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老祖宗的智慧,帮助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

 信愿阿弥陀佛 2015-12-09



老祖宗的智慧,帮助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

 

而记录老祖宗智慧的渠道,则是古典书籍。

 

12月7日下午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她在回顾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到了中国中医学和相关古典书籍。

 

她说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关键文献的启示,才让她及其团队,最终提取到了青蒿素。屠呦呦说,当年面临研究困境时,她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启发了她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从此才取得研究的关键性突破。

 

屠呦呦在演讲中说,关于青蒿入药,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然而,古籍虽多,确都没有明确青蒿的植物分类品种。可见,屠呦呦老师对中国古典医学著作不仅广泛了解,而且通晓其精髓。在当代中国人当中,尤其是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人来说,对古籍著作有研究的很少。

 

屠呦呦踩在中医及中医古籍著作上而成功,就像一面镜子,让多少对中医妄自菲薄以及浅薄认知的人无地自容,也让当代国人好好地上了一堂传承老祖宗智慧的一课,这其实比获得诺贝尔奖和获得奖金还重要。因为倘若有更多的人很好地继承了先人的智慧和积累的基础,会或许有更多人,或许更早达到获诺贝尔奖这样的研究成就;如果那样,古人智就会更多地转化成为国人重大科研发现的“孵化器”。

 

提及古人的智慧和医学,想提一个现象。如今的医学院学生学的都是西医,很多医生都不知道什么是铁打损伤了。去年回家时,镇上有个公立医院,有个医生跌打损伤方面小有名气。有个上海人断了一条手,说不想开刀做手术上钢条固定,然后又开刀取钢条,于是找上门,他就用传统中医中的“接斗”法,通过手指按压接合骨骼然后外围捆绑注定,不用开刀照样搞定。

当然,他已经在这一行做了很多年,没有一定的技术是做不到的。他这身本事哪里学的?原来他的父亲,原来学武师从一老师傅。看过黄飞鸿的都知道,会武艺的师傅基本都会治病和救治跌打损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