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知识与创造力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汉青的马甲 2015-12-04

早在2002年周洪林、吴国平先生的《赢在起点 输在终点——对我国传统教育所谓基础扎实误区的审视》一文就明确论证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与较高的创造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方帆先生的《“中国学生基础扎实”,“美国学生创造力强”为什么是错误的?》却提到中国学生的基础扎实,只是应试的基础扎实,而不是基础知识扎实,论基础知识扎实,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强,而且基础知识扎实正是美国学生创造力强的根本原因。方先生举例说,美国创造力强的学生都是来自美国精英学校的重点班,这些精英学校的重点班的基础知识特别扎实。

究竟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怎样看待基础知识扎实的问题,甚至要分析一下何为知识的问题。知识观的问题向来是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分水岭。知识本身是人类经验的升华与结晶,本身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准确性所以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特意提到“客观知识”,将世界分成三个类型第一世界是包括物理实体和物理状态的物理世界;第二世界是精神的或心理的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主观经验等;第三世界是思想内容的世界、客观知识的世界。要将真知识学到手,三个世界之间不能够互相割裂,而是要密切相联。

如果这里的基础知识扎实是指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将知识附着在生活的经验基础上,变成一种活性的知识,那么,显然这样的知识是有利于迁移,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实用,就有生命温度与生命活力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自然也是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的,所谓创新,其实也还是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的突破,如果没有起码的知识基础,即使有点想象力,也容易变成胡思乱想,最多只是一种空想,甚至幻想,不会变成真正的有价值的创造。而人学习的知识,只有在原有的经验与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去围绕着问题主动构建所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要获得有生活体验的知识,必须“从做中学”。杜威曾经将那些只是用自己的记忆力记住的纸上知识说成是“知识的骗子”,陶行知先生干脆称之为“伪知识”,那些以圣人之言为标准答案,甚至为真理标准,只知道背诵记忆这些现成结论的所谓知识,都是属于这类伪知识。意思是如果让他说出来,能够一字无误答出来,如果用来考试在纸上也可以写得非常完美,然而,每当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却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问题,也不会随着情境而产生迁移,也就是不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围绕着考试而所学到的知识,大多就是这类知识,这类知识用来应付考试常常能够取得高分,然而,这种高分后面其实就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的“惰性知识”,他嘲笑说,这种知识就是一个人的精神赘肉。拥有这样的惰性知识的人,并无助于他变得更聪明智慧,富兰克林说过,一个饱读诗书的蠢人往往比一个一无所知的蠢人更蠢。因为,这种知识常常缺乏生命力、没有生命的温度,缺乏生活基础,无法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没有使用的目标,更不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所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有时也只是为了向他人炫耀渊博。忘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或者解决现实中的难题。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思想大家,就是以问题为先导来组织知识的学习的。当他思考的某个问题还没有触及到某类知识的时候,他宁愿先将这些知识放置于一边,而决不愿意先毫无目的地将这些知识储藏起来,以待某天来用,直到某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某类知识的时候,他才回头去补上这一课。比如,他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就是这样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埋头物理世界的研究,没有认识到数学工具的重要价值与巨大作用,直到他的广义相对论遇到了数学表达工具难题的时候,他才感觉高等数学的极大价值,这个时候,他宁愿回头用七年时间把这个知识空白补上,这样因问题解决需要而补上的知识,就是活知识,也就是构建的知识,不但目标明确,而且与问题和经验密切相联,自然不但学习的效率高,而且更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这样学习到的知识自然就与创造密切相关了。基础知识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的关键可能就在这里了。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华中师大兼职教授,本文为《中国教师报》撰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