用支付宝付费。商家用快递将商品发货给消费者。为了利益商家经常欺骗消费者,贩卖假货。商家数量众多,行为隐蔽、难以监管,阿里一直苦恼不已。最后,阿里将淘宝中一些优质的商家,主要是一些企业旗舰店,转移到了天猫这个平台。

  京东的又分为“京东自营”和“入驻第三方店”。“京东自营”的商业模式就像是“网上超市”。产品的采购、仓储、物流、快递、售后,所有的环节,京东全部负责。“入驻第三方店”和天猫类似,商家入驻京东的平台,利用京东的支付系统,自己负责售后,京东负责监管。产品的物流,可以选择快递公司,也可以选择京东的物流体系。

  “京东自营”和淘宝、天猫相比有许多优势。

  采购、仓储、物流、售后,京东掌控所有的环节,只要管理良好,让每一个环节都良好运转,京东就给用户良好的体验。

  京东自己采购商品,就不用担心阿里一直让人诟病假货多的问题。

  京东有自己专业的采购队伍,能让产品的种类丰富、价格更低。这是阿里的普通商家无法做到的。

  京东自己负责售后,能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京东能做到“七天无条件退货”。七天之内商品不满意,快递员直接上门取货。对商家而言,商品卖出去是利润,售后、退货就是成本,没有商家喜欢售后、退货。阿里的售后几乎没人管。在阿里想要退货更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商家会找许多理由,千方百计阻挠消费者退货。

  京东和阿里的物流也是完全不同的模式。阿里依靠的是外部的快递公司,京东是自建物流。阿里的物流是点对点的模式。比如北京的消费者在天猫要买本书,可能需要从广州发货到北京。这个时间需要4-5天。京东在全中国许多地方有大型的仓储中心,仓储中心储藏着上百万种货物,可以直接从仓储中心发到消费者手中。比如北京的消费者买本书,京东可以直接从北京附近的仓储中心发货给消费者。京东能做到211,晚上11点之前的订单,第二天就能送货上门。京东送货速度快,消费者用户体验更好。京东自己的快递员队伍,京东可以依靠严格的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快递服务。阿里是依靠第三方的快递,中国快递行业普遍存在的甩货、服务差的问题,阿里根本无法监管。而且京东的物流成本也比阿里便宜许多。

  和阿里相比,京东假货少、送货快、售后服务好、快递服务好,种种优势让消费者选了京东。京东迅速成长追赶阿里。

  苏宁为什么失败了?

  其实每家企业失败都不应该只着眼于竞争对手,怪竞争对手革了他的命。企业失败本质上是消费者革了他的命。消费者不选择这家企业。不等于郭德纲出门被卡车撞了,他的相声同行马上就火了。说的相声难听,即使郭德纲被车撞了,依然没人去买票。

  苏宁是电器零售行业的霸主。在全国有近千家门店,年销售额过千亿。科技的进步蕴育出了新的商业模式。苏宁苦心竭力打败了国美,称霸了电器零售行业。转眼却发现电商风起云涌,阿里、京东,开始抢夺自己的市场。苏宁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电商吞食自己的市场,苏宁也开始谋求转型成为电商。

  电商主要有两种模式,美国的EBAY和亚马逊。淘宝和EBAY的模式相似,京东和亚马逊的模式相似。苏宁自身有上千家连锁店,有自己的物流体系,有多年物流的经验。苏宁转型电商自然而然的选择了亚马逊、京东的模式。

  苏宁转型电商,当年投资者一片看好。认为苏宁能将自己的实体店和电商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几年过去了,苏宁在电商行业的进展乏善可陈。苏宁逐渐被边缘化。苏宁有上千家实体店、有庞大的资金,为何转型电商如此不顺?

  电商和传统零售业是不同的商业模式。苏宁要成为电商,面临着转型的难题。转型,换一种方式活。转型绝非易事,难度之大如同海洋生物要变成陆地生物。人类历史,无数成功的企业,由于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不得不转型。转型失败的极多,成功的极少。柯达几乎是胶卷的代名词,数码时代来临,柯达被淘汰了。有谁知道,数码相机就是柯达发明的呢。

  苏宁转型电商,最难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型。电商、互联网思维是从下到上,以用户为起点。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为了给用户好的体验,企业如何做。苏宁这种传统企业的思维是从上到下,企业要做什么,企业要赚多少钱,企业要实现多少销售额,然后一步一步向下推。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是用户。传统企业思维里企业最重要,忽视用户的感受。听苏宁老总讲话,听不到用户、用户体验。

  苏宁的用户体验极其糟糕。产品种类少,物流也乱七八糟。切身经历,笔者在苏宁买过一个笔记本电脑。下单付款之后,苏宁发来短信说,第二天送货上门。第二天,笔者等了一天,苏宁也没送货上门。打电话给苏宁的售后,却被告知本地没货,要等外地调货。苏宁的管理极其混乱,用户体验极其糟糕。

  苏宁选择和京东相似的商业模式,京东就成了苏宁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苏宁选择和阿里结盟。阿里、苏宁相互入股。阿里巴巴以约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苏宁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新发行股份。

  阿里苏宁结盟,看起来很美,细细思考之下,却越想越不对劲。阿里创新乏力,阿里的商业模式面临着京东的挑战。苏宁转型乏力,苏宁想转型电商困难重重。苏宁想转型成京东类似的电商模式,阿里的商业模式和苏宁想转型的商业模式根本不一样,阿里并不能给苏宁提供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帮助。同时阿里和苏宁都是电商,双方都面临着竞争。一个人买一个手机,既可以去天猫买,也可以去苏宁买。去天猫买了,就不会去苏宁买。去苏宁买了,就不会去天猫买。阿里怎么可能为苏宁引流,活生生把自己店里的客人推给苏宁。京东和腾讯结盟,利用微信、QQ给京东引流量。腾讯把自己的电商平台拍拍网,已经打包注资了京东。腾讯已经不再开展电商业务,腾讯和京东已经不存在竞争。

  苏宁云商出资额5000万入股老罗的锤子科技,占锤子科技1.89%的股权。更让人看不明白。锤子科技是制造业,苏宁是电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行业。锤子科技的手机销量很低,入股锤子科技也不可能对苏宁的销售带来任何实际性的影响。入股锤子科技根本不可能给苏宁带来任何的益处。如果是苏宁老板钱多任性,个人行为就不便评论。既然是苏宁云商,上市公司的资金入股锤子科技,就是一种商业行为。苏宁云商是一家上市公司,要对所有的股东负责。巴菲特说:不值得做的事,就不值得好好做。专注、专注、再专注。企业要非常专注,集中聚焦一切可用资源和精力,实现重点突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做事往往很有目的性,目的非常清晰,做一切事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目的无关的事视而不见。

  内部,苏宁现在正处于转型的困窘期、迷茫期,企业的战略显得非常的混乱。外部,阿里和京东两强争霸的格局越来越明显,苏宁、当当被边缘化的压力就更大。苏宁的战略机会在一点一点流失。

责任编辑:花满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