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溥儒《松风对弈图》

 阴山工作室 2015-12-08



溥儒《松风对弈图》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溥儒 松风对弈图 山东承天2013秋拍 成交价201.2万元


作品鉴赏

溥儒天资颖悟,用功又勤,因此虽然在比常人更多不利因素的压力下,他仍有极高的文采与艺术成就展现。在绘画方面,溥儒画风并无师承,全由拟悟古人法书名画以及书香诗文蕴育而成,加之他出身皇室,因此大内许多珍藏,自然多有观摹体悟的机会。他曾经收藏一件明代早期的山水手卷,细丽雅健,风神俊朗,俱是北宗家法,溥氏的笔法几全由此卷来。因此其所作山水远追宋人刘李马夏,近则取法明四家的唐寅,用笔挺健劲秀,真所谓铁划银钩,将北宗这一路刚劲的笔法──斧劈皴的表现特质阐发无馀,并兼有一种秀丽典雅的风格,再现了古人的画意精神。
观溥儒作品,其在画面上的任何一个部位,无论在表现的技法、形式、以及意念上,那种文人心灵、鱼樵耕读与神趣世界的向往,还有远承宋人体察万物生意,与自然亲和的宇宙观及文化观,皆可谓完全谨守传统中国文人精神本位,而拒绝了与现代世界沟通的可能。然而他的书画作品却并未落于古典形式的僵化,而有其生命内涵的真实与精采,只因他的世界本来如此。
此作《松风对弈图》是一幅罕见的山水人物画。全幅取高远构图,近景绘楼阁、树石以及屋内对弈和亭台游玩的人物;远景绘高耸的山峦和楼阁,极具仙境的韵致。全幅色彩上运用了花青和赭石的渐变。构图虽然注意拉开了空间中的层次,但不像宋元山水那样给人自足的感觉,而是由明显的截取感,使人们似乎同时望见了条幅之外层叠的群山。这种切割的感觉是画家精心提炼的结果,也是画面精到之处。山石、松树、楼阁、亭台是溥儒绘画中常见的要素,而且往往是山空屋闲,不见人烟;此作却是在画面中绘制了四五个人物。与古人相比,溥儒的一生也是在纷乱的历史进程中漂泊流离,但是他始终保持了一份向往山林的隐逸之心,并以此作为乱世之中特有的精神排遣,是他心灵歇息的处所。正是这种感受和需求使得他的作品和一般的盲目复古之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显得感人尤深。
溥儒的画在笔法上具有北宗的厚重古朴,而在意境上却显示出南派的萧远淡泊。正所谓“宁静以致远”也。然“文章千古事,得是寸心知”,从画幅中深邃稳健的风格与清雅淡逸的意境之间的交织中,我们终能体会到画家旷阔高深的情怀。
溥儒在绘画语言上的创新,不是现代主义式的另创语系,而是后现代主义式的“翻新”。他继承“芥子园式的披麻皴”与“马夏式的斧劈皴”,并将二者交叉融合变化,斧劈顿成“散笔“,披麻忽变”尖锐“,施之于山水画中,新意立刻突显。在运笔上,他强调节奏快速,有如行草;在墨法上,他力求剔透玲珑,有如水彩;在造型上,他讲究方硬尖新,有如水晶;在意态上,他注重清新明亮,有如新荷。于是小狼毫或山马笔,成了画家的最爱;熟宣、半熟宣、绵纸、皮纸,成了寒玉堂师生的宠儿。
溥儒之所以选用节奏快速的北宗画法,为其绘画语言的主调,除了理性、知识上的原因外,当然也有感性、个性上的缘故。他为人爽快耿直,处事果断有远见,作诗亦明白清亮,一旦画起画来,当然也就偏向一次性的勾砍刻画,而不耐多次性的反复皴染。事实上,他在南宗绘画当道的艺术气氛之下,开始学画,入门的路数,自然也是南宗。他誉言:“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锋。遂学董、巨、刘松年、马、夏,用篆籀之笔。”
于是,他便开发一种以篆籀中锋用笔勾砍皴皱,以行草节奏速度配合勾画轮廓的风格,主张一笔到位。不过,过分讲求斩绝爽快,易于流于浙派式的野霸狂怪。故笔笔藏锋,可救此弊。他接着观察到:“董文敏画山,起于淡墨,以深墨破之,秀润之气,洋溢乎笔端,然非古也。文敏精擅八法,用笔神通,为之则可。后人效之,易于改救,以掩其瑕疵,则失之下矣。”
无论是“散笔斧劈”还是“锐笔披麻”,溥儒总是笔笔皴擦清楚,用墨层次分明,在山峰直下无脚处,则用清水笔带过,务必使笔迹清晰,绝不朦胧渲染如“岭南派”。
——罗青


作品资料

作者  溥儒  
尺寸 131×65cm
估价  RMB  1,200,000-1,600,000
成交价 RMB  2,012,500
专场 中国书画精品夜场、近现代及当代卷
拍卖时间 2013-09-28
拍卖公司 山东天承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款识:鱼戏多深藻,蝉鸣但放林。心畬。
钤印:旧王孙(朱文)溥儒(白文)一朵红云(朱文)
吾将此地巢云松(白文)





模板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