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周炎可导致牙槽骨吸收

 nizijun 2015-12-04

牙周炎可导致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破坏性疾病,严重的可导致牙齿脱落

  牙槽骨是人体骨骼系统中的一个“另类”,里头没有骨髓,全靠牙龈供养。口腔专家指出,牙周炎令牙龈逐渐老化、萎缩,牙槽骨缺乏营养便会发生骨吸收现象,进而可引起牙齿松动。如果达到3度松动,牙齿往往需要拔掉。因此,消除牙周炎症是保住牙齿的关键。

  56岁的杨大爷长期患有牙周炎,近来左侧下颌有两颗牙齿松动,吃饭很受影响,有时刷牙的水凉就有刺痛感。他去了几家口腔诊所,有的医生建议拔除松动的牙齿,有的建议做翻瓣或刮治。最后他到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拍片检查,被发现左侧下颌第6、7颗牙齿出现牙槽骨严重吸收,其中一颗达到3度松动,下面的骨头都快没有了,另外一颗2度松动。医生先治疗其牙周炎,拔除了松动的牙齿,几个月后又为他做了种植牙。

  简单地说,人的牙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们看得见的暴露在口腔内的牙冠,约占整个牙齿长度的1/3;另一部分是完全埋在牙槽骨里、固定在牙槽窝中的牙根,约占整个牙齿长度的2/3。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种植科主任冯智强博士介绍说,正常的牙齿在口腔中既稳固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使得牙齿在行使咀嚼功能的时候有一定的活动度,其在各个方向为0.5~1毫米,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外力伤害。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龈、牙周韧带、牙槽骨等部位的慢性炎症。冯智强称,牙槽骨是人体骨骼系统中的一个“另类”,是没有骨髓的突出部分,在发育定型后基本依赖包裹它的牙龈组织来供养。当牙龈产生炎症,逐渐老化、萎缩之后,其对牙槽骨输送营养的能力日趋下降,牙槽骨也就随之萎缩变短,被称为骨吸收现象。当牙槽骨吸收后,牙齿根基变浅,暴露在口腔里的牙冠相对来说变长,随着骨吸收日趋严重,牙齿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松动。冯智强打比方说,一棵大树周围的土壤少了,树根暴露出来,大树就会晃动,“当牙槽骨完全吸收时,牙齿便会脱落。”

  一般来说,轻微的牙槽骨吸收是不用拔牙的。当牙槽骨吸收引起1度和2度松动,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但仍不需要拔牙,可做口腔治疗把松动牙与相邻的健康牙固定在一起,可阻止牙齿松动加重。如果是3度松动,牙周组织和牙根都受到了重创,情况最为复杂,要保留牙的难度非常大,也不易进行牙槽骨修复,建议拔除并做种植牙。

  冯智强提醒,有牙周炎症的患者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刷牙,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按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10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毫米,每次刷2~3个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