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阅读绘本?

 小新绘本馆 2015-12-08

  

  

  导 读

  什么是绘本?绘本为何是重要的?什么才是真正的“读绘本”?

  这是松居直本人关于绘本最深切的感悟,其中即有他对多本经典绘本的深入赏析,以及松居直先生作为绘本编辑,创建绘本月刊《儿童之友》时的工作经历、经验和心得,为我们理解绘本、认识绘本提供了更为深入和丰富的视角,同时,对如何读绘本、看绘本和运用绘本也提供了绝佳指导。在此推荐给大家。

  绘本并非是让孩子自己读的,而应该由大人读给孩子听。读绘本首先意味着,此时此地孩子能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将绘本中呈现的最美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用声音表达出来,表述得越喜悦、越快乐、越美,读绘本时的体验就越能长久地留在孩子的生命力,经久地向其述说。这才是父母或老师给孩子读绘本的真谛。从这个角度讲,绘本实际上是从讲述者那里来,是讲述者和听者间爱的结晶。我在编辑绘本时,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绘本不是孩子们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们听的书;第二,不做仅仅“有用”的绘本。

  真正的绘本体验,是孩子在听别人读绘本的时候,自己进行的再创造。

  

  图并不只是用来看的,图是可以读的。孩子在听文字、看图的同时,也在拼命地运用想象力去描绘故事中的世界。文图两种语言描绘的世界同时在心中重叠,生动逼真的故事世界就会浮上心头,让人自然而然地融入进去。

  这种让文和图达到统一的阅读,才是真正的绘本体验。读绘本的关键在于读懂了多少图,而孩子们最擅长此道。因此,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情和喃喃自语去理解绘本,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用算式来比喻文图关系的话,绘本不是“文+图”,而是“文*图”。

  愉悦地去听语言带来的力量。读的人重复多少遍都记不住,听的人却能把故事中精炼的语言完整地记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这就是愉悦地去听语言带来的力量。其实用耳朵听语言,就是在用身体掌握活生生的语言,是用身体去感受语言的作用和力量的好机会。人类的语言历史是由“声音文化”发展出“文字文化”的事实说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语言发展,也会遵循这种发展顺序——从听和说开始,再到读和谐。即使很早就教会幼儿认字,而缺乏声音体验,就会导致无法通过读来吸收所掌握的文字文化,造成能认字却不读书,或读不懂书的局面,即“疏离文字”和“疏离书本”现象,其中的最大原因,就是“疏离语言”。绘本中的“读图”,是在缓急自如的翻页中,按自己的速度和心情进行对话。这宗通过视觉感受获得的故事体验,和看电视、动画片是不同的。后者是单方面地放映画面。与其说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画面,还不如说是被动地接受画面的视觉体验。读绘本中的图,不是被动地看,而是按自己的意志用自己的眼睛确切地去读图。

  

  变成大人以后失去的东西,丰富而生动地存在于儿童绘本里。特别是在读了那些仔细观察孩子后创作出来的绘本,以及能让孩子们从内心感到欢喜的绘本时,变成大人后失去的东西,就会像回音一样回来,并重新带回儿时的心情。这便是绘本所蕴藏着的独特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