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是阴阳与五行学说的统称。 阴阳学说是对立统一论,产生于商周期,最早记载在《周语》中,五行学说则是中国古代的唯物论,最早见于《尚书》中的《甘誓》与《洪范》。阴阳五行是从太极上发展而来的。太极生两仪,两仪代表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分别代表木火金水四行,四象生灭交替之地为土,一共五行。阴阳中太阳产生火,少阳产生木,太阴产生水,少阴产生金,火木水金的生灭交替产生土,一共五行,用此阴阳与五行解释万物生灭交替之象,五行是一种象征与隐喻,借现实中木、火、土、金、水的特征对天地万物归类。比如: 木:代表曲直,则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同时木代表春季、东方、长方形、树木。 火:代表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火还代表着夏季、南方、三角形、光、热。 金:代表从革,凡具有变革、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金还代表秋季、西方、正方形、金属。 水:代表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水还代表冬季、北方、波浪形、鱼、江河湖海等。 土:代表稼穑,具有生化、承载、收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土代表季末、中央方位,山领土地。 后来阴阳五行常说续继发展,认为只有五行代表万象太笼统,于是发展到每一行都有阴阳之分,即阳火、阴火、阳土、阴土。 五行相生克 五行间存在着相生关系,相生即代表其中一行会孕育出另外一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代表其中一行会克制另外一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