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子线你必须知道的六个真相——看完这个多数子线问题全结局

 建玲 2015-12-06


第一:子线特点

子线一般都是透明色,主要是为了降低鱼的警觉性.衡量子线好坏的标准抗缠绕性、拉力、柔软度、耐磨性等几个方面。

颜色:一般透明

伸长率:可以稍大

切水性:不要求

抗卷曲:要求很好柔软性:要求很柔软

耐磨性:要求一般

直接拉力和结节拉力:高,更稳定。


第二:子线长短的优缺点

子线长度的选取是初学钓鱼面临的一个问题,主要包括短子线的特点、长子线的特点、钓鲫鱼子线多长合适、钓鲤鱼子线多长合适、如何根据鱼情的变化选择子线等。

首先谈一下子线长短的主要优缺点:

短子线:

优点:1、灵敏 2、饵到位快。

缺点:1、提竿不中鱼(容易过灵) 2、诱鱼效果差 3、距铅皮座近,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小,鱼不敢吃。

长子线:

优点:1、稳健 2、子线摆动大、诱鱼好 3、距铅皮座远,子线弯曲度一般较大,鱼敢吃。

缺点:1、矛鱼挂鱼情况多 2、信号传导损失大,容易过钝。


第三:子线长度:

春钓鲫鱼,子线长度,20cm--25cm,因这时鲫鱼越冬后,刚开始索饵,胆小但贪食,聚鱼较慢,却对活食较为敏感,在这个长度子线摆幅较大,上下钩饵与子线间在落底前有个自然夹鱼,便于鱼口的吸入,故中鱼率较高,适用钓法为搓饵钓底,及搓饵钓接口等。

夏初钓鲫,子线长度15cm--20cmm,因这时鲫鱼吃口极好,只要把漂调准确,中鱼率很高,且有一定速度.适用搓饵钓底或拉饵钓底

拉饵钓鲫,子线长度10--12cm,这时主要考虑鱼的密度高,追求速度,适用钓法拉饵钓浮<中上层为主>。

悬坠跑铅钓鲫,子线长度5--8cm,为了增强信号传导及灵敏度,这时一定要采用短子线。

钓鲤,子线长度20--30cm,因鲤鱼体较大,警惕性高,采用长子线可有效降低鱼体碰线等假信号,同时中鱼后,还可提高子线强度。特殊情况下垂钓鲤鱼的子线长度可增加到40cm,如果在长的话,你不是很容易拋竿了。

6.滑口钓鲫,子线长度18--20cm,这时即可避开一些假信号,同时灵敏度又不至于太低。

7.钓草,子线长度25--30cm,与钓鲤相同。

8.钓鲢,子线长度25--50cm,子线摆动大,饵料雾化区域大,诱鱼效果好。

还有很多情况下的子线不同长度的用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深水底层钓快鲫,15cm子线,浅水钓鲫12-15cm子线等等。


第四子线长短根据鱼情确定:

一、根据鱼的大小情况:鱼小则短;鱼大则长。

二、根据鱼的滑口情况:滑口则短;生口则长。

三、根据鱼的咬钩情况:速度快则短;慢则长。

四、根据鱼的泳层情况:水面则短;水底则长。

五、根据池塘水深情况:水深则短;水浅则长。

六、根据池塘喂饵情况:颗粒则短;麸类则长。

七、根据池塘肥瘦情况;水肥则短;水瘦则长。

八、根据池塘走水情况:走水快则短;不走则长。

九、根据池塘饵重情况:饵料轻则短;饵重则长。

十、根据天气(季节)情况:夏天则短;冬季则长。


第五:主线与子线的搭配原则

进行线组搭配时,主线和子线最好都用同一个牌子的线,这样性质比较统一。

(一)当子线小于1号时,可按下面的配对关系搭配。基本是拉力增倍的对应关系。

  子线0.4(0.105)——主线0.8(0.148)

  子线0.6(0.128)——主线1.2(0.181)

  子线0.8(0.148)——主线1.5(0.203)

子线1.0(0.162)——主线2.0(0.234)

(二)当子线大于1.2号时,子线的拉力大,增倍的基数也大,所以就不一定要按上面的配对关系了,比如采用1.2-2.0,1.5-2.5,2.0-3.0的对应关系。因为主线的拉力虽然没有增倍,但拉力绝对值已足够大,够用了。

小型鱼:庞皮、餐条、瓜子鲫鱼 大线0.4-0.8号 子线0.2-0.4号

三两以下鲫鱼 大线0.4-1号 子线0.2-0.4号

三两到半斤鲫鱼 大线1-1.2号 子线0.4-0.6号

半斤以上鲫鱼 大线1.2-1.5号 子线0.4-0.8号

一到三斤鲤鱼 大线1.2-2.0号 子线0.6-1.2号

三斤以上鲤鱼 大线1.5-2.0号 子线0.8-1.5号

五斤以上鲤鱼 大线2.0-3.0号 子线1.0-2.0号

一般鱼情使用以上线组搭配即可应对,遇到特殊鱼情,需要特殊对待,有些初学钓鱼爱好者喜欢用粗线组,使用粗线组在灵敏度方面很下降很多,如果线组过粗还容易造成断竿。


第六:选择子线技巧:

选择子线要综合考虑钓法、上鱼速度和气温等因素,若是直接飞鱼上岸,可以用软而有韧劲的;上鱼速度达到一小时50尾,不妨选择硬一点的。

冬天和钓滑口鱼应该是越细越软越好。钓浮、钓半水,子线硬一点摆幅更大,若是拉饵钓浮,子线软硬就更要重视。子线长度在悬坠钓法刚刚传入的时候,通称“长脑线”,从20厘米到30厘米,感觉是长比短优,理由是长了摆幅大。但竞技钓鱼的实践否定了这一点,长是有限度的,并非是越长越好。

目前多数人子线长度的通则是:鱼从小到大,子线由短到长。鱼小,子线可以短一点,10-1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鱼大,子线适当长些,从20-30厘米,应视鱼的食相而定。

子线太软,大鱼冲过来,其产生的水流水压变化就会引起线晃动,浮标出现细微信号,判断是小鱼,错了;是大鱼,有信号并不代表饵已入口。一段时间内鱼咬钩很快,钩下去就有鱼咬,在高密度鱼情中抢速度,子线不妨短些,短了可以避免一些模棱两可的信号,两饵迅速到位有益于获得鱼讯规律。另外,扬竿后抓线脱鱼是短子线优于长子线,短,抓得准,脱钩快;反之,抓不准,鱼带着子线蹦跳,突然脱钩了,还会造成子线缠绕。钓大鱼或钓咬钩频率不高的鱼,子线宜长,以动态和摆幅产生争饵效应,是钓技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