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文精选奸臣如何当评委

 百城主人 2015-12-06

妙文精选----

             奸臣如何当评委

                                                马少华

   

    天宝六年,唐玄宗可能觉得生活太无聊了,就搞了一次唐朝版的“达人秀”,规定只要你是业余选手(尚未考中进士),且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参加,共同为大唐帝国的建设尽一份力,

    应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当今圣上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自然会备受老百姓欢迎,收视率肯定低不了,所以连大诗人杜甫都去了。如果他能被选中的话,无疑将是一段千古佳话。可惜这次“达人秀”的评委却找错了人,他的名字叫李林甫。

    李林甫大家都知道,荣登“中国历史十大奸臣榜”,“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就是专门为他发明的。大凡奸臣,在民间的“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李林甫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知名度”是怎么回事,所以他绝不能让这些民间的“达人”们在皇上面前口无遮拦地乱说一通。因此,李林甫开创了厚黑评委的先河----一个也不通过,全部淘汰!

    痛快是痛快了,可皇上那边怎么交代呢?唐玄宗为这次“达人秀”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怎么连一个达人也没选上来?李林甫不愧是百年难遇的大奸臣,他只用“野无遗贤”四个字就全解决了----在皇上您的英明领导下,全天下的贤才都通过科举考试收到您的帐下了,民间不可能有漏网的贤才。

    这个马屁拍得真是有水平,不光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更让唐玄宗打心底里美了一把:当年曾祖唐太宗曾宣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现在我也不差!

    无独有偶,3000多年后,类似的事又发生了一次,这次的评委是另一位大奸臣蔡京,而且他玩得更大,矛头直指朝廷百官。

    宋徽宗崇宁元年,蔡京被提拔为尚书左丞,为了体现他身为百官之首的作用,他主持了对朝廷580多位官员的一次大考评。考评的标准只有两个,一个是正,一个是邪。其中,正又分上中下三级,邪除了这三级外,还特别加了一个“邪上尤甚”,就是邪得不能再邪了,可见蔡京对“奸邪小人”的切齿痛恨。

    考评结果出来后,老百姓都傻了眼----列入“正”方的,只有40多人,而列入“邪”方的则高达540多人。

    怎么回事啊?蔡京这不成心在抹黑大宋官场吗?要是让皇上知道了,还不得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别急,蔡京能从一个小小的钱塘尉爬到现在的位子,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两年前,宋徽宗刚即位没几天,突然出现了日食,这种“天灾”一旦发生,皇帝们都得有点表示,于是宋徽宗就下诏,让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对朝廷、对自己不满的,都可以说出来。

    文武百官可能是觉得这回有老天爷做主,皇上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就真的“畅所欲言”了一番。到宋徽宗时北宋已病入膏肓,各种问题自然少不了,这一番“畅所欲言”把宋徽宗给吓坏了:原来这帮官员对我和朝廷有这么多的不满,太可怕了!

    这就是蔡京这次大考评的背景,正是看准了徽宗对文武百官的不满,蔡京才“准确”地得出了这样让人目瞪口呆的考评结果,在排除异己的同时,更让徽宗加深了对自己的信任和倚重。

    回头看这两个故事,李林甫和蔡京之所以能达成目的,将旁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变得顺理成章,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暗合了皇上不便明说的心理。

    其实,历史上绝大多数奸臣都是这样,靠成全皇上不便明说的目的来实现自己的私欲。所以奸臣就像草籽,遍地都是,哪里长得旺盛,一定是那里土壤的“功劳”。

    不过,靠这种方式实现梦想的人多半也没什么好下场,比如蔡京,宋钦宗一即位,就将他贬官流放,当时80岁高龄的老蔡京哪能经得起这番折腾,竟在半路活活饿死了。李林甫多亏死得早,没赶上清算,不过他家里人就倒霉了,不光家财被抄了个精光,一大家人也都被发配边疆,要多惨有多惨。

                                                          ----选自《读者》原创版 2014/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