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标题:“怕出事”岂能“不干事”

 东方神针 2015-12-09

原标题:“怕出事”岂能“不干事”

黄永礼

作风建设和反腐败不断推进,一批不实不廉的干部被处理,提振了全党信心,增加了党的威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但也有些干部据此衍生错误认识,把“干事”当作“出事”的理由,滋生懒政怠政,引起群众的不满,阻碍着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带坏了一方风气。

在“多干事易出事”思想的驱使下,有的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实事,工作“耍滑头”、办事“踢皮球”。面对日益严格的制度约束、群众监督,有的干部为避免被 “挑刺”、被抓“把柄”,选择了所谓的“稳当路线”,即以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来规避风险。这些干部看似忙忙碌碌没闲着,实则敷衍了事不出活,该办不办,急事慢办,拖而不办。

“怕出事”,所以“不干事”,这一因果关系能否成立,该不该如此?这首先要看怕出的是什么事。如果是怕出违规违纪的事,进而不敢干大吃大喝、损公肥私、公权私用的事,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把分内事、该担负的职责,能推则推,能躲则躲,那就要不得。事实上,但凡工作,就难保不出差错和闪失,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畏缩闪躲,这也不抓,那也不干,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反而会贻误发展机遇、激化各种矛盾,更容易“出事”。

职位对应的是责任,权力对应的是义务,能干事有担当,方能为官有为。如果丧失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自觉,没有担当、不想干事、不愿担责,每天只想着怎么保“帽子”,这样的为官不为者,就是要毫不留情地拿下来,让他无官可为。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面对前来采访保障房闲置问题的记者,竟然连连摆手说:“你们搞错了,我不是局长。 ”如此行为谈何担当精神,如此干部被免职自在情理之中。

治理为官不为,消除懒政怠政,需要发挥好《纪律处分条例》等铁规之力,完善考核和问责制度,加大惩戒力度,让勤勉干事者脱颖而出,让慵懒怠惰者受到惩戒,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同时,更根本的是,各级干部要补足精神之“钙”,明白肩头之责,在其位谋好其政,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真正做到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