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内家电按需生产是一条死路

 家电圈观察 2020-07-01

对于家电产业来说,无论是工厂还是商家,按需生产、按需进货、按需销售都只是一个个非常美丽的愿景。至少未来5年内,想在家电企业推“按需生产”就是死路一条。

华辛||撰稿

这两天,一个因为今年以来家电市场持续寒冬、家电厂商持续高库存而引发的“家电企业运营模式”大变革话题,引发不少家电厂商的关注和热议。

其核心观点在于,中央正在续推动的“供给侧改革”给家电企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那就是要形成灵活的供给机制、个性化定制思维,最终推动家电企业的“按需生产”。

对此我不能认同。这并不是说家电企业不能实施“按需生产”,而是说在当前整个家电产业转型变革过程中,“按需生产”只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真正解决困扰家电厂商高库存的问题和困扰。

至少在未来五年内,家电企业都不可能去布“按需生产”。但会考虑尝试规模化定制和动态化库存管理,整合商家资源后建立起更高效率、更高服务能力的大库存、大流通和大服务体系,从而解决困扰当前不少厂商的高库存压力。

按需生产,就是家电企业的黄粱一梦

按需生产,其实对于当前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并非“新话题”。应该说,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有家电领军企业在尝试和探索“按需生产”,即消费者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我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通过探索“即供即既”的零库存管理模式,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家电厂商的“市场行情不好就容易造成的大量家电产品积压”等问题。

结果则是,当前众多家电企业根本都没有一家还在做“按需生产”,也没有一家企业在布局“按需生产”。无论是海尔、美的,还是海信、格力、创维,当前做的更多转变还在于打造“高品质、差异化”的精品家电,谋求掌握核心技术和差异化产品创新能力。基本上所有的家电企业还是采取着“根据上一年度的产品和市场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的计划和布局。这其中也会每月了解和听取不同商家的订单量,并进行生产采购的阶段性调整和优化。

即便是当前的小米电视,乐视电视,也没采取“按需生产”:只是根据市场情况,以及自身的出货目标进行阶段性的生产计划量调整,并且适当准备库存,从而避免出现断货造成的供应不足等尴尬。

比如小米,在进入电视行业也没有完全根据订单量来安排生产。当年小米手机的“解饿营销”背后就是因为供应链乏力,产品根本供不应求,而不是不愿意供货。这其中就折射出一个很重要的行业性难题:无论是手机,还是家电这种工业产品,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化为前提,就无法释放成本性优势。

虽然当前的柔性生产线已经落地,同时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特别是工业4.0时代的快速到来。但是对于家电产品来说,一百台与一千台,一万台,以及十万、百万台之间的成本差异还是非常明显。对于当前已经步入巨头主导时代的家电产业来说,可能为了创新项目去做一些个性化定制,但前提也必须是拥有一定规模才能定制。不可能也无法实现全面的“按需生产”。

所以让家电企业抛掉现有的规模,去搞“按需生产”,无疑于是直接砍掉自己的双腿,却又又没找到一副合适的拐杖和担架。如此一来,又能如何激发家电企业的“按需生产”探路热情呢?

抓不住用户、找不到需求,才是祸根

其实对于整个中国家电企业来说,真正困扰自身的问题和挑战,并不是“以销定产”带来的库存积压。而是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家电厂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用户到底在哪里,也不清楚到底如何去捕捉这些消费需求。让家电企业直接去搞“按需生产”,那这个需求从何而来?让线上线下经销商提供需求,还是找第三方的研究公司去提需求?

因此对于众多的家电企业,当前的核心任务不是要一步到位搞“按需生产”这种眼高手低的创新。而是要真正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一系列工具和手段,真正找到自己的用户,倾听用户的需求,提供他们需求的好产品。这才是家电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和核心。

近年来很多家电厂商所面临的库存包袱,以及不断实施的“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价格战博弈,并不是消费需求凭空消失了,也不是消费能力快速衰减。而是整个家电厂商在供给端的产品和服务出了问题。很多家电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不能真正满足当前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

近100多家家电企业数百亿的存货积压棘手,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家电厂商还是在传统运营体系和模式下的“按需生产”,带来的结果则是大量家电工厂产能将会大幅度过剩。同样,大量高度同质化的家电产品还将会层出不穷,库存现象仍然会存在。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