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張俊東|美盲要比文盲多

 汉青的马甲 2015-12-05

题记:意临,是中国书画艺术中脱离开原作、按照自己的理解临写原作的一个专业名词,我这里是受了吴先生《美盲要比文盲多》一文的启发而写下的一篇随感,因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美术家,这篇文章又和书画艺术审美有关,就强借了书画专业的这个词。

临吴冠中的《美盲要比文盲多》

——把国民的审美素质提高一个层次,可以强大一个民族


文/张俊东


  近日得了非常严重的感冒,已经一周多了还不好,总觉得嗓子里有把盐似的。看样子我这个心里很向往北京的人,还真有点享受不了全国汽车尾气最严重城市的特殊恩赐呢。


  年底很忙,在带病的情况下,还要加班赶材料。加完班回到住地已经是夜里12点多了,可还是不愿意睡,一直在翻着书,有一搭无一搭的看着最近从图书馆借来的《沈从文文集》和吴冠中的《我负丹青》。当翻到吴冠中先生曾发表在北京晚报上的《美盲要比文盲多》一文,虽只是看到文章题目的几个字,我决定合上书,可以睡觉了。


  为什么?近一时期以来,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不喜欢那种太光滑的文字,总希望能读到可以使眼睛驻足,可以停下来仔细咀嚼、反复思考和书面上文字背后深刻东西的文字(其实读书又哪里是读书面上的文字呢,这也正是从无字句处读书的真正含义啊),正是“美盲要比文盲多”这标题和那一小段吴先生的文字,使那段时间一直寻找想通过一段文字带给我的疼痛感、挫伤感或是因震撼而思考的感觉得到了满足,也使我想到了和吴先生很像的一种共同经历。


  一次,受朋友之邀去中央电视台参加一个和书法艺术有关的节目。由于本人从16岁开始从事专业书法艺术创作和研究,想来已经快20年了,书法艺术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于是在做节目的过程中很投入,也觉得其节目意义重大。在节目结束时,有感而发讲到:“我不强调中国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独一无二并不能代表在境界上有多高。但中国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艺术。它黑的墨和白的宣纸,本身是一种哲学的二元对立,他要求以柔软的毛锥写出刚劲有力的线条,而且还要有大小、刚柔、轻重、急迟、正斜、俯仰、爽涩等等对立的变化,就更是阴阳五行思想相生相克的辩证。这个节目将起到呼唤人们喜欢古老书法艺术的积极作用。诚然,一个人去热爱艺术、学习艺术,并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而是要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有一句广告词,“一杯牛奶可以壮大一个民族”,我觉得,把国民的审美素质提高一个层次可以强大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是身体上的强壮,还需要精神上的强壮。”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就是觉得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更多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而非精神,让孩子学习的是艺术形式而不是艺术原理和艺术审美,这就是很多年前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先生,强调美育可以代宗教,但美术不能代宗教的原因。


  可当节目播出时,原以为是思想力一次创造的那“精彩”感慨却被无情删掉了。我非常沮丧,看样我被自己的话言中了。后来越想越觉得参加那个活动的无聊,遂也下定决心再也不参加这种美盲组织得不讲“民主”的活动了


  刚才虽没有读到吴先生的全文,已经非常有感触,觉得甚为经典。我在参加电视节目录制时,也遭遇了吴先生遇到的小学老师这样的场景,真是慨叹现实生活中美盲真的比文盲多啊!



2006年1月14日凌晨于京华六铺炕蜗居。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