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脾气见长”需理智对待

 江山携手 2015-12-07

青春期“脾气见长”需理智对待(东大的钟楼  博哥哥摄)

升入初一后,有些学生的“脾气”变大了:同学之间相处,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有时明明自己做错事情,老师稍微批评几句,就很不高兴,甚至产生逆反情绪和老师对着干;家长的感受就更深了,有不少家长反映:“小皇帝”、“小公主”们脾气越来越大了,动辄就给家长脸色看。

这些表现,其实正是孩子步入青春期的表现,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家长处理不当,也会引发家庭大战,甚至耽误了孩子的成长。下文是一篇引自《深圳少年报》的文章,希望对各位处于困惑中的家长有一点启发作用。

青春期脾气见长需理智对待

青松

  中学生的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后脾气见长。具体表现为,火气特别大,言语和行为上都有一些改变;尤其是批评不得,有时还会不讲道理……

  为此,家长们常常感到很困惑。

  其实,家长们应该客观分析青少年火气大的生理与心理原因。

  从生理上来说,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青少年性激素的分泌,比其性发育前增长了8-16倍。成长的加速度就是一种生理能量,如果没有健康的释放渠道,就可能转化为一种心理行为能量,而产生破坏作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有劲没处使

  还有些孩子神经系统本来属于强型,如心理学中所说的胆汁质多血质的气质类型,是点火就着,或是活跃、好表现的特征,这样的特征当然就更容易不由自主地冲动了。因而,青少年应多参加体育运动以释放能量,增强身心协调性和对生理发育的适应。

  从心理上来看,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逐渐有了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希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也希望保守自己的小秘密。同时,受到社会多元文化和时尚观念的影响,渴望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期待体验各种时髦的东西,如此,难免会与父母对着干。因此,中学生必须增强反思的能力,学会与周围人进行良好心理沟通。

  大多数父母,往往以一种十分矛盾的态度对待中学生:一方面望子成龙,期待他们早日独立成人成才;另一方面,又把中学生当作小孩子,认为他们幼稚不自觉、自控能力差,在看不惯的事情上,父母会忍不住,总要说个没完。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起到导火索的作用。这个作用,也是孩子火气大的重要诱因。

  青春期的孩子,好似登上高速列车,他自己本来就热度很高,易冲动,头脑发热,年轻气盛。这时,家长们的责任就是降温,冷处理,做孩子的冷却剂,镇静剂;千万不要火上浇油,更不可煽风点火。同时,还要避免更年期遭遇青春期,而发生的撞车事故和各种正面冲突。孩子成长,来日方长,家长千万沉住气,要有更清醒的理智感。所以,建议家长这样对待青春期的子女:

  1、不点火,后发制人。对孩子多观察,注意相互沟通的策略,旁敲侧击比单刀直入好。

  2、不压制,合理忍让。不求十全十美,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观点有分歧也无所谓,可等待其认识转变。

  3、不强求,耐心商量。可允许孩子自作主张,不将家长意见强加之,坚持商量协调。

  4、避风头,宽容理解。对孩子的失败挫折平静接纳,不求立竿见影地改进,给其反思机会。

  5、多顺应,顺其自然。宁愿承认孩子有自己的道理,允许其走弯路、体验和选择。

  6、冷处理,理智镇定。对孩子犯错责任回归,家长不必杞人忧天,培养孩子自己负责。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方寸不乱,稳如泰山,孩子的闹青春期问题,自然会逐渐趋于稳定和理智。当然,家长如果遇到自己难以招架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求助于教育、心理咨询机构,不要错过矫治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