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崖壁现特殊“文字” 疑似6000年前祭祀符号 2015年12月07日18:00视觉 ![]() ![]() 最先发现崖刻的是上山分场的护林员熊昌伙。“文字不像文字,图画不是图画,看不懂要表达什么意思。”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三块石壁堆在一起,面积大概18平方米,上面刻了各种图案,有的像月亮,有的似太阳,有的好像文字。 “雕刻的字像是草书,但无法分辨是什么字,字体也不清晰。” 随行的上山分场场长谢意太告诉记者。 ![]() 这一发现很快引起当地资深历史学者周沐照、文字断代专家金来恩的浓厚兴趣,前不久,他们前往青茅境察看。 “在阳际峰群峰之一的青茅境断崖石壁上发现的这些奇怪符号,经过仔细辨别,初步断定是早期人类用磨制的石头雕刻的祭祀崇拜痕迹。”专家介绍,由于当时人类还没有创造文字,从青茅境石壁上的这些符号特征上初步判断,是大约6000年前早期人类作为记录大事件时留下的。 ![]() 贵溪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贵溪古为“信之大邑”,公元765年(唐永泰元年)建县。在贵溪市境内多处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贵溪繁衍生息。 阳际峰的这一发现,令专家们欣喜若狂:“这个发现把贵溪市河潭埠镇皮子岭、塘湾镇刘家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遗址向前推进了1000年左右。” 据介绍,学术界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二是发明了陶器;三是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 离此地不远处的龙冈岭遗址,位于余江县邓埠镇东南5公里处的邓埠水稻原种场龙冈大队境内。文物普查后挖掘清理,出土有夹烧土块、炭屑、生土粒,器物有石锌、石锨、陶刀、鼎足与弩足残片等,较完整的有大釜形鼎、釜形鼎、子口豆、红陶怀形豆、壶等,还有较多的素面与少数篮纹、方格纹、棱纹等陶片。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