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由一系列霉菌代谢产生的致癌物,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均可能有黄曲霉毒素污染。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黄曲霉毒素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为蓝色,G1、G2为绿色荧光。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一类致癌物,尤其以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 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黄曲霉毒素还会降低免疫能力,可诱发多种癌如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 黄曲霉毒素要在280℃以上才能分解,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而且在水中溶解度较低。 健康对策 1、油热后加点盐 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黄曲霉毒素,因此,不要囤油,不要生吃烹调油。炒菜时将油加热到锅边冒出微烟,加入适量食盐烧至沸腾,盐中的碘化物能去除黄曲霉毒素的部分毒性。 2、多吃青菜对抗黄曲霉素 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青菜中的叶绿素等物质能有效降低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并减少人体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研究人员指出,菠菜、西兰花、卷心菜等青菜中富含叶绿素和叶绿酸。 3、高压锅煮饭更安全 购买坚果、花生、粮食等尽量选择小包装,不要储存太久。使用前,打开包装认真嗅一下味道,一旦有变味情况立刻扔掉。明显生霉、破损的粮食、花生籽粒,应捡去不要食用。 黄曲霉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家庭食用加工前,要充分搓揉,淘洗干净,搓洗可去除粮食表面的大量毒素。用高压锅煮饭适用于家庭中大米去毒。 4、淘米时搓洗三四遍 防止食物霉变:平时存放粮油和其他食品时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不用塑料袋装食品,尽可能不囤积食品,注意食品的保存期。 水洗法:用水洗一下花生米,黄曲霉毒素的去毒率可达80%,用油炒或干炒可以将黄曲霉毒素部分破坏掉,加食盐炒或煮去毒效果更好。大米中黄曲霉毒素主要分布于米粒表层,淘米时用手搓洗三四遍可除去80%的黄曲霉毒素。(责任编辑:陈小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