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艺 | 书法的“美”与“丑”

 芷江雨寒 2015-02-17


书法在线最新鲜的书法资讯,最有趣的艺术见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都一网打尽~方便你的艺术生活,让生活更有格调,就在书法在线!


清 智永


都用电脑打字了,书法还有存在的理由吗?没体味过书法乐趣的“××家”们一般以这个看似无可争辨的理由来否定书法的价值。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老是有“专家”将艺术与实用挂上钩。你是一般文化素养的人也就罢了,毕竟有一个熏陶与接受的过程。如果连书法独立的艺术价值都意识不到,实在是配不上称为什么什么家的。


当然,当代书法本身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譬如书风的问题,目前有两种书风占据书坛的主流,一种是“流行书风”,上月我在一次某书法研究生的研讨会上说,优秀的艺术家必须有超越的才能,我不能说他写得不好,但他还是受“流行书风”的影响太深,那种趣味、那种形式真是太熟悉不过了。看一百个书法展览与一百本书画杂志,有九十个是写“流行书风”好,受不受得了?


唐 怀素


另一种是“王铎庸俗化书风”,我们周围到底有多少人在学王铎、写王铎,但又有几个写得好王铎的,写不好就只能庸俗化。我接触过几个学王铎的“书法家”,思路大都狭窄,对王铎的书法作品也是一知半解,对其他优秀的作品甚至采取排斥的态度。学王铎,离王铎却是十万八千里。


明 王铎


书法家如果不注重培育自身的文化蒙养,是不可能写得好书法的。画家也是。有了文化才能产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多看看黄宾虹、齐白石的字画,多想想杨维桢、黄庭坚、祝枝山、钱生翁们的书法好在哪里,多读些文学、哲学方面的书。审美能力上去了,书格必然不俗。不能老是在那边写啊写,功夫是圆熟了,有什么用?至多是一个“愚蠢的耕耘者”。



元 杨维桢


宋 黄庭坚


书法审美还必须搞清楚“美”与“丑”的问题,有批评家把看不懂的书法一概称为“丑书”,你让他举出“美书”的例子来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美”与“丑”的区分实则是有标准的,只是这个标准比较内在、比较隐性,对欣赏者有较高的审美要求。说明白点,取决于你阅读过、消化过多少博物馆的书画珍藏。不能仅凭一丁点贫乏的积累而妄断。如此,何谓“丑”,何谓“美”自然泾渭也分明!


私人定制·让书画走进每个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