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华阴老腔红火的为什么是谭维维而不是其他歌手?

 我不是博客 2015-12-07

最近西安地区的朋友圈被谭维维和华阴老腔刷屏了,为什么?只因为一首“混搭”的歌曲,歌手谭维维把现代的摇滚和有千年历史的华阴老腔这种表演形式结合,引发爆点。

为什么火了?很简单,对于西安乃至陕西地区的人来说,华阴老腔在《中国之星》的舞台上被全国观众和网友关注,然后又被崔健、刘欢这样的音乐大咖高度点评,引发陕西人的自豪感,引发纷纷转发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现代的音乐与“古朴”华阴老腔发生强烈碰撞,这不正是话题炒作所需要的“冲突感”么?

视频:让华阴老腔红火的为什么是谭维维而不是其他歌手?

然而,博客君的问题是,让华阴老腔红火的为什么是谭维维而不是其他歌手?

就如同之前被众多转发的那篇文章《从陕西走出的明星竟然有60个!你知道的有多少?》,陕西人为自己出了这么多明星而自豪,西安还走出了张楚、许巍、郑钧这样优秀的音乐人,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并不是陕西歌手把“华阴老腔”带向全国,却是出生于四川自贡的歌手谭维维。

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值得深思。

为什么音乐人、演员出走西安,能成名成星,而默默躬耕西安的,却一直只能默默无闻。西安向来不缺文艺的气质,这座经历数千年的古城,除了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能写,能画,能唱,能跳的人才从来都不缺。

视频:电影《白鹿原》中的华阴老腔

西安有培育艺人的土壤,但是,经济落后,意识落后,无法形成像样的娱乐文化产业模式,无法维持艺人的发展是客观事实。而西安歌手乃至艺人出走之后,似乎都远离了生养他们的陕西,陕西在外地人眼里,更多的是黄土和落后,跟现代化的世界格格不入。

可以理解,再有才的艺人,面对更好的发展平台诱惑时,是很难拒绝的,毕竟更大的平台,更好的发展环境,可以让自己少奋斗几年,吃青春饭几年就逝,不抓紧出头,就人老艺衰了。

其实,陕西的文化元素在很多艺术作品里都有过体现,华阴老腔曾经在话剧《白鹿原》、电影《白鹿原》都有过精彩的亮相,而秦腔,这个号称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更是在各种影视文化作品里频频曝光。

华阴老腔曾经在电影《白鹿原》里有过精彩的亮相

当华阴老腔遇上现代音乐,让我们眼前一亮,如果不是谭维维,还会有下一个李维维,王维维和某某维维,我们悲哀的看到,牛逼的不是华阴老腔,而是现代的选秀节目和歌手,因为传统文化并不占据传播优势。但是,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这也是宣传和弘扬传统艺术的一种新方式,因为传统文化借助流行得到了曝光。

艺术是世界的,艺术也是地域的,华阴老腔火了,谭维维也更火了,那么,西安乃至出走西安的歌手们、艺人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会作何感想?

博客君注:本文仅属个人观点,无地域之见。

本文原创作者:我不是博客(微信:14951724)。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和作者全称,谢谢合作。

------------------------------------------------------

一个不喜欢旅行的电影伪爱好者不是一个好的网络民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