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女医生都可能是患者你以后打算怎么生?

 昵称2530266 2015-12-07

没错,我特指的是女医生,大家猜到了吧?女医生和其他所有女性一样,可能会经历怀孕、生产、住院,并且乖乖当一回患者。


对于生孩子,最纠结的就是到底选择自然分娩还是刨宫产了,医生也不例外。


第一个产科轮转夜班:产房太恐怖


话说还是个实习生时,惯例妇保医院产科轮转 2 周,第一个 24 小时夜班就呆在产房里,面对准备顺产的孕妇。


一位年轻孕妇开始信心满满,随后就是流泪不止,最后是声嘶力竭地恳求上手术台开刀……当然是不可能的,已经入盆了、胎儿头都看见了怎么来得及准备手术啊?我们几个新鲜小实习生只能在边上给鼓励安慰。


顺产大部分得靠自己,并且要配合助产士的指挥,但是刚好这个胎儿有点大,孕妇又稍稍娇气了些,第二产程时间过长,怕胎儿缺氧,最后助产士和产科医生侧切、产钳全上,满头大汗地终于迎来了新生儿的哭声。


我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给焦急的新手爸爸瞄了一眼,回报是巧克力一大包,正喜滋滋地和大家分食时,只见产科老师大步冲向产妇。说实话我没觉得产妇有什么异样,就是脸色差了点,产科老师表情严肃,一阵忙碌后,又从子宫里清出大半盆的血块……终于一切稳定了,把产妇推出产室时,每个人都汗淋淋的,临出门时,产妇轻轻地捏了捏我的手,说:「小姑娘,以后生孩子就剖吧,千万别顺产~」。


结束血腥之夜回到寝室,我把产科书往桌上一拍,宣布:「产房实在太恐怖了,我以后生孩子一定剖宫产!」


室友们淡定地回答:「首先,你要把自己嫁出去。」




轮到我要当妈妈了


若干年以后,轮到我要当妈了,思虑再三选择了剖宫产,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一句戏言,主要原因如下:


1. 怕痛;


2. 年龄大了,早就过了专家们所说的最佳生育期。明显感觉体力下降,再没有年轻时通宵熬夜后仍然精神抖擞,没法和科里一群二十多岁就顺产生孩子的美小护们比;


3. 产检时发现胎儿双顶径超长,遗传的,也就是个大头娃娃,估计顺产会比较困难。


挑好日子,刨宫产就这点好,定时定点,没有突如其来的手忙脚乱,和妇保医院工作的同学提前打了招呼,同学当时问我:「要找产科主任亲自动刀吗?」


我回答:「别麻烦,让主任们挑战更难的手术吧,随便找个负责的副主任医生就行了。」


对于产检一切正常的刨腹产手术,高年资主治医生或副主任医生就足够好了。


至于要不要送红包的事,同学一口回绝,你省省吧,留着养孩子用。


我的剖宫产经历


上午 9 时第一台手术,8 点半已经在手术室一切准备就绪,临打麻药前发现麻醉签字没签,责任在我,前一天下午常规麻醉师谈话时我正在家中洗澡。于是马上爬起来坐在手术床上把字签了,边上又有人问我:脐带血要保存还是捐献?


作为一个血液科医生,我当然回答:捐献!


脐带血自用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捐献是最佳的选择,帮助他人而无损己身,于是再爬起来签字。


刨宫产是硬膜外麻醉,简单讲就是麻醉针打到脊柱里,腹部以下部分痛觉消失,但人保持清醒状态。侧卧位,局部皮肤麻醉时有点疼(主要是我疼痛阈值太低),然后平卧。


主刀医生上场,消毒铺巾等等等,然后估计在我腹部划了一刀,问痛不痛?没感觉啊没感觉,然后医生护士就围在我边上忙活了。


我没啥事干,胸部上方有盖巾挡着不让我看到手术场面,刚好碰上个健谈的麻醉师,知道是兄弟医院的同行后,开启聊天模式。


从熟人的八卦开始,到常规吐槽科室奖金太低,再顺便骂骂领导,中间还穿插着麻醉师的现场直播:嗯~子宫已经打开了~看到孩子胳膊了~孩子快出来了。


一助麻利地把委屈得哭哭啼啼的宝宝给我瞧了一眼,问儿子还是女儿?


这是标准模式,规定一定要母亲自己回答,不知道是否怕盼子心切的家长翻脸不认。都是老黄历了,对于第一次生孩子的父母来说,大部分根本不会考虑性别问题,只要孩子平安,没缺胳膊少腿就谢天谢地了。


9 时 17 分孩子生出,然后就是缝合阶段,麻醉师给我追加了一针吗啡,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后的伤口疼痛,效果赶得上镇痛泵,当然,麻醉师也没送红包。


术后恢复 生产时少受的罪都得补回来


手术顺利结束,剖腹产术后的挑战就来了。没有天然顺产的优势,顺产妇虽然生的时候要死要活的,生完睡一觉精力就恢复了七成,下地不是问题,在医院观察 2、3 天立马可以出院。


身为医生,知道术后越早活动就恢复的越快,加上手术并不经腹腔,所以早早弓着身子下地,活动后也开始进食,托那针吗啡的福,伤口也不是很疼,正得意选择正确呢,恐怖的事情就来了。


因为剖腹产没有经历子宫自然收缩,为了防止术后子宫收缩不良而造成出血,需要注射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问题是,打这个针实在是太痛了,可以脑补下幼年打青霉素的情形,肌肉注射时真是痛得我肝都疼,每当看到护士推着操作台进病房,我就会有拔腿就逃的冲动。


后记


当然,当了母亲以后的经历远远超过手术,什么母乳性黄疸、幼儿急诊、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中耳炎等等等,医生母亲和全天下的母亲一样: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


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临手术前一天,先生开始处于持续焦虑状态,不停询问我:「万一有什么事,我该怎么办?要不要找个懂医的商量该做什么决定?」


我正色回答:「手术在三等甲级的妇产科医院,有一群我信赖的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围着我,如果真有什么意外,你只需记住,无论什么文书让你签,直接签名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