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试探《红楼梦》秦可卿之谜

 茶墨幽香 2015-12-07



前 言


红楼她来历不明,却能活动于天界人世,具有形神合一的气质;她表面上是有病善终,其实骨子里却是自尽枉死。在十二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故首之以钗黛,而终之以可卿。她兼有黛玉、宝钗二人之美好,因而寄寓着作者的理想:现实中不可兼得,理念中却完美和谐。秦可卿是一个双重的人物形象,在神仙梦幻的世界里,她是一个梦幻式的人物,在全书叙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赋予特殊的意蕴。在现实世界里,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隐喻式的人物,在书中众多人物里占重要地位。

红楼秦可卿之谜,是《红楼梦》中最大的一个谜。


正 文

红楼“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就是秦可卿的判词在《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中,有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谜和充满奇幻色彩的人物,而秦可卿则是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形象。作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压轴的一钗,却是在第五回方出场,到十三回便一命呜呼,是在曹雪芹笔下“有始有终”的一个重要人物,惟其作者把她写全了,而仍放射着灼目的神秘异彩,这个谜重压着我们的好奇心,使我们不得不探微发隐地兴味盎然地甘愿一路猜下去。有些红学家指出,秦可卿并不是病死而是“淫丧天香楼”,有的则说是秦可卿的疾病本不致死,而是封建社会背后的政治利害关系使她魂销香断。大多学者认为秦可卿的出生未必微寒,而她的死也与贾家政治命运有着重大关系。那么,秦可卿究竟是怎样一位传奇女子,本文试将细细探究。



一、秦可卿的形象之谜

红楼秦可卿,小名可儿,又名兼美,贾蓉之妻、贾母之重孙媳,是金陵十二钗排名最后而又最先离去的一位。秦可卿于第五回登场:宝玉在秦氏房中歇中觉,梦魇里恍惚由秦氏引入太虚幻境,看见“情天情海幻情深”一首判词和《好事终》判曲属于秦可卿。第十回写秦氏治病,第十三回写秦氏病疫,直到第十四回写丧仪之铺张奢靡结束。秦可卿是一个双重的人物形象,在神仙梦幻的世界里,她是一个梦幻式的人物,在全书叙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赋予特殊的意蕴。在现实世界里,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隐喻式的人物,在书中众多人物里占重要地位。

红楼秦可卿“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唤作“兼美”,即“兼”具林黛玉、薛宝钗之“美”,性情温和。她自己对王熙凤说:“婶娘的侄儿(指她的丈夫贾蓉)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正因为夫妻相亲相敬.所以贾蓉对秦氏的病“好不焦心”。贾珍和尤氏对这位儿媳也非常满意,她说公婆把自己“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她处世和,待下慈,“温柔和平”,得到贾府上上下下的喜爱。秦氏死讯传出,“那长一辈的想她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她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同时,秦可卿又是个极其心细的人,正如其婆婆尤氏所说:“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从张太医之口可知她的病因之一便是用心太过伤了神:“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的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火忒旺……”。是曹雪芹想把秦可卿塑造成完美形象,还是贾府的人因政治需要而必须依附秦氏呢?


红楼聪明乖巧而又重于心计,自处尊荣却能考虑后事,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时却能看到“树倒猢狲散”的结局。秦氏在全书中占了好几个之最:她是容貌最美者,又是最受上下人等喜欢的,还是最早看出家族大事的,然而她也是最先仙逝的。秦可卿的一生是那样的短暂,简洁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大家族的兴荣衰亡,却也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二、秦可卿的身世之谜

红楼秦可卿的出身,曹雪芹并没有在有关她本人的情节中交代出来,而是在第八回末尾交代秦钟出身时顺便提及了她,说她只是从育婴堂抱养在营缮郎家中长大,身份地位很是寒微,却为何与贾家这种官宦世家攀上了亲,并且在贾家如鱼游水般自在生活呢?心理上没有丝毫的自卑,没有任何因养生堂或薄宦之家出身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戒备感、距离感、冷漠感,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2]。如大胆推断,秦氏可能是皇帝政敌的遗孤,贾家从政治利害关系考虑,冒险将为躲避祸害的秦氏寄养在家中,并隐藏了她的真实身份。


红楼1、第七回写到周瑞家的尊薛姨妈之命送宫花,送至凤姐处,凤姐便让出两支给小蓉大奶奶,这本不奇,只是有回前诗道:“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秦可卿怎住江南,为何与宫花“相逢”,又说她最有资格佩戴宫花?由此可推之,秦可卿与皇族关系不浅。

红楼2、秦氏出病之时,一群大夫“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倒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赏”,这种讲究已超过贾府规格,俨然有一种比贾府权高位重世家的千金作派。若真是营缮郎家长大的弃婴,怎会有比贾府还要大的更衣排场?

红楼3、秦氏临终前托梦给凤姐,“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也可永继”等等指示,想是薄宦身世的她是不能计划出如此深谋远虑的对策,只有产生于赫赫扬扬的百年大族在获罪败落后竟因荣时未能筹划而一败涂地的惨痛教训之中的。[3]

红楼4、当秦氏弃世后,“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更有甚者,宝玉竟“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闹了个“急火攻心,血不归经”,这又何解?[4]脂砚斋有批曰:“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可看出秦可卿与贾家政治前途紧密相连。

红楼5、秦氏出殡时,礼仪排场特别奢华,公侯郡王、侯爵伯爵家的头面人物及许多王孙公子不可枚数的蜂拥而至,只是一个重孙媳妇办丧事,却如此荣重,后来贾敬丧事都没有这样的排场,可知秦可卿真实身份地位不一般。



三、秦可卿夭逝之谜

红楼对于秦可卿的死,众学者说法不一。就死的方式,有“自缢”、“淫丧”、“病死”、“强死”等,不过笔者赞同是缢死。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的最后一页上,有关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配合这首判词,画着高楼大厦,画上一美人在高楼里悬梁自尽,这些明确告诉我们,秦可卿不是病死在床上,而是悬梁自尽的。在《红楼梦》十二支曲中,一首曲名为《好事终》的曲属秦可卿:“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5]在这首曲里也强调了秦可卿死的方式。以上这些是明写。在书中第一百一十一回写鸳鸯殉主,也点明了秦可卿的死法。鸳鸯欲死时.却想不出“一时怎么样的个死法”,她“一面想,一面走到老太太的套间屋内。刚跨进门,只见灯光惨淡,隐隐有个女人拿着汗巾,好似要上吊的样子想……了一想,道:‘是了,必是教给我死的法儿。”’在这里,让秦可卿拿个汗巾子教给鸳鸯缢死,这情景正好是秦可卿当日缢死情状的再现,借鸳鸯之口说:“倒比我走在头里了。”这里鸳鸯之死法是衬托,秦可卿之死是暗写。

红楼从死因上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也是一般读者都能分析出的原因,就是秦氏与她公公贾珍有染,丫鬟瑞珠撞见了天香楼内的“爬灰”奸情,被贾珍发现,瑞珠担心自己命不能自保,便无奈地选择了一条不归路。秦可卿怕奸情曝光,带着忧虑、自悔的心思弃世了。这个原因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其实这其中还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红楼“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那丧因中固然有“淫”情,但更有惊心动魄的隐情,那天天香楼时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事?瑞珠和宝珠的一死一隐究竟仅仅是因为“无意”中撞见了“爬灰”奸情,还是另有深层缘由?她们会不会与紧急报告某项秘密消息或突发情况有关?否则她们是万不可能未听召唤就擅自上天香楼的。在秦氏生病期间,冯紫英介绍了一位张太医张友士来给秦氏看病,但张友士的身份实则可疑。他在诊病后说了一番话,特别是最后他告诉贾蓉:“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渴望痊愈了。”全是些传递绝密消息的黑话,实际上是开出了一个政治上最后摊牌的时间表,所以“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也许这个张太医就是通信的人,来告诉秦可卿她家的政治势力已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候了,当今皇帝发现了自己身边的政敌,所以秦可卿家族已到了尽头了。她所得的病,其实是政治病,[6]因为她的家族背景的活动已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消息传来,弄得她心神不定,茶饭不思,眼神发眩,在她得知家族失势之后,便选择了自缢与家族共亡的道路。



红楼综上所述,秦可卿很有可能就是皇室血统,她的一生都与贾家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当然,这都是一些大胆的推测,毕竟曹雪芹没能把《红楼梦》写完,我们不可能从整体上把握秦可卿之谜,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探求作家的意图。作家用了约七个回目的篇幅,为秦可卿立下了一则小传。她来历不明,却能活动于天界人世,具有形神合一的气质;她表面上是有病善终,其实骨子里却是自尽枉死。在十二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故首之以钗黛,而终之以可卿。她兼有黛玉、宝钗二人之美好,因而寄寓着作者的理想:现实中不可兼得,理念中却完美和谐。作者通过秦氏,让贾府的全盛时期展现于广大读者面前;又通过她短促的一生,在全书开端的显著地位象征性地预示读者:荣华富贵,显赫威烈,不过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秦可卿的一生是短暂的,是扑朔迷离的,正因为这种瞬间的极笔,扑朔迷离的彷徨,才使我们有了探索的兴趣,想象的空间,咀嚼的余味,也为我们增添了一些阅读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