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组织一个读书会

 方圆儒人 2017-05-25

如何组织一个读书会



文 | 石恢

(北京一起悦读俱乐部创办人)


    小型读书会是一种非常接地气和有效的阅读活动形式,在落实推进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和扶持鼓励,以让更多的人通过读书会这样的形式,来扩充知识的领域,养成阅读和交流分享的习惯。那么如何来组织一个读书会?我觉得这需要首先弄清楚读书会究竟是什么,同时你预期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读书会。

一、概念与性质

    台湾研究读书会的邱天助教授认为:“读书会是一个自主、自助、自由、自愿的非正规学习团体。”这仿佛是把读书会作为一种微型的社会组织来看待。台湾的《成人教育辞典》中,指出读书会“是由一群人定期地聚会,针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很显然也是把读书会看作是“一群人”的自组织。

    然而,邱天助教授的文章中曾引述过卡兰德(N.D.Kurland)以瑞典读书会为例,指出的读书会特性:“1.一种特殊形式的小团体研读。2.参与者因共同兴趣而结合在一起。3.领导人主要功能在刺激讨论,非扮演一般教师角色。4.参与者透过相互讨论彼此帮助。5.目的在理解和相互启发。6.虽然有阅读的计划和研读的材料,但并没有固定的知识或材料,也没有特定要达成的目标,没有检测,没有评分。7.纯粹自愿性参与。8.聚会时间和地点以参与者方便为原则。”那么这里的读书会就仅仅只是一种活动形式或学习方式。

    区分读书会如上在概念上的这两种不同含义是必要的。因为在2015年第二届读书会发展论坛上,有很多人明确地提到读书会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所谓的NGO),同时这些朋友也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或“能不能商业化盈利”的宏观问题。这自然也反映了目前大多数民间读书会在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境。但如果在这样的语境下讨论“如何组织一个读书会”,则显然就不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真正目的。

    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最本源性的问题上,到底读书会的核心功能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把问题仅仅局限在微观的学习形式的层面上,而不是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层面来讨论。卡兰德在他的描述中,认为读书会活动“目的在理解和相互启发”,认为“虽然有阅读的计划和研读的材料,但并没有固定的知识或材料”等,也似乎有偏离读书本源的一面。

    其实,读书会最基本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会”。这样的目的如此明确而简单,以至于人们常常会将之遗忘。

    先说“读书”。读书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促进阅读,激发阅读兴趣,让大家坚持读书,读更多的书。但这里说的读书肯定不是指读菜谱、读英语、或者学习手艺等,而是指共读那种能够让人“吸收新的知识,激发新的思考”并且“扩大生命空间”的书。由此而观之,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团体都能称为读书会,比如单向度的信息传播、洗脑式讲座、有关心理与适应性疏导的成长小组、组织化社会动员等等,就不能称为读书会。套用一句时髦的话:任何不以读书为目的的“读书会”,都是耍流氓。

    再说“会”,也可以称之为“汇”。指的是“相聚”与“相遇”。老朋友通过读书会来“相聚”,而陌生人通过读书会来“相遇”,满足的是人们社交化需求。这也是读书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目的。朋友之间本来就需要经常走动来往,有人通过吃饭喝酒,有人通过打牌运动,有人通过泡吧K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会有各种各样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与讨论。而读书会则提供了朋友之间相聚的另一种可能,同时也提供了信息交换与思想讨论的介质,那就是共同阅读的图书。陌生人之间的相遇则是需要相互的辨识和了解,而读书会就是一个相对单纯的场所,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和交往的平台。当陌生人之间相遇成为相熟的朋友,则他们还可以在持续的读书会活动中,经由“相遇”而不断“相聚”。所以读书会往往就是结识同质朋友或者婚恋成功的高发之地。

    有上面的这两个基本方面,才构成读书会完整的功能目的。你可以更侧重前一个“读书”的目的,也可以侧重后一个“会”的目的,或者以相会的方式来读书,或者以读书的名义来相会,这两者都是美好的事情。但这两个基本的功能目的必是缺一不可的,也无法相互否定。

    依据不同的标准,读书依然会有许多不同的类别和形式,如果您要组织一个读书会,就需要有一些借鉴、比较和选择。我们下面要谈到的读书会,主要是指一种分享与交流的活动形式,而不是微型的社会自组织。我们强调以“读书”为直接目的,是重视参与者个人主体的阅读行为导向;我们强调“会”的目的,是珍视参与者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多维度的互动与讨论。所以我们下面谈到的读书会概念,也是基本上排除了学术讲座、新书发布、专家对话等形式的活动。而如果您恰好是打算组织这样一类分享交流式的小型读书会,那么我们下面的一些经验,也许值得和您分享。

二、场地与人员

    组织读书会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场地和参与者。如果您真能聚集起人气,有很多参与者来您的读书会,那么场地就不是问题,一定会有免费提供场地的机构欢迎你们。但在您刚开始组织读书会的时候,还没有谁知道你们,你们就需要自己找一个能够聚会并进行交流和讨论的地方。

    高校的学生没有问题,因为学校教室和图书馆本来就是随时可用的资源。由机构主办的读书会也没有问题,一般的公司会议室也很容易找到。但真正有时间和心情做想读书的人,很可能正是那些没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的人,那么这些人是如何开始组织读书会的呢?

    在家里做读书会。有许多读书会最初就是从自家客厅开始的,三五好友,以书为话题,定时相聚,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读书会毕竟也需要一些较正式的仪式感,在家做读书会,开始容易,久之则易为俗事所扰,坚持下去较难。在公园做读书会。例如现在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在奥森公园的儿童读书活动,一起悦读俱乐部也曾在紫竹公园里举办过读书会,但在这样的公共场所,多以热闹活动为主,读书形式在其次,而交流讨论很难深入。更常见的是在咖啡馆做读书会,这在中外都非常流行和普遍。北京就有不少很有影响的知名读书会,比如由卿桃创办的奥林普斯学院(OA俱乐部)、由宽妈创办的妙妈悦读俱乐部等等,都是常年在北京的各个咖啡馆举办活动,他们见证了无数北京咖啡馆的兴盛与衰败。当然在咖啡馆做读书会需要一些费用,对于刚刚开始起步的小读书会,这也许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最好还是能主动联系一些有可能提供免费场地的地方,一些青年空间,一些书店或社区图书馆等,他们其实是非常乐意于提供场地做读书活动的。

    与场地问题比较起来,读书会要吸引长期和稳定的参与者,可能就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这吸引的人群自然与读书会自身的定位密切相关。但是,作为读书会的发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耐心和韧性。许多著名的读书会,其实都曾面临过无人参与的情况,像南京嘤鸣读书会,创办人赵健第一次做读书会活动时,就只来了三个人,一个是他本人,另外两个是他邀请来的主讲嘉宾及其朋友。同道读书会赵聚最初在清华大学发起读书会的时候,也只有一个叫姜昊骞的人来参加,之后他们俩人就开始了坚持,到现在闻名全国的同道学园,姜昊骞和赵聚是共同创办人。还有威海的星期三读书沙龙,据创办人王肖杰介绍,他们的读书活动人数最少的时候也是只有俩个人,但他们依然坚持按读书会程序进行。其实,如果我们做读书会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自己本来就需要的阅读和交流,那么,即使俩个人的读书会,又何妨呢?作家止庵介绍,他和另一位作家张悦然就曾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俩人读书会。

三、文本与选题

    这里的文本指的是每次读书会所需要的共同阅读材料,这里的选题指的是事先规划和设计的读书会需要讨论的主要话题。

    每一次的读书会都应该有共同阅读的材料,而不仅仅只是去听别人的高见。所以文本的共同阅读是读书会的基础。至于共同阅读如何实现,读书会讨论议程如何设置等,则不同的读书会也有不同的做法,由此也体现了读书会各自的特色。

    比如活动于北京高校密集的五道口区域的同道学园,他们选择的文本通常是大学校园内流行的学术与思想读物或经典著作,读书会的主要形式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深度阅读。他们要求参与者提前阅读文本,并回答相关问题,作为读书会的准入门槛。而读书会的领读者通常也是高校中正在精读相关著作的专业研究生,所以他们的读书会是一种典型的学习小组,需要较为稳定的跟随者。这也使同道学园从最初的读书会,逐渐走上社群式教育的探索之路。

    位于东五环附近的阅读邻居,是以话题探讨为主要特色的读书会。他们是每个月举办一次活动,每次的文本选题由三位创办人共同确定,内容涉及学术与人文读物。他们对参与者不设门槛,但唯一的要求是必须提前读完他们选定的月度图书,以保证在读书会上每个人都能充分发言参与讨论。和同道学园是以年轻学子为主要参与者不同的是,阅读邻居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年轻学者和媒体从业者,以及一些热爱阅读的白领人士。所以他们的讨论往往能将问题引向深入,并带动更多的思考。

    而活动于市区的一起悦读俱乐部,则只要求读书会的参与者现场阅读文本,然后再进行话题交流,不需要任何的事先准备。由于读书会的参与者是以都市各种职业人士为主,周末的阅读活动只是他们的一种休闲与放松的手段,所以一起悦读俱乐部也就设定了不给任何人以任何压力,只要能将读书会作为周末闲暇娱乐的替代即可。他们是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大力提倡。但在读书会现场,则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共同文本,参与到文本轮读的游戏,同时每个人也都有倾听与发言的同等机会。

    上述三家读书会,是在北京非常有代表性的三家典型性民间读书会,他们的特色各异,但在强调读书会必须基于共同的文本阅读这一点上,则是一致的。相比于其他人文社科类读书会,他们也是坚持文本阅读和交流讨论最为严格的三家。

    阅读文本的选择,决定了一个读书会的基本面貌和精神气质。您是读文史哲类文本,还是读财经政商类文本;您是读情感心灵类文本,还是读育儿教子类文本;您是读国学,还是读佛学……读书会可以丰富多彩,但您则必须有所选择。在大的方向上,您需要对读书会的未来负责。您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您打算吸引什么样的人,这些都在读书会的阅读计划和关注话题中体现出来。所以阅读文本的规划选择,是组织读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提前有所慎重安排。

四、 规则与流程

    为保证读书会活动的质量,也需要一些基本的规则约定,但规则不宜太多太严,应不影响读书会的活跃和有趣。读书会流程是便于具体操作,应该越细致越好,以保证活动有基本的方向和节奏。但读书会毕竟是参与者自主、自助、自由、自愿的活动,大家在一起只是遵循临时的约定,并不负有什么神圣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规则与流程都不应该是绝对的,可以视每次读书会的不同情况而进行灵活的调整。

    下面以一起悦读俱乐部“分享时刻”的《流程与规则表》为例,介绍读书会的整个流程与环节情况。整个读书会时间是三个小时,在时间上分为四个部分,先是会前的准备和签到时间;然后是上半场活动;接着是茶歇休息时间;最后是下半场的活动。这四个时间段分别包含有不同的环节。一起悦读俱乐部把整个读书会分解为十五个环节。包括:

4.1 会前时段:

【会前准备】(环节责任者:工作志愿者)包含有会场设备布置(桌椅、投影仪、黑板、录音笔、相机、签到薄、名片等),其他物料准备(笔、杯、茶水、文件夹,文件夹内含流程表、反馈表、阅读文本和空白稿签)。

【迎宾交流】(环节责任者:工作志愿者)音乐暖场。来宾签到。工作服务人员迎坐,发放文件夹,奉茶水等。来宾自由交流。

4.2 上半场:

【主持开场】(环节责任者:主持人)活动时间到,由本次活动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内容。然后还要介绍每个人面前的文件夹资料使用方法:

1)“流程与规则表”让大家熟悉活动概貌,请大家共同遵循和监督执行;

2)“反馈表”请大家填写,可选填,活动结束时需要收回;

3)阅读文本是等会供大家轮读时使用,可以直接在上面用笔勾画和做记号;

4)后面的空白稿签供大家做笔记或草稿时使用;接着主持人要介绍本期读书会的领读人。然后主持人先自我介绍,再引导大家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相互认识】(环节责任者:全体来宾)自我介绍基本内容:

1)我是谁:姓名;教育背景(或专业);曾经和现在的职业(或行业)。

2)自己感兴趣的阅读领域。

3)最近读过或正在阅读的一本书(或以前读过的印象较深的一本书)。

【宣读规则】(环节责任者:主持人)主持人向大家宣读读书会七条规则:

1)将手机保持静音。

2)不开小会聊天。

3)耐心倾听别人发言,弄清他人完整表述。

4)发言尽量简明扼要,避免长篇大论。

5)平等对话善意讨论,不强加不说服避免争辩;

6)可以插诨打科,但不指责不攻击。

7)尽量围绕主题发言,但不拒绝跑题。

【文本领读】(环节责任者:领读人)领读人补充自我介绍。介绍本次阅读文本的作者及其相关写作背景。谈自己的阅读心得等。

【共同阅读】(环节责任者:全体)所有参会人员每人一段轮读文本。尽量清晰朗读,读出节奏、语气和情感。

【迟到发言】(环节责任者:迟到者)“共同阅读”环节结束后,如果本次读书会有在“相互认识”环节以后到来的迟到者,则由他们发言:首先要按照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介绍自己情况。其次要增补回答自己“为什么要来参加读书会”的问题。

4.3 茶歇时间:

【中场休息】(环节责任者:全体)中场10-15分钟的茶歇休息时间。这个时间段便于参与者相互之间认识和熟悉,互留联系方式等。同时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对前面轮读的文本,提出自己想要探讨的一个话题,可以提前写到自己的“反馈表”上。

4.4 下半场:

【框架梳理】(环节责任者:领读人)领读人解释选择文本的理由,并对阅读文本进行结构梳理和层级分析,帮助大家完整理解选读的文本。

【提出问题】(环节责任者:领读人与主持人)针对文本内容或围绕文本所涉及的问题,每个人再提出一个希望进一步讨论的话题,大家轮流把自己提出的话题写到黑板上。

【聚焦话题】(环节责任者:领读人和主持人)大家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投票选择,每人只有两次投票机会。按获票多少,前3-4个问题将被确定为本次讨论话题。票数等额情况下,由领读人选定。被选定话题的提出者,成为该话题的版块主持人。

【讨论交流】(环节责任者:话题主持)大家讨论交流3-4个被选中的话题。每个话题的提出人依次主持各自相应话题的讨论,每个话题15分钟。话题主持人引导自由交流,也可指定发言。读书会主持人和领读人有责任控制时间进度,有特权打断任何人的发言。

【最后一句】(环节责任者:全体)话题讨论环节结束之后,每个人都还有“一句话总结陈述”的机会,表达自己未尽之意。无话者可放弃。但未说话者必须发言,以保证参与者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义务。内容也可不限于活动主题或活动感受。

【领读总结】(环节责任者:领读人)领读者对其他人的最后发言进行回应和点评,对文本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

【活动结尾】(环节责任者:主持人)回收活动“反馈表”,主持人根据反馈表情况总结评价本次活动,对现场表现优秀者予以致敬。招募和推荐下期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全体合影留念。

五、控场与领读

    在前面的流程与规则表中,基本上已经包含了读书会活动的所有核心要素。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读书会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主持人和领读人的角色。

    读书会的控场主要由主持人掌握,包括时间进程、话语权的分配、话题方向等。但阅读分享和话题讨论的深度等,在很多程度上是由领读人来决定。在很多小型的读书会中,主持人和领读人的角色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但如果积极参与者较多,这两种角色还是尽量分离为好。

    一般情况而言,主持人的角色通常是由读书会创办人或者组织者来担任。但从长远来看,让更多的参与者也有机会成为读书会的主持人,更有利于读书会的发展和完善。主持人的主要角色是流程控制和环节转换,也包括部分话题的引导,他不一定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才华。读书会的组织者应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配合。

5.1 主持人流程控制表

以一起悦读俱乐部为例,他们在《流程与规则表》的基础上,又专门拟定《主持人流程控制表》,内容大致与上面的流程相似,但其中每个环节中,主持人应该表达的程序化语言也都进行了示范性细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主持人的角色逐渐标准化,以便更多的读书会参与者也能够成为主持人。

5.2 领读人工作表单:

领读人的角色通常是由读书会组织者邀请,或者由读书会参与者自荐。他应该是一位热爱读书会并热心于分享的参与者,他不一定是专家学者,也不一定就比其他参与者更高明,但他是提前对阅读文本进行了准备,他的价值就是这一次读书会中带领大家来共读文本。领读人的角色在读书会中也非常重要。读书会参与者能承担领读者的角色,对于他本人也是一次很好的提升和锻炼机会。一起悦读俱乐部也细化了一份领读人在活动之前,活动现场,以及活动之后的工作表单。

六、宣传与推广

    前面曾提过,组织读书会不是作秀,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首先为了自己的阅读需求。所以组织读书会一定不要去刻意追求影响力和媒体关注。但读书会如果要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也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宣传和推广的工作。

    宣传和推广不需要夸张和虚饰,只是把读书会组织的过程客观表现出来即可。有兴趣的人自然会关注。以一起悦读俱乐部为例,他们把必要的宣传和推广分解为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部分,并细化常规动作。

6.1 会前宣传,从读书会预告发布开始:

【平台发布】要求工作人员将微信公众号或者群友通讯录中首发的活动预告内容,转发至豆瓣网和新浪博客,以及今天头条等相关平台。

【社群转发】活动预告发布当日,工作人员要将信息转发至个各个微信群和Q群。在活动临近之时要求再次转发1-2次。同时最好能在相关微群和Q群中发起关于阅读内容的预热讨论。

【发朋友圈】读书会组织者和其他工作志愿者,要将读书会的信息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要从影响自己的身边人开始。

【定向发送】现在有许多专门收集活动信息的各种网站和统计机构,如米弗网、北大清华讲座、一起悦读、读联会等微信公号,如每年的北京阅读季有活动申报入口等,读书会信息可以主动报送给他们,借助他们的平台和影响力,宣传自己的读书会。

【广告制作】如果周末活动需要设计制作背景喷绘和其他宣传招贴,应提前设计完成。在活动之前送达指定地点。

6.2 会中工作和注意事项:

【会场布置】现场准备易拉宝喷绘等,以确保现场的拍照能将宣传品拍摄入内。利用会前暖场时间在投影仪上自动播放有关读书会的宣传PPT等。在会场要有明显的读书会微信二维码标识,动员大家关注与扫描。

【声像记录】每次读书会应确定有专人负责声像记录。首先是全程录音,作为读书会档案保存。其次是拍照,要留下每次读书会活动的氛围和参与者的图片资料,拍照者要尽量记录发言者和自由交谈者的情况。活动结束后要集体合影。主嘉宾应在读书会的logo下留影。再次,如果有条件的读书会,还可以保留摄像资料。摄像拍摄也要尽量记录主持人和领读人的发言情况,同时要记录会场整体情况和其他发言者的过程。

【现场传播】现场的工作志愿者,可以用手机拍摄活动现场图片,转发至各微信群、Q群和朋友圈。图片尽量配上活动进程的说明文字。此外,选择记录现场听到的有意思的观点和言论,在微群和朋友圈进行传播。

【回顾约稿】在活动期间,邀请一位志愿者友情写作本次读书会的活动回顾文章。并及时提供打印好的《活动回顾写作要点》(见后)。

6.3 会后的收集整理,及服务和推广

【资料归档】每次活动的录音文件,拍摄图片、摄影文件等,全部上传至网络云盘保留。参与人员的签到信息,统计整理成文本文档,保持至网络云盘文件夹。有关本次活的所有文案,含原始策划资料、选读文本、活动预告、相关背景资料,活动回顾报道等文案,均保留至网络云盘同文件夹中,便于未来的总结和回顾。

【读友分享】现场拍摄的图片,选取可以与参会人员分享的部分,单独存放网络云盘,设置为共享文件夹,分享给大家地址和密码。根据每位参会者留下的联系方式,主动向他们致意问候,主动向他们分送共享文件的链接,并提示本次活动的名录共享,期待下一次的相见。

【活动回顾】跟踪与催促活动回顾写作者。接受回顾文章后进行修改完善。为回顾文章配图,最迟在读书会活动的下周,在自媒体平台发布。回顾文章发布后,应及时转载到新浪博客、豆瓣等平台。此外,活动回顾要类同活动预告,在各位微群Q群和朋友圈进行转载发布和评论。

【下期准备】根据阅读选题规划进行下一期主题和文本的准备。启动新一轮读书会组织筹办工作。

6.4  活动回顾写作要点

在向志愿者约写活动回顾文章之时,应提出清晰的写作要求和时间节点要求。一起悦读俱乐部是将要求细化为文档,提交给志愿者。


 

七、总结与改进

    刚刚开始组织读书会的时候,每一次的活动结束之后,都应该进行全程的复盘和总结,尤其是主持人和领读人在流程掌控和话语导向方面,要进行回顾与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还不足,哪些地方是在下一次可以改进。

    也可以让每一位读书会的参与者帮助提出改进意见。所以每一次读书会的反馈意见收集,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起悦读俱乐部的上述反馈表,不仅仅是活动意见信息的收集,同时也是活动过程提示以及参与和总结情况。参与者不一定每次都会认真和全部填写,因为读书会不能强加给参与者义务,但他们也多少都会有一些口语上的表达。而每次读书会都有这么一张反馈表,也总能逐渐积累一些回馈意见。有时候读书会的组织者在与参与者交流的时候,也可以依据反馈表进行意见收集。这样都有助于读书会的改进和调整。

    虽然每一次的读书活动都是非常重要,都需要组织者花费心血去筹划和安排,但依然不能保证每次读书会的效果和质量都令人满意。这不要紧,不要太去追求完美,留下遗憾并不可怕。而比做好每次读书会要更加艰难得多的,是长期不懈的坚持,甚至是寂寞与枯燥的坚持。

如果您已经上路,开始要组织一个读书会,那么,您应该有长期坚持的准备。一旦开始,最好不要轻易停下来。但是,最后我特别想说的话其实是:即使真的不想坚持了,停止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已经有太多的人选择了停止。真的!读书会也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游戏。也别太当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