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道升与赵孟頫的审美婚姻生活

 昵称13298070 2015-12-05

赵孟頫与管道升的相濡以沫的爱情犹如陆游和唐婉,千古名传。

天上人间此佳偶:

管道升与赵孟頫的审美婚姻生活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管道升写给夫君赵孟頫的《我侬词》,感情炽烈,视角别致, 在中国情爱史上留下了惊艳之笔。管赵的爱情生活,扶老携幼、情深意长;诗画唱和、高山流水。管道升和赵孟頫,相敬如宾,温其如玉,体现了中国爱情的独特审美格调。管赵爱情范式,是中国人情爱生活的经典篇章,更是中国情爱文化的精神资源。一天上人间此佳偶赵孟頫自云总角学书,诗词书画俱嘉。带着在宋代打下的文化底蕴,在元代相对自由的天空下,终于蔚成一代大家。管道升作为富裕家庭中的女公子,自然也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当然管道升所受的教育,完全无法与出身宗室的赵孟頫相比。不过,聪颖过人的管道升,在育子持家的同时,勤奋钻研揣摩,最终同样诗词书画俱嘉。从艺术造诣的全面来看,管道升超越历史上此前此后一切才女,可谓空前且绝后。

天资聪慧,加上几十年的修炼,管道升终于成为不世出之非凡才女。只有这样的才女,才适足于大才子赵孟頫相匹配。这不是传统的才子佳人的概念。自古文人多风流。“陶学士友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翻检为数甚多的野史笔记,赵孟頫没有。他守着管道升30年,直到管道升离去。联系他们的,不仅仅是夫妻人伦,更在于精神交汇、灵犀相通。

管道升在《修竹图自识》中写道:墨竹,君子之所爱也。余虽在女流,窃甚好学。未有师承,难穷三昧。及侍吾松雪十余秋,傍观下笔,始得一二。偶遇此卷闲置斋中,乃乘兴一挥,不觉盈轴,与余儿女辈玩之。仲姬识。

这几句短短的夫人自道,充满了谦逊。不过,由此我们也可得知,管道升的艺术造诣,是在赵孟頫的熏陶下奠基的,是在好学的努力下提高的。记载管道升成长历程的自我诉说,类似的题记还存留下一篇《管仲姬竹卷后跋》,见载于《六艺之余录》续编卷13:操弄笔墨,故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窃见吾松雪精此墨竹,为日已久,亦颇会意。因大丞 相不忽夫人之命,敬写一卷,鄙拙可愧耳。

“天性好之”便是“自不能已”的动力,便是产生艺术敏感的源泉。情感神交又沟通艺术会意,交相作用。你看,管道升屡屡所称自己的夫君“吾松雪”,是多么亲切。

赵孟頫在《题管道升梅竹卷》写道:道升素爱笔墨,每见余尺幅小卷,专意仿摹,落笔秀媚,超逸绝尘。此卷虽是小景,深得暗香疏影之致。故倩予品题,聊缀小诗,以记一时之兴云。大德二年九月既望,吴兴赵孟頫书。题记之前是七律一首:

握笔知伊夺化工,

消闲游戏墨池中。

寒梅缀学香生月,

疏竹凝烟叶倚风。

小径幽然临石砌,

斜蹊清雅护苔封。

炉香袅袅茶烟外,

逸兴飘然岂俗同?

年“暗香”、“疏影”是用宋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典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可谓是千古名句,说管道升之作“深得暗香疏影之致”,可谓称许之至。题记“落笔秀媚”与诗句“握笔知伊夺化工”,是说不仅清秀,还是巧夺天工。这是极高的评价。赵孟頫阅尽古今名作,品鉴能力超凡。做出如许评价,当非过誉。

此时,面前的管道升,已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一个品画论诗的挚友。并且他们不是一般的挚友,“超逸绝尘”的题记与“逸兴飘然岂俗同”的诗句,写出了他们超凡脱俗的境界。“跃上葱茏四百旋”,拥有这样的交流,不能不视为是管道升女性角色的升华,已经由内及外,由形而下跃入形而上。

作画品题,是审美交流的方式,诗词酬唱,更是他们日常的生活雅兴。二人共同的文化审美趣味,超越了庸常生活的繁琐和乏味,共同谱写了中国格调的诗意人生审美生活的爱情佳话。在《与师孟书》中,赵孟頫不无得意地向朋友展示了他的诗:

山妻对饮唱渔歌,

唱罢渔歌道气多。

风定云收中夜静,

满天明月浸寒波。

信中在给朋友录下这首诗之后,还连连询问:“此诗如何?如何?”可见赵孟頫对他与妻子管道升的精神交流是何等的惬意。

管道升也对与夫君赵孟頫的精神交流颇为自豪。《吴兴备志》卷25记载说“管夫人画与文敏争重”,并记管道升画兰幽绝题诗云:

赵管才高柳絮风,

水晶宫里画幽丛。

秋来纫在夫君佩,

笑杀回文漫自工。

“柳絮风”用的是《世说新语》的典故:“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从此“柳絮风”便用以形容女子拥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回文”则用的是前秦苏蕙以回文锦绣璇玑图的典故,来表达她与赵孟頫的爱情。

作为赵孟頫说管道升“不学诗而能诗”的佐证,《石渠宝笈》卷14载有管道升画竹款题诗云:

暮嶂远含青,

春光空带碧。

细看风前枝,

抛书枕萝石。

清人孙承泽的《庚子消夏记》卷2《管夫人墨竹》条亦载有管道升的题画诗:

春晴今日又逢晴,

闲与儿曹竹下行。

春意近来浓几许,

森森稚子石边生。

管道升的诗词书画不仅是与夫君唱和交流的媒介,还是她用以教育子女的一环。这里的“闲与儿曹竹下行”,与前引题记中“与余儿女辈玩之”的画竹,都是如此。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她的两个儿子赵雍、赵奕都是成就非凡。为后来文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在赵孟頫写的管道升墓志铭中最初被记载下来:天子命夫人书千文,敕玉工磨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因又命余书六体为六卷,雍亦书一卷,且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

家有“善书妇人”的熏陶指点,“一家皆能书”并非“奇事”。

管道升墓志铭还记载道:又尝画墨竹及设色竹图以进,亦蒙圣奖赐内府上尊酒。尝谒兴圣宫皇太后,命坐赐食,恩意优渥,受知两宫,可谓荣矣。

可以说,管道升所获得的殊荣,是一般男性文人都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以政治承认的形式被予以肯定。艺术自是艺术,政治权势的肯定并不重要。因为管道升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和后世,都被予以极高的评价,也不限于夫君赵孟頫的欣赏。

纵观历代对女性艺术家管道升成就的评价,一个综合性的参照值就是她的夫君赵孟頫。这既是现成的参照值,也是把管道升与男人等量齐观的评价。二 山妻对吟唱渔歌

在管道升画的一幅《渔父图》上,写着管道升与赵孟頫所作的《渔歌子》。

我们先看管道升之作。

其一:

遥想山堂数树梅,

凌寒玉蕊发南枝。

山月照,晓风吹

只为清香苦欲归。

其二:

南望吴兴路四千,

几时回去溪边。

名与利,付之天

笑把渔竿上画船。

其三:

身在燕山近帝居,

归心日夜忆东吴。

斟美酒,脍新鱼,

除却清闲总不如。

其四:

人生贵极是王侯,

浮利浮名不自由。

争得似,一扁舟,

弄月吟风归去休。

我们再看赵孟頫的酬和,赵孟頫的和词只存两首。

其一:

渺渺烟波一叶舟,

西风木落五湖秋。

盟鸥鹭,傲王侯,

管甚鲈鱼不上钩!

其二:

侬在东南震泽州,

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

醉眼看山百自由。

除了唱和数首,真迹上尚存赵孟頫跋语。这个跋语至少反映了赵孟頫对管道升四首词的理解。这对于我们解读管道升的思想很有裨益。跋语云: 吴兴郡夫人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者然也。此渔父词,皆相劝以归之意,无贪荣苟进之心。其与老妻强颜道“双鬓未全斑,何苦行吟泽畔,不近长安”者 异矣。皇庆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子昂书。

二十几年的共同生活,并且一直有着深层次的精神交流,二个人早已从普通的夫妻升华为神契心通的挚友。所以,赵孟頫能读懂管道升。

首先,赵孟頫读懂了管道升这几首《渔歌子》词的表层意思,是“相劝以归”。此外,赵孟頫对管道升的相劝表示了认同,他在跋语中写的“其与老妻强颜道“双鬓未全斑,何苦行吟泽畔,不近长安”者异矣”,是说管道升不同于通常所见的那样一些妻子,就是板着脸勉强丈夫说“你还没老,为何退隐,不求荣华富贵”的妻子。赵孟頫认为妻子管道升“无贪荣苟进之心”,这样的理解则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

在这几首词中,管道升在第一首中先是描述家乡故居绽放的寒梅,铺垫出归意,说在山月晓风之下,“只为清香苦欲归”。

在第二首,她遥遥南望四千里外的故乡吴兴,慨叹不知何时可以回到那熟悉的霅溪之畔。明确表示要把“名与利,付之天”,抛到九霄云外,然后悠然自在地画船垂钓。

第三首,她写道,“身在燕山近帝居”,尽管拥有荣华富贵,可依然“归心日夜忆东吴”。她怀恋什么呢?“斟美酒,脍新鱼”。美酒与夫君与书画的朋友们同斟,新鱼也是与知音共享。她把京师与家乡的生活相比较,说在京师除了清闲,什么都不如家乡。那是因为,她看到了,在京师,赵孟頫在很大程度上犹如装点的花瓶。并且离开了钟秀的江南山水,管赵的艺术灵感都像是枯竭了源泉。他们的根在江南。大都尽管繁华,但他们不习惯,赵孟頫曾描述过他伏在北方大炕上写字的辛苦。而在家乡,则可以自由进行他们的文化创造,所以说“除却清闲总不如”。

最后一首,境界升华到了最高。她在词中写道“人生贵极是王侯”,然后却笔锋一转,深刻地指出“浮利浮名不自由”。这一句“浮利浮名不自由”,不仅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并且是看破红尘,参透世情。

管道升的难能可贵,就是她能滤去浮名浮利,看透名利场中的一切。而赵孟頫的难能可贵,则是他对管道升的理解与认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王安石说得好,“人生乐在相知心”。 赵孟頫对管道升理解、欣赏与赞赏,是因为他们在认识上有着深层次的共鸣。所以他对管道升的词,不仅跋语中赞许,还对最足以表达管道升思想认识升华的第四首大和特和。不仅如此,几年后,还以健康原因为借口,真的付诸实行,退出政治圈,扬舟三千里,夫妻双双把家还。他们不屑于政治场上的浮名浮利,他们要为自己的文化江山上植树添葩。 未破当年一块泥

文章开头援引的管道升《我侬词》,据清人徐釚编《词苑丛谈》卷11记载,尚有如下背景:

管仲姬,赵子昂夫人也。子昂尝欲置妾,以小词调管夫人云: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对此,管道升以词曲的形式作答,于是便产生了这首动人的《我侬词》。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爱情经典:你侬我侬,忒杀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此词之后,《词苑丛谈》记载了结果:“子昂得词,大笑而止。”才情洋溢的管道升,没有直接表示自己反对与否的意见,而是用一个别致的比喻,描述了两个人水乳交融般的爱情,便让赵孟頫就此打住。二人言传意会心照不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切无需过分阐释。

管道升去世后,葬于德清县东衡山之原。赵孟頫在墓志铭中写道:“东山之原,夫人所择,规为同穴,百世无易。”由此可知,德清县东衡山之原的墓地,是管道升自己选择的,选择时便已约定,死后同穴。这样的选择与约定,充满深深的爱意。

赵孟頫依照管道升的愿望,将夫人葬在了自己选择的墓地。几年后,赵孟頫去世,他们的孩子依照双亲的遗愿,也把他们埋葬在一起。

清人吴绮《林蕙堂全集》卷22《管夫人砚》一诗中这样写道: 秘阁才人管仲姬,琉璃砚匣玉圭携。看来尚作连环样,未破当年一块泥。砚为泥烧,以泥入诗,自然妥当。其实,这里潜藏的典故,正是《我侬词》的“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而管赵最终实现了“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的事实,正是“未破当年一块泥”。

“未破当年一块泥”,管赵之爱,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个句号,成为中国典范的恋爱婚姻家庭标志和符号,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情爱审美精神,可以代代诠释下去,意境悠远,韵味无穷。可以说,管赵之爱,就是情境化、人格化、现实化了的中国情爱论。(白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