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如书 后院读过

 圆角望 2015-12-07

深圳商报记者 谢晨星

“与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如邀三五素心之人聚而谈书乎。”后院读书会这个起兴于偶然,2009年在华侨城创意园后院餐厅几棵巨大的菠萝蜜树下诞生的读书兴趣小组,倏忽六载,现已成长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一个颇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民间阅读推广组织。

后院读书会的参与者最初大部分为媒体人,由于活动不设门槛,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来参加活动,也可以随时退出后院的活动。如今,参加过后院活动的人已经不计其数,成员更是来自设计师、广告人、律师、医生、公司白领、教师、投资人等各行各业。

2012年9月,后院读书会在深圳市民管局正式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组织——深圳市后院阅读文化发展中心,不仅参与到深圳读书月等官方的全民阅读活动,还尝试了在阅读活动上进行多种创新。“一本书能够走多远”阅读接力活动、“城市萤火虫”换书大会、通往书乡的地铁、海上读书会、听说后院等特色活动,给传统的读书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

如果说,早期的后院读书会是在小圈子里聊聊读书,那么真正让后院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应该是“一本书能够走多远”活动。这是一场线上结合线下的图书接力大动员,借助当年很火的微博,参与者在微博上晒出自己读的书,传递给下一个读者,这种线上接力线下读书的活动,让更多读者参与进来,增加阅读的机会,也让参与者因为一本书相识并彼此关注,扩大常规阅读活动的影响范围。

只是一本一本的传递显然还不够过瘾,2013年,“城市萤火虫”换书大会活动由后院读书会创办,将“单打”直接升级为“团体赛”,借助微博的传播效应,参与者先在微博上晒自己将要交换的书籍,书写自己的寄语,留下自己的微博ID或微信号。活动当天,每位参与者自带这本书到现场,和喜欢这本书的人交换。工作人员在每本书上夹一个闪烁的小灯,当数百本书铺满广场,现场变成一幅“城市萤火虫”的奇异动人景象。从此,换书活动在深圳遍地开花,不久前的第四届“城市萤火虫”换书大会,甚至引入了“无人机”换书的形式,使传统阅读直接跃入了互联网时代。

后院读书会创始人王绍培说:“读书是一己之事,同时也不妨是几个人之事,如果加上学问,三五素心人切磋而出火花、出成果、出了悟,古今中外都大有其例子。”因此,除了读之外,分享也是重要之事。除了三五人聚在一起讨论读书心得,如何利用互联网使更多人参与讨论,也是读书会要考虑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后院读书会在微信群上推出“听说后院”音频分享读书的活动,一个月内获得150人、150本好书的分享。除节假日外,每天由三到五名会友在微信群中分享一本书,分享完毕后,再与听众一起讨论心得。一位参与过分享的作家聂子禅指出,这种微信分享是“东方思维”和“科技文化”的融合,是传统时代坐而论道的读书文化与互联网精神的结合:重视参与、重视分享、重视规则。她进一步指出,“这种分享像一种带有‘众筹’意味的、长期的读书投资:每个人投资了10分钟个人读书体验,收获了150倍的阅读分享。对于社会来说,互联网上的后院读书会展现了一种值得珍视的文化微景观:人们不是用新媒体去替代传统阅读,而是运用新的科技手段拓展并创新了文化习惯。”

目前,后院读书会除了正在进行的语音分享以外,还有一项“哲学席明纳”的活动,“席明纳”一词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seminar的翻译:“席”,席地而坐讨论问题;“明”,明辨是非;“纳”,大家都从讨论中有所吸纳好的意见和思维方式。在目前进行的第二期里,报名入班的“同学”要以每周一章的阅读进度,用12次课专门精读黑格尔的《美学》一书。据后院读书会创始人王绍培介绍,哲学席明纳淡化主讲导师的角色,而是要求每一位学员陈述自己对每一章节命题的理解。王绍培说:“此次学习最主要收获是激发了学员们对进一步学习哲学的欲望。”“在快节奏、浮躁的都市生活里,每周都花一个晚上来读哲学专著,是本年度最奢侈的一件事”,“哲学席明纳”班长、后院读书会会长宋黎鹃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