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旧时私塾教材及教授之法

 一心斋主 2015-12-05

旧时私塾的教材及教授之法,各地大抵相同。钟毓龙先生1954年写过一本《说杭州》的小册子,里头介绍晚清民国之际的国学启蒙教育,说得尤为详细,略抄数段于下:

“昔之初等所读之书,略有九种:一曰《百家姓》,一曰《千字文》,一曰《三字经》,一曰《千家诗》,一曰《神童诗》,一曰《诗品》,一曰《鉴略》,一曰《廿一史弹词》,一曰《龙文鞭影》。”

“以上九种,皆用韵语者,譬如唱歌,便儿童记诵也。亦有略而不读者。或读其一二种,不须尽读。义塾之学生,年龄已长,读此等书之时期已过,无读之者。读此等书,多在五六龄初入学时。”

“中学所读之书有四种:一曰《大学》,一曰《中庸》,一曰《论语》,一曰《孟子》。此四种皆为论政治、修身、交友、处世之书。以其文字之繁简,而分其次第如此。总称四子书,亦简称四书。凡欲应考者,必须精读。”

“高等所读之书有十一种(十三经除去《论语》《孟子》二种)……各塾教授,除四子书外,往往仅读《诗》、《书》、《易》、《礼》、《左传》五种,名曰五经。其他六经,读者甚少,全读者尤少。”

私塾教材及教授之法

今天,少儿私塾再次兴起(资料图 图源网络)

“至于教授之法,则不求学生之能了解,而责其死读死记。经书词旨艰深,儿童年幼,即与之讲解,亦不能了了。故惟求其熟烂,以备他日之用而已。初读时,质钝者日授以二三行;聪明而年稍长者,则酌量增加。次日令其背诵。不能背诵则再读。又取前数日所已能背诵之书,令其复背,名曰‘背带书’。又取以前所能背之书,令其轮流酌背,名曰‘背理书’。年终,则取一年中所读者,悉数再背一遍,谓之‘背年书’。不能背则重读,务令能背诵无讹而后已。又或取其已读之书,择其一句,令其背诵上下文,名曰‘挑书’。此为唯一之教授法,均所以为他日应考之预备。盖考试时不能带书。题目所在,非烂熟不能知晓也。五经将次读毕,拟令其作文。然后与之讲解四子书,名曰‘开讲’。次日令其‘回讲’。若五经,则因初次考试时题目所不出,则从不讲。唯《左传》,或讲之。”

皖南私塾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不出钟毓龙先生所述之范围,亦是初等念蒙书,中等念《四书》,高等念《五经》。教授之法,亦以诵读为主,用传统读书调;学生到一定年龄,才开讲。敝人收有若干清民之际的蒙学及《四书》《五经》读本,凡《四书》《五经》读本,书衣多题“某某诵”,内文末叶多题“某月某日包清”。此可证清末私塾有包背书之传统。

余生也晚,未及赶上传统私塾教育。只是因为祖辈及师门的关系,对私塾教学略有了解。我个人感觉,传统私塾教学有两大好处:一是大量诵读经典;二是用吟诵法,尤能突出传统诗文在文体上的“美听”特征。此外,私塾先生多为乡村德高望重之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亦有重要影响。皖南私塾,有很深的朱子学和桐城派烙印,义理考据辞章并重,在传道和授业两方面,对今日之教育,皆有借鉴意义。

(作者 檀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