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傲慢的999,咋保障公众权益?

 汇文聚智 2015-12-04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Letting Go Alyssa Reid - The Game

  最近,北京999急救中心用自己官气十足的声明、居高临下的傲慢和“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回应方式,成功地将南航挤出舆论漩涡,把自己送到“风口浪尖”。2000多字的声明,1/4篇幅炫耀自己的历史,100多字体现“领导关注”,其后一大段“自查自说”,最终不仅给出了“全程规范无过错”的结论,还捎带着送给投诉者一顶大帽子:“误导社会舆论,加剧医患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而对当事人“究竟谁该把患者扶下舷梯”“选择医院是否涉及利益诉讼”的质疑,或只字不提,或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不惜搬出自己的专家为自己“洗地”。

  某些人的“奇怪逻辑”有时就是这样: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面对别人的质疑,通常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反过来质疑其动机,甚至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别人,而自己则站在自己搭建的道德高地上对别人进行道德评判,甚至人身攻击。

  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急救中心和医院,类似的事并不罕见。但以往的事之所以未能发酵成“事件”,盖因为当事人及其家属为“沉默的大多数”,既无主张权利的能力,又没有“发声”渠道。这一次不同的是:当事单位恰好踩到了“喇叭”上,又恰好赶上了“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电视台出镜记者的一篇博文,让航空公司、999急救中心及首都机场医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声名远扬。



  航空公司和医院靠自己的诚意赢得了当事旅客的谅解,而涉事另一方——999急救中心,其一纸声明不仅没有扑灭旅客心中的怒火,反而在沸腾的舆情上又浇了一桶油。由此可见,在危机公关时,语言的真诚远胜于华丽。在此次事件中,病人下飞机究竟“谁该抬”成了大问题。更何况,在事件的不断发酵中,还出现了999急救中心与患者之间的“中间人”这种“不清不楚”的角色。面对媒体的追问,999的工作人员竟然以“我忘了”作答。如此作为,怎能不让公众心寒?

  急救车、急救中心出问题早已不是新闻。999急救中心虽然只是隶属于红会的一家紧急医疗救援机构,但由于其“根红苗正”的血统或多或少地沾染了许多“贵族气”,尤其是在医疗急救市场竞争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单靠自己的觉悟或者一两次舆论的抨击,不可能改掉它日积月累的傲慢气质。此次事件中,即使北京999急救中心没有违反规范,也仍然缺了点人文关怀;即使没有舍近求远,也脱不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嫌疑。一个医疗服务机构,如果没有基本的职业操守和底线准则,那么公众享有的基本医疗救助权益就根本无从得到保障。


来源/《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4日 05版
作者/毕玉才
原标题/傲慢的急救中心如何保障公众权益
主编、监制/振华
责编/张燕
制作/兰宇、滕跃升
  欲了解“999急救关于‘南航事件’的有关情况说明”原文内容以及作为事件主角的记者张先生相关回应,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