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高原一株柳》(辩课)

 江山携手 2015-12-04

辩课实录

教学资源丰富的课文该如何取舍

主持人:朱文君

  课:薛法根沈玉芬张建伟侯化珍 杜兆芬 宗 

孙延超 张建芳 魏永魁 孔  艺 顾士兰王晓静

马培涵 王文志 王先驰 马一博 张潇鹤 裴宝来

耿紫栋

辩题一:

三节课各教了什么

1、听课老师如是说

朱文君(《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思想深刻、语言华美。我们老师在挖掘这一课的时候一定发现,可教的东西非常多,是一篇教学资源异常丰富的课文。词语可以教,句式可以教,篇章结构可以教……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么多的内容,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我们该怎样取舍?

侯化珍(山东滕州市实验小学):一篇课文到底教什么,我觉得首先要看学情。比如像薛老师的课,前五个自然段只对文本内容略作处理,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写的,怎样设置悬念,怎样引起阅读期待。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杜兆芬(山东滕州市实验小学):张老师的课关注课文内容多一些,着重体会作者的感情。沈老师的课有内容,也关注了文本的表达。而薛老师这堂课,从头到尾都是围绕表达方式展开的。

朱文君:同样是关注表达,关注的内容也不一样。

杜兆芬:对。沈老师让学生给故事起名字,训练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加工、再创造的能力。而薛老师从头至尾强调了一个悬念……

宗婷(山东滕州市实验小学):我觉得张老师这节课是循着老师怎样解读散文的的顺序来教学的,沈老师和薛老师则主要关注了表达。沈老师注重概括能力训练,前半部分根据文章词句谈体会,后半部分让学生根据问题提示概括,我觉得那段时间学生虽然在安静地读书,但思维却在碰撞,跟文本碰撞,是很好的思维训练。薛老师课里有许多写作方法的渗透,我认为高年级有必要渗透一些,但要适当,要一课一得。今天薛老师展示的设置悬念,写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的柳的对比,最后又做了一个励志小练笔,是不是内容多了些?可以有所取舍。

孙延超(山东滕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这三堂课一个共同点,是都渗透了人文教育,让学生体会了柳树的精神。不同点是,张老师主要进行了语感的训练。在描写手法上突破常规的地方就是训练语感的最佳处,张老师抓的这个“巍巍然”和“崇拜”,恰恰就是这样的地方。

魏永魁(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张老师的课注意让学生朗读,通过读来理解文章内容,预设的成分更多一些。一节课需要预设,但更应关注课堂进展中生成的东西。

朱文君:魏老师是教高中的。我们特别希望知道,这篇课文放在高中你会教什么?

魏永魁:我会让学生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设计一个问题,再读文本,然后质疑问难,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不可能解决掉所有问题,第三个环节就是带领同学从更深层次上走进文本;之后是学以致用,学习对比、映衬这些手法,做个小练习,提升作文能力。

朱文君:高中课堂更关注写作手法,是吧?

魏永魁:对。

孔艺(山东滕州市滕南中学):我是初中语文老师。我认为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语言习得,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在语言的海洋里涵泳体察、习得语言,这是最关键的。我更推崇薛老师这堂课,在体验情感的同时,把衬托、对比、悬念等写作手法很自然地教给了学生。张老师只注重了情感的体验,孩子们获得的还不深入。

朱文君:刚才是听课老师对课的解读。三位老师虽然用同一个教材,但内容取舍不一样。张老师侧重朗读感悟;沈老师朗读中又体现了语言训练,比如概括和联想;薛老师则更关注文本的思路。下面请三位教者自己来说说看!

2、执教老师如是说

张建伟(山东滕州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吕叔湘先生和叶老都谈到,语文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语感。所以在确定这堂课教什么的时候,我就把语感培养作为研究探索的一个方向。主要指导思想是,抓住情感主线,落实语感训练,让学生细读文本,品词析句,感悟柳树的神奇。主要抓了以下训练点:

一是情感抒发强烈处,比如第五自然段描写柳树的样子,感受它巍巍然撑立于高原之上那种生命伟力。

二是描写突破常规处,第一、第二自然段是在强调这株柳树的神奇,但为什么还要写第一自然段的平常呢?老师不加引导,学生往往会忽略的。

三是语音节奏富有变化处,如第七自然段,我用了引读方式,让学生品味两个“经历”、三个“多少”,还有“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这些简短而表达感情强烈的词语,来感受柳树的顽强精神。

此外还有形象思维训练,品读中想象,联系生活感悟领会,这些在第五自然段教学中比较突出。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株柳树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特定的生存环境,所以对青海高原环境特点的感悟必须扎实。学生没有生活积累,只能通过文本细读借助想象还原,所以这在教学过程中花的时间比较长。

沈玉芬(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这篇课文资源太过丰富,让人不敢轻易触碰。课文表现的生命的伟大是建立在生命的沉重、命运的残酷基础之上的。之前也听过别的老师上这篇课文,整体感觉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的状态比较压抑。上这一课,我想教得简单一点,不着眼于整篇内容,寻求一种整体设计上的突破。我设计了四个板块:

第一个是从课文开篇的矛盾处感受作者对柳树的感情,抓住“平常”和“神奇”,关注语言表达的特点。同时,朗读指导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体会散文语言的韵味。接下来,以“咏”字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

第二板块是由《咏柳》这首诗入手,通过平原柳和高原柳之间的对比,初识高原柳刚硬的形象。

第三个板块是读懂柳树生长背后的故事,给故事取名字,体会柳树生命的美丽,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第四个板块是猜测作者写作意图,想象写话,内化柳树的品质。最后一个自然段比较难读,分句比较多,每个分句都有核心字眼,通过改成通俗的话进行对比,猜测作者的意图,读懂作者对柳树的感情。

最后设计的写话练习,是从灞河柳的角度展开联想,提升感受,进行语言应用训练。

薛法根(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这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教学价值是多向度的。课上只有一小时,我确立了三个教学内容:

第一是凭借语言读出形象,让高原一株柳的形象深入每个孩子的内心。凭借课文第五自然段的描写,从语言文字到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形象是连接语言文字和情感体验的中介,也是小学生阅读、理解、感受语言文字的最佳凭借。

第二是读出这篇文章的理趣。作者对这株柳树的敬畏、崇拜、颂扬,很清楚,无需老师讲解学生就已经懂了,重要的是深埋在情感背后的对生命哲理性的思考:为什么它可以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成为一方独立的风景?这种理趣,应该让学生读出来感受到。

第三是读出结构。我们往往关注文本中个别字词或者句子,忽略整篇文章的结构。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必须从关注语句、段落到关注篇章结构。这篇文章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一问一答,问是建立在形象基础上的,不是直接问的,这个形象的出现,制造了很多悬念。前五个自然段讲眼中之柳,他看到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产生一个问题;后四个自然段讲心中之柳,想象中的柳树是怎样的。所以我板书中第一个词是形象,第二个词叫疑问,第三个词是成因。这样把握一篇文章,就能把一篇很长的文章读得很简短,把一篇很复杂的文章读得很简单。把握了结构,才不至于越读越糊涂,才能真正明白写作意图——对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给予学生人生的深层智慧。

3、学生如是说

朱文君:今天参加辩课的还有上课的学生们。我们来跟孩子们聊几句。课上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上张老师课的两位同学先说吧。

王文志:我觉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把这株柳树顽强的精神写得都很生动、具体。

王先驰:我觉得老师讲得最好的地方就是让我们边读书边想象,这样就读出了这株柳树生长的艰辛。

朱文君:两位上沈老师课的同学说说看。

马一博:沈老师让我们把灞河的柳和青海高原上的柳作了一些比较,并且让我们写了下来。我感觉,沈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

朱文君:也就是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文章,是吧?

马一博:是的。

张潇鹤:我觉得讲得最好的是沈老师让我们把柳树生长的故事用一个简短的标题概括出来。

朱文君:这样的方法,以前你用过没有?

张潇鹤:以前只让把每个自然段总结一下,没有把一篇课文压缩成一小段讲出来。

朱文君:压缩成一小段讲,就是概括全文。看来你的收获真不小。再请薛老师的学生来谈谈。

裴宝来:薛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讲课很幽默。幽默风趣是我们小学生都喜欢的。

耿紫栋:薛老师在幽默中灌输了许多哲理,让我们在欢乐中明白了许多道理,这样也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他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就用许多让我们能笑起来的词语,让我们非常快乐地学,让我们自己愿意学。这点是值得许多老师学习的。(众笑)

朱文君:不过,我觉得这是一篇严肃的课文,这样笑来笑去多不好啊!

裴宝来:笑口常开,让我们印象更深。

朱文君:嗯,不过,我要问你们,就是这节课上完、笑完了,是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裴宝来:不是。比如老师没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一些矛盾的问题,也就是“平常”和“神奇”的矛盾解决了。

耿紫栋:我想到的是,如果不写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直接从第三自然段来说是否可以。这也是一个问题。

朱文君:是啊,为什么薛老师没有把你们的问题都解决呢?

耿紫栋:因为,学了这课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自己来解决。

朱文君:对呀,这就叫举一反三。

 

辩题二:

什么最值得教

张建芳:(山东滕州市实验小学):我认为最值得教的应该是通过文字表面的形象让学生悟得表达的方法。刚才薛老师这节课确实以巧妙的方式展示了作者的表达思路,展现了作者的意图,既关注了课文细节的精彩,还窥视了整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顾士兰(山东滕州市实验小学):长期以来,我们对文本内容关注太多,训练的语文能力究竟有多少?薛老师和沈老师这两堂课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特别赞赏薛老师的做法,高年级应该关注表达。

宗婷:中年级段,加强句子和片段训练,高年级跟初中衔接一下,重点放在布局谋篇上。这样的话,是不是做了一些初中的事情?

孔艺:我觉得五六年级可以开始渗透篇章训练。初一第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提到写作手法了。小学六年级还没有接触,到中学会很难接受。

朱文君:这是一篇散文,写作手法很讲究,专业作家写的东西,对小学来讲是不是太难了?

孔艺:像薛老师这么一讲,它难吗?一点都不难。这样引导,深入浅出,孩子听起来很容易接受。

魏永魁:老师们可能误解了我的意思。高中阅读教学也不是纯功利的,非得让学生学会多少手法不可。读的过程中品读语言的美,也是高中学生要学的。高中也不仅仅只关注写作手法,更多的还是通过读文章来品读语言,然后再提升,体会作者如何把思想感情传达给大家,和小学语文教学并不矛盾。

王晓静(山东滕州市教研室):对六年级孩子,这样一篇散文,教学就是两个点:一是从人文的角度,通过课文典型形象的感受,引起学生如何对待命运、如何对待生活的理性思考。我比较赞同薛老师的做法,寓教于乐。二是注重文体,名家散文放到小学是有点难,我赞同薛老师取其结构,对培养孩子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很有益。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孩子,教给孩子抓结构的方法尤为重要。

朱文君:我觉得沈老师抓它的联想也有道理呀!

宗婷:联想能力也是孩子比较缺失的。我们正在研究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我想这堂课可不可以结合想到的事物谈自己的体会,与文本细读更好地结合?

张建伟:谈到五六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什么,不能离开学生的发展实际。这次讲课用的是五年级学生,前天下午放学我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回去读课文,昨天下午检查发现读得很糟糕,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词语。本来打算用一课时厘清课文脉络,了解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结果用了一个半小时。今天上课,我就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词语,学生有了比较大的飞跃。所以我觉得,针对学生的实际,品词析句、理解感悟词语还是非常重要的。

马培涵(山东滕州市教研室):我是教高中语文的,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三节课,张老师重词语的理解感悟,薛老师重结构梳理,沈老师抓了联想,取舍各有侧重。薛老师这节课之所以得到大家一致认同,一方面是他目标把握得准,文本理解得深,另一方面则是他课前高超的预设和现场不着痕迹的极致发挥。教学内容如何取舍,根本依据是什么?我觉得还是课程标准关于语文学科特点、任务的重要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首先就要教学生学会阅读与鉴赏,读懂文章,正确理解别人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其次就要学习表达。语文又具有人文性,要考虑如何通过咬文嚼字走进文本,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结合得了无痕迹,就像今天薛老师的课那样。这是比较高的理想境界,值得我们倾一生之力追求。

(整理:李琳琳、马涛、曹杨、刘文婷。)

《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第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