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桌面上都有一台Windows电脑
比尔·盖茨有三个理想,其中两个是和医疗健康和能源,也是比尔盖茨在退休之后花了不少精力去努力推动的事业;而盖茨在退休之前,他在微软公司一直在为自己的第一理想奋斗:让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都用上WINDOWS系统;
让每个桌面上都有windows电脑的理想,现在看来似乎已经基本实现。
早期微软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3.1最多呈现给人们的是“窗口”,而win95启机后即出现了“桌面”。此后Windows系统在全球大卖,笔者印象最深的当属win95、win98和Winxp和windows7。我老婆的电脑上至今还装着winxp不愿升级,而笔者一直使用的是Windows7,不习惯windows8以后的磁贴设计,而不愿意升级。
相信很多人像笔者一样,经历了windows的很多版本,而那张绿草蓝天的windows桌面背景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这样看来,比尔盖茨的第一理想倒是真的基本实现了。
微软的下坡路:IT三国格局
不过现在很多人会感觉微软这几年大不如前,人们会发现当年在IT业里左右行业发展的微软,如今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了,但是如果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没人能找到一个时间点。我们能找到几件比较关键的事件:
1
谷歌和微软的PK,微软落败。微软的必应也拓展了几年,这个项目一不差钱,二不差人,三不差资源。微软有占有率极高的IE浏览器,有Windows操作系统,却没能在搜索领域对谷歌形成致命的威胁。
反倒是谷歌在移动领域发力,推出的Chrome浏览器和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占有了绝对市场份额,一众手机商簇拥着Android,让谷歌成为移动领域的“微软”。由于安卓和苹果iOS都是免费提供,这反倒将了微软一军。微软不得不将windows免费,直接少了一大块收入。
2
微软和苹果的PK
苹果在过去十年间,陆续推出了iPod
,iPhone,iPad多个改变行业的产品,将智能手机,移动操作系统,触屏,应用市场,指纹解锁,语音识别siri等各种新技术带给了业界。其中智能手机和平板对于笔记本市场的冲击尤其严重,之前人们使用笔记本进行娱乐和上网的场景,已经被手机和平板所取代。
如果把微软比做IT业的旗舰企业,那么惠普、戴尔、联想就像是中流砥柱。可是最近,人们却发现这些核心企业的业务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正在逃离桌面,要么进入企业市场,要么追逐新的概念如3D打印,要么在手机市场里打拼的非常辛苦。
PC 逃离桌面
最近两年,尤其是最近两个月
,关于PC厂商的消息非常多,早先的多是销量下滑、裁员,如惠普、索尼的裁员消息,而最近的几则新闻让人们感觉PC厂商正在集体逃离PC桌面。
戴尔
上个月(10月),戴尔CEO迈克尔·戴尔宣布将以每股33.15美元的现金和特殊股票收购EMC。其中,现金部分占每股24.05美元,剩余部分为特殊股票,该特殊股票为EMC旗下虚拟软件公司VMWare的市值。最后的交易总价为670亿美元,该数额可能成为全球科技市场最大规模的并购。
戴尔收购EMC还是看重了其旗下的VMare,虚拟化软件和解决方案是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比如目前很多企业员工个人都拥有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多种移动设备,他们需要多点多设备接入的需求,VMware有专门的解决方案。而伴随移动终端的增加和种类的增多,VMare显然比单纯的PC业务有着更好的前景。
惠普
11月初,惠普正式组建成为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Co.)和惠普公司(HPInc.)两家公司。其中,惠普企业将集中精力销售企业构建数据中心所需的服务器等硬件产品和服务,惠普公司则将向企业用户和消费者销售PC和打印机。
惠普新业务显然已经不再个人PC电脑领域,即将分拆的两家公司中,一家是数据中心相关的硬件企业服务,另外一家3D打印,更像是延续惠普打印业务,是时下最热门的概念与惠普传统业务的结合,虽然概念很新,但风险却不容忽视。
联想
联想最新一期的财报也不太乐观。
由于重组计划的实施,联想6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在全球PC普遍不景气的影响下,联想个人电脑集团(PCG,包括个人电脑和Windows平板电脑)季度营业额达81亿美元,税前利润达4.06亿美元,同比下跌17%。
手机方面虽说收购了摩托罗拉,增加了手机收入,但也因为重组消化库存带来了巨大的亏损。国内市场更是被华为、奇酷、小米、魅族等“花旗小妹”抢了风头,当年中华酷联里的联想已经被用户遗忘。一个佐证是,在淘宝双十一当天,人们却很少见到联想手机的影子。
联想
CEO杨元庆在解释财报时,对于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有几分抱怨,他认为”国内市场非常不健康”。目前手机市场的确利润很低市场竞争残酷,但也有诸如华为取得不错成绩的企业,这也说明联想在手机市场策略和产品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品品类过多,不够聚焦,缺乏高性价比手机等。
杨元庆对于国内智能手机行业的残酷竞争,似乎有点不太习惯,才说出“国内手机市场不健康”的话来,对于小米可能带来的威胁,似乎也并不关心。其实,联想PC业务是挺让人担心的,如果小米和华为进军PC,联想可能会重演智能手机的惨剧。
PC能干什么?
人们对于PC的困惑在于,我已经买了电脑,新的电脑能做什么?PC能干什么?所以PC厂商们也再反思。
11月,微软与英特尔
“Wintel组合”再聚首,两家联合联想、惠普、戴尔三大全球PC厂商,中美市场共同推出联合的新一代PC广告《电脑这都行》(PC
DoesWhat?)。据说两家花了数千万美金在全球推广广告,无非就是告诉人们,现在电脑能干更多事儿,赶紧把电脑更新了。
但笔者感觉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广告词就很虚。“电脑这都行”看上去挺吃惊的一句广告词,但在广告视频里亮点却不多:基本还是宣传友商的变形本和windows平板的功能:如高清触屏,游戏娱乐,联想yoga的薄,360°反转的平板笔记本等。这些都不是新概念,对于老的PC确实难以实现,但在iPad平板和智能手机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这则广告花了不少钱,但效果看上去却不甚理想,广告打出去一个多月了,笔者朋友圈和微博上,似乎根本没有这个消息,也没听到什么人在讨论,既没有骂声,也没有表扬,仿佛被所有人无视。其实也不奇怪,那些视频里的亮点完全在手机上和平板上实现,谁还在乎笔记本和PC呢?
那么,微软是否就此沦落?
10月6日微软一个很屌的发布会
微软举办过很多次产品发布会,曾经有过非常火爆的场面,甚至风光无限,但那大多发生在上个世纪的老故事;自从苹果推出iPhoneiPad以来,人们更喜欢看苹果的发布会,果粉们经常熬夜看苹果新产品发布会直播。
苹果的发布会很屌:每次都会发布一款让人期待已久的旗舰设备或产品,比如iPhone,iPhone4,iPhone6,或者一款前沿的设备比如Apple
watch,偶尔还会有One more
thing,给果粉们带来一点小惊喜。
微软2015年的发布会也很屌:Surfacepro 4的各项参数让人眼前一亮,大屏幕视网膜屏,超薄,指纹识别,手写笔和附带的配件,整体性能的提升非常明显,功能亮点也很突出,Surface
pro 4 当之无愧地成为Windows平板里的旗舰产品。
Holo
lenth无疑是最具前沿游戏装备,它是目前唯一的混合现实游戏设备。微软在虚拟现实领域,又一次走在行业前面。虽说价格3000美金的装备价格不菲令人咂舌,甚至堪比当年谷歌推出的Googleglass,但却吸引了足够的眼球。手机和手环尽管不是微软的强项,现在正在被边缘化,但整体参数和外观设计却亮点多多。
Surface
book则带给了们不小惊喜,这个Onemorething的确让人吃惊:外形设计逼格之高,足以与MacPro笔记本直接PK,毫不逊色。同时兼容平板可插拔,也几乎超越了市面上所有变形本和笔记本。
微软和苹果的终极之战iPad
vsSurface
微软在几代surface的历练中,终于成就了10月的惊喜,也迎来了与苹果的对决。Surface3与
ipadpro,mac pro vs
surfacenote,终于让买电脑的人们还是纠结。笔者一直想买一台变型笔记本,但面对surface和ipad,却很难选择。
iPad系列的产品质量可靠,app数量庞大,待机时间持久,都相当令人期待,价格也相当实惠。所以,iPadpro成为我的首选,而带上了手写笔和专门的键盘外壳,就更像一台笔记本,也就更想把iPad
pro 纳入囊中;surface 4
pro,类似尺寸,pc软件同样庞大,用起来和台式机一样的界面,除了价格有点咂舌,其他还都令人满意。
也许在ipad
pro和surface4之间选择的唯一障碍或者说疑问就是:iPad
pro能否支持鼠标? iOS最新支持的3D
touch屏,可以再用户点击时,出现类似鼠标的左键菜单,为iPad连接无线鼠标提供了可能,至少对于手写笔模仿鼠标是个不错的体验提升。
但iPadpro和surface谁能完胜,估计没人可以断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微软和苹果之间最激烈的战争刚刚开始。
IT业的鸣梁海战
《鸣梁海战》是根据真实历史战争事件改编电影,讲述了朝鲜名将李舜臣率领12艘军舰,击败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日军水师的传奇故事。这是一部很耐看的战争片,但在中国的票房并不理想。360的周鸿祎,经常会把这部片子推荐给内训的学员必看的影片,可以算是基本课程之一。
笔者电影院里看过,电脑上又重复看了几次,感觉《鸣梁海战》最耐看的部分,除了情感戏,最震撼的桥段莫过于:李舜臣在决战时,仅靠自己的一艘旗舰,击退敌舰两三波猛烈的攻击,重挫对手,最后激发了友军的斗志,一鼓作气将对手击退。鸣梁海战中旗舰和领导者的作用被淋漓尽致地表现除了。
当下的IT业有几分像是鸣梁海战。微软带领的Wintel联盟面对苹果和谷歌,军心并不齐,大家都摆出一副逃离桌面的架势,有的要做企业市场,有的做3D桌面,联想做起了手机谋求新的出路,就连CPU的英特尔也已经萎靡不振,倒是很少做硬件的微软反而成为桌面的最终捍卫者。
微软是移动时代的落伍者,Windows系统手机市场份额,可以用惨淡二字形容,收购诺基亚无疾而终,非但没把自己的移动系统做大,反倒把诺基亚拉下了水。PC市场则正遭遇需求过剩,PC厂商持续低迷,微软的最新操作系统,如果不靠推送等诱导手段,升级比例并不乐观。
而苹果的iPad已经推出了分屏手写笔,大屏幕的pro版本直接瞄准了笔记本市场,而安卓平板已经发展多年,有着不错的性价比,在性能,功耗,应用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却仍难以撼动苹果iPad的先发优势。微软与苹果之间的较量,有很有终极之战的味道。
但从产品上看,Surface从第一代到现在已经出了四代,屏幕尺寸从10寸到不足13寸,功能也从单一的支架角度,到任意角度。至于surface
book这样的产品,从联想的yoga上学来了铰链,从mix上学了直接的插拔,可谓是集所有PC厂商最牛X科技之大成,各种专利、研发、和市场投放,估计也是烧了大把的钱。
在windows10的推广上,微软也是几乎全线投入。除了Surface和手机上使用的Windows10,这款最新的系统还推广到了微软的Xbox360和hololens上。而在短短几年间,微软的操作系统从win7到Win8到现在的windows10,升级频率是xp的三倍以上,速度之快让人咂舌。
巨量投入的背后,只是为了保住Windows的占有率,但却几乎无法从Windows上取得多少收入。除了硬件上的利润,Windows正在和免费的Android和iOS做并不对等的,Windows这个微软吸金的产品,现在正在成为微软最烧钱推广的产品。
大约2012年以前,微软和BSA组织就会发布盗版率报告,更早之前甚至为了打击盗版,出现了黑屏事件。但在最近两年,没人再指责中国操作系统盗版,微软不但放下身段,甚至开始争取合作伙伴安装Windows10,在谷歌和苹果两个免费系统的夹击下,微软妥协了。“硬件免费,软件收费”这个很久以前微软的论断,被自己给否掉了。
但不管怎么说,不管鲍尔默怎么质疑,现在的微软是过去十几年中最具战斗力的时刻,最破釜沉舟的时刻。微软已经不再是作为操作系统和Office的软件商,而且是有着不错口碑的IT硬件旗舰企业。此一役,无论胜败,微软都能重挫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