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 蒲老对高血压病主要分虚和实两大类型,虚证还分阴虚及阳虚,实证分肝胆实火及肝气郁结等。 (1)阴虚的证候及治疗 五心烦热,盗汗,日晡潮热,口渴喜饮,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失眠多梦,或遗精,脉细无力,舌红无苔,治宜滋阴。方宗六味地黄汤加味:山萸肉、山药、生地黄、茯苓、丹皮、泽泻、龟板、磁石、牛膝。 (2)阳虚的证候及治疗 肢凉畏冷,自汗、水肿,腹泻便溏,喜热饮食,或心悸气短,夜尿频数,脉沉细弱,舌淡苔白或无苔。治宜温阳散热,方宗附子汤加味:制附子、人参、茯苓、白术、白芍药、龟板、牛膝、龙骨。如虚烦不寐者,可用酸枣仁汤化裁:酸枣仁、川穹、茯苓、甘草、知母、牛膝、龙骨。 (3)肝胆实火的证候及治疗 头晕目眩,头疼头胀,面红目赤,烦躁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恶热,耳鸣,尿赤便秘,眵多,喜冷饮食,脉弦有力而数,舌红苔黄。治宜清泻肝火,方宗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生地黄、柴胡、当归、甘草、芦荟、大黄。 (4)肝气郁结的证候及治疗 心烦易怒,胸闷憋气,胸胁胀痛,喜太息,喜嗳气。脉弦涩,舌红少苔。治宜疏肝解郁。方宗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制香附、决明子、夏枯草、荷叶、珍珠母。 (5)肝风内动的证候及治疗 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手颤足幌,步履沉重,甚则口眼喎斜,舌强言塞,半身偏枯,或有牙关紧闭,鼻鼾昏睡,人事不省等中风症状,脉弦或沉细,舌红或正常,苔黄或白腻。治宜平肝熄风,方宗天麻钩藤饮合牵正散加减:天麻、钩藤、白蒺藜、菊花、夏枯草、桑寄生、牛膝、决明子、黄岑、生地黄、夜交藤、全蝎、僵蚕、白附子、地龙。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4.中医临床医案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