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投是道丨IDG王金山:智能硬件5个判断标准,技术排最后

 观复止于 2015-12-06

王金山
IDG资本 投资经理
重要观点:
  “创业者不能跟风、不能人云亦云,要想清楚了再做。”

  “智能硬件最后才看技术,技术肯定是要有,但以技术作为卖点,我觉得还是蛮难,尤其是消费电子里面。”

  “很小的细节决定你产品的差异化。”

  “服务机器人可能会最早起来,而这里面有可能是针对儿童的机器人市场。”

Q
A
&

问:聊聊你对硬件这一块的看法?

  王金山:智能硬件,我自己是分几大类:第一是老硬件。老硬件就是消费电子、家电等原有产品,现在加上文化、智能的东西,变成智能的硬件;第二是新硬件。新硬件是以前没有的,如可穿戴设备,以前就没有;或者是以前没有普及过的,比如VR几十年前有雏形了,但是没普及开来;第三是硬硬件,比如工业用的机器人、机械手臂,或者是及其视觉在工业里面的应用。

问:现在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能硬件方面有很多的公司和创业者,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王金山建议就是不能跟风、不能人云亦云。想清楚了再做。深圳被很多人说是“山寨城市”。第一,别人出一个新东西,立马我们就Copy出来,并且价格压的比别人低,这种基因现在正在改了。比如说2013年底2014年初时,在小米手环出来之前,有很多手环公司冒出来了,很明显的你能看到很多团队做手环,但实际上没有想透为什么要做手环,做了手环后要干嘛,有销量后怎么运营等这些基本问题都还没有想好。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能把手环做出来,让市场知道我们有这个优势,但是产品跟别人没什么两样,因为功能是一样的,那你卖给用户之后,就刚刚讲的那些目的可能都没想好;第二,深圳有很多工科背景出身的硬件工程师,我也是工科的,我自己以前写程序也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我能够想到做到的,我都想把它在里面做出来,炫一下技术。其实从用户角度来讲,有些东西是越简单越好。iPhone当年出来的时候,就一个键,但是大家使用得舒服。所以很多人为了炫技术,把产品越做越复杂,其实用户体验不好,然后成本还上去了。

问:能具体谈谈你看智能硬件的标准吗?

  王金山第一,有没有想过用户的需求在哪,你解决的是一个痛点还是痒点,是在跟风还是在创造一个需求。创造一个新的需求出来实际蛮难的,但是你要做出一个产品来去迎合需求、去满足需求,其实也不容易的,你要找到那个真正的需求和痛点在哪里,这是第一。

  第二,用户体验好不好?就刚刚讲到产品的叠加功能,或者你有没有考虑到用户习惯,这个体验包括硬件上、软件上的体验。比如我做一个灯,用APP来控制,但是我要先在黑暗中找到我的手机,然后解锁,再翻到那一页点进APP,登录后再点“开灯”、“关灯”,这体验很不好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例子。体验要好,让用户使用的要好。

  第三是吆喝能力,相比之下,深圳这边不像北京互联网创业团队吆喝能力那么强,还是比较务实:第一,我东西没做出来,我不喊,因为大家也都怕别人抄;第二,做出来之后,比如说我做了100分,我可能只喊80分。

  第四是团队里面对于硬件的理解强不强,包括供应链的能力。

  最后是技术,很多人说你看硬件就是你看技术与不看技术的差别,但是我觉得是放在我自己所有判断标准里面技术是排最后。原因在哪?原因是技术方面,还是拿投影来举例子,比如说别人能够做到460m,我能做到500m,比别人能提高20%,但这提高的20%要花很大工夫才能做到,况且还依赖于很多别的关键厂商,即便是做成功了,但是用户未必能感觉到。所以技术肯定是要有,你比别人好,那肯定好。但是以技术来作为卖点,我觉得还是蛮难,尤其是消费电子里面。大部分的智能硬件,其实说白了到最后都是消费电子。那消费电子里面,作为用户去买的话,就比如我今天买手机,你还在意你的运算能力比别人多零点几个几,很多消费者就不在乎。

问:能具体聊下吗?

  王金山:以坚果为例,做投影的时候我们也看了一圈,包括品牌商、方案商、上下游等。了解过一圈之后决定为什么投坚果,就是因为他跟别人差异化很明显。深圳很多团队可能还是跟华强北做手机、做平板一样的,公模公板自己贴牌找个代工厂商,产品就出来了。但后续的东西就没想那么深,产品卖出去后干吗呢?然后团队其实也不完整,但是坚果比别人的优势,他的所有东西,除了核心的元器件需要去买外,从工业设计、硬件、结构、软件,等等全是自己的,长远来讲,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要比别人强很多。现在从坚果迭代的速度和产品质量就可以看出它的不一样,每一代的产品业界都说有创新、有亮点,再比如说里面比较核心的散热,这东西比较关键,别人忽略的东西他们就非常注重。

  互联网这个时代讲究快,如果里面6个环节,你可能3个都外包,甚至4个都外包,那沟通成本就很高;第二是造出来之后你不必要的毛利被别人挣了;第三是你很难把控质量。我们做调研的时候也拆过很多机器来看,很明显的看到有些东西,这条线完全就不是这样的,客户要求我快,那我直接焊一条线到那边,飞过去了。

  小编:不严谨。

  王金山:不严谨的,乔布斯看到这些东西会疯掉的。但是坚果的东西,后来他们做出来产品的时候,要求很高的,从里到外。你把它那个外壳拆下来,里面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他第一代产品的底座甚至都告诉你里面的图是怎样的,就是里面是印在壳上的,你打开之后里面摆放的跟那个壳上面是一样的,非常整齐。就是这些很小的细节是决定你产品的差异化所在。

问:Star VC的任泉是怎么找到这个项目的?

  王金山:他们是有一次在一个会上,任泉跟坚果的胡震宇坐在一起,碰到就聊起来了。老胡把他们产品给任泉看了一下,他就觉得这东西太好了,然后他立马就从北京飞过来,就跟我们谈这个项目。

问:当晚就谈了?

  王金山:对。所以其实很多东西,就是你做得好还是要被别人知道了。现在已经过了那个年代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

问:在IDG做投资之前您还做过什么?为什么现在会比较关注智能硬件这一块?

  王金山:看智能硬件,有几个原因:一、我是学计算机的,学工科;二、我在深圳,智能硬件深圳有地域优势,这里有中兴、华为,做硬件做得比较好的大公司,也有很多创业者,整个供应链都非常成熟,所以现在很多国外的硬件创业公司都得来深圳。

问:谈一谈你的投资理念?

  王金山:关于投资理念,其实很简单,抽象化了之后无非就是看事情或者看人。这两个标准中我们看人可能还侧重更多一些,比如这个人行不行,能不能挑起这个大梁,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做起来,IQ和EQ都得高。

  小编:就是团队。

  王金山:对,就是你作为主心骨,你是不是够聪明,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第二是你能够有执行力把这东西做下去;第三是你能够聚人。就是你一个人,像刘邦和项羽一样,刘邦就是我弱一点没关系,但是我身边能聚一帮人来给我打,而且最主要我能把这些人聚得住。

问:机器人有没有看?

  王金山:看。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机器人我个人看好的方向。我们分析了一下,机器人发展到现在,它是一个综合学科,里面涉及到细分领域,有机械、有电子、有人工智能,到传感器,语音语意,深度学习的算法,等等太多,每一个都是一个学科,每一个里面你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可以支撑好几个上市公司。比如说语音里面,迅飞等等都是很大的公司了。但是现在的机器人受到各个技术领域限制还不能做太多的东西,因为消费者对机器人期待可能太高了,由于科幻电影等等,大家一想机器人就是一个人形的、会走路的,还能跟我交流,很智能的,还能帮我做事……这些实现都还早呢。所以我们分析了一下,现在的产品从功能实现上要做减法,但是你要找到合适的需求。我们分析一下,服务机器人就是家庭和商业的这个里面可能会最早起来,而这个里面有可能是儿童的这个机器人市场。

  为什么会是说家庭服务机器人呢?因为从功能实现上来讲,它现在能做的事情很少,它不能帮你干体力活,甚至连端茶倒水都做不了。如果这个都做不了,那就只能是沟通方面更多一些,所以现在基本上打的是情感牌。能关心你一下,把对于人的理解,比如面部表情识别,你什么时候是悲伤、什么时候是开心的,机器人能识别好。然后对应的认知库能够反应出来。

  其实现在这里面人工智能还做得不是那么好,语音识别在所有里面可能算是比较好的了,但是语意上针对不同场景就要自己去深挖了,就是每一个场景可能需要的都不一样。比如大人和小孩,这就不一样,因为大人和小孩本身认知就不一样,比如说你问同样一个问题,然后那个机器人回答,大人和小孩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大人就说你这太不智能了,但小孩就说无所谓,反正跟小孩聊天,他要的是实时的关注度,要的是你实时的反馈,你跟他聊什么他都觉得很开心,因为小孩本身思维就很发散的。小孩从认知上他不知道所谓的科学来讲是对的还是错的,他会问很多问题,比如狮子和熊猫哪个厉害,那大人是不会问这些问题的。所以每一个场景得不同的去处理,不一样。

  现在的机器人企业太多了,你要是得到支持的话,就是要真得很好。

问:能介绍下项目的投后管理吗?

  王金山:我们有专门的投后管理。服务有好几类,比如说创业团队最缺的那些东西:

  第一,招人。创业团队最缺的是人。但是小团队在外面人家都没听说过你,尤其是现在互联网那么好,大家都想去BAT等大公司,然后小团队怎么招人。

  比如他要招工程师,招比较好的学校出来的,211、985出来的这些好的工程师,那些毕业生期望值蛮高的,想找一份好工作,小公司很难去招到。那我们就和大家集中在一起,以IDG的名义来招,而且我们是有团队去跑校招的,就全国地点的排在前面比较好的十几二十所学校,我们团队现场去组织宣讲,然后给毕业生考试、面试,筛选。反响蛮热烈的,很多人都投简历。

  第二,高管。这是定制化的,比如说要有一个比较有力的运营总监,我们就会帮创业团队定向找。

  第三,帮他们做一些PR,因为小公司嘛,这方面要他花钱去投入:一是钱还要花蛮多的;二是我们有各大媒体资源,甚至我们一些内部的资源。我们帮他们做PR。

  第四,战略上帮他梳理。我们还会搞内部的CEO峰会,就是各个行业的CEO,我们投了几百个公司,大家可能互相都不清楚,打个比方,说不定同在华南区的,就有可能跟你产生业务上合作。各地区,全国的行业聚会我们常常举办,甚至我们还请一些专家来跟他们做经济形势的分析,然后你们自己内部的协同效应看有没有起来。

  这些都是我们做的服务,每年都在花时间、花精力在这上面,我们有个专门的团队在做。

问:一年看多少个项目,投多少个项目?

  王金山:我个人投的比较少,我一年大概就投一两个,就是我自己主导和我真心想要干的,我可能一年就重点干一两个,其他参与或者重点参与的可能有几个。



王金山
IDG资本
投资经理

  投资领域:智能硬件、机器人、企业服务、先进制造

  投资案例:坚果智能投影、众聘达人

  个人经历: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士,香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先后任职于香港中华煤气,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现就职于IDG资本。

  个人爱好:科幻电影、箭艺

  IDG资本介绍:
  IDG资本(IDG Capital Partners,原IDGVC)于1992年开始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资机构之一。IDG资本已经在中国投资了300余家优秀公司,包括百度、搜狐、腾讯、携程、金蝶、奇虎360、91手机助手、汉庭、如家、九安医疗、波司登、天福茗茶等公司,已有70多家所投公司公开上市或并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