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扮女装“晒气质” 一晚狂收千元红包

 秋林文汇 2015-12-07

  一夜间,整个微信朋友圈被各种“主要看气质”刷屏了,只要在朋友发的帖子下评论点赞,就必须发自己的照片,或给对方发5.21元的红包。有人嚷嚷上当受骗,有人却为此赚了一笔,一晚狂收千元红包。微友们大呼,这明明就是“微信讨红包”的升级版。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微信朋友圈内“讨红包一族”悄然出现,讨要招数也是变化多样。“众筹心愿”“中秋筹钱买月饼”……很多微友对此表示无奈。

  当遭遇微信圈索要红包时,您是真心愿意给吗?

  帅哥“晒气质”一晚收千元红包

  市民张先生周末一大早打开朋友圈,就被朋友们发的各种自拍照惊呆了,甚至一些常年“潜水”的人,竟也发出了自己的照片。标题则全部是:“主要看气质”。张先生看得挺兴奋,于是在好几位朋友发的帖子下点了赞。没想到几秒钟后,这些朋友纷纷发来私信,说这是一个游戏,只要点赞或评论,就必须也晒出一张“主要看气质”的照片,否则就要给对方发个5.21元的微信红包。

  长得帅、人气旺的张先生自然选择了发照片,为了“骗”来更多的点赞,他特地拍了一张男扮女装的照片,一发出去果然效果轰动,引来数百个评论及点赞。就一个晚上,张先生就收到了1000多元的微信红包。接收所有红包后,张先生随后删除了帖子。

  朋友圈里众筹心愿买了iPhone6s

  除了玩游戏“愿赌服输”给红包外,还有在朋友圈里明着要红包的。最近,微信圈“众筹心愿”的游戏挺流行。在圈里发一个自己的心愿,让朋友给红包帮完成。如:“好想学画画,求众筹一只毛笔,是真爱就支持一下呗,一分钱不少,100元不嫌多!嘿嘿”“好想去三亚看海呀,哪位亲行行好,出点飞机票钱哦”……一般还都会外加一句:“考验真爱的时候到了”“玩得起就输得起哦”等等话语,让大多好友不得不慷慨解囊发红包。虽然一般每个红包只有几元钱,但经常发此类红包的,时间一长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沈阳某高校大二生小刘,最近在朋友圈发帖:“做梦都想有个iPhone6S!圈里的亲们打赏个红包呗,你给红包我还你肾!”没想到此帖一发,竟陆续收到了几百元的红包,加上之前自己攒的钱,第二天就换了新手机。随后发了个与新手机合影的帖子。

  微友调查:超六成人反感“讨红包”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此类游戏,有人觉得挺好玩,发几块钱红包互动了感情。市民王女士昨天就为好几位晒“气质”的好友发出了几十元红包。“有的朋友几年都没见了,通过这个游戏竟看到了照片,明知道是‘陷阱’,我也给点赞了,随后再给发个‘521’的红包,增进感情嘛!”

  市民胡先生说,每次朋友圈有心愿众筹帖,他都立马发红包。“谁都并非真差钱儿,而是增加朋友间互动的一种形式,挺有意思。”

  同时,也有超六成受访者对此很反感。市民李先生说:“我真心为他点赞,他向我要红包,这不骗人吗?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于小姐称:“倒不是钱多少的事,你的心愿我来埋单?怎么像抢红包似的。”但大家普遍表示,虽反感但碍于面子,也会发红包。

  另外也有人表示,遇到此类游戏就当没看见,觉得挺没劲的。

  专家说法:别让游戏变味成道德绑架

  对此,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说,朋友圈里流行的这些小游戏,发起初衷是好的,大多数参与游戏者都是为了增进朋友间的友情,或为平淡的生活加以调剂。微信朋友圈本就是私人社交平台,朋友之间的互动、开玩笑均无可厚非。但千万要把握好一个度,别让这类游戏变了味,偏离其本身意义。

  几分几毛钱的红包经济价值微乎其微,其最大的功能只是在于触发“人情链条”。但真的变成以筹钱为目的,获取高额红包,而朋友间又碍于面子不得不给,这就变成了熟人间的“道德绑架”,会降低彼此间的信任资本。

[责任编辑:潘媛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