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污底系统系指用于船舶以控制和防止不利生物附着的涂层、油漆、表面处理、表面或装置。 船舶在海上航行一段时间后,其水下部分的船体表面会附着生长一些海洋生物,如:藤壶、软体动物和藻类,这些生物被称为“污着生物”或“污损生物”。污着生物在船体的附着生长,一方面会增加船舶的重量,另一方面增加船舶航行的阻力,这两者都使船舶消耗更多的燃料;同时,为了保持船体清洁,需要经常进坞清理船舶附着的污着生物,因坞修间隔缩短减少船舶的利用率,坞修本身还要有费用支出。因此,污着生物增加了船舶营运的成本。 当今的船舶吨位趋向于越来越大,船体大面积沉浸于水下,为污着生物的附着提供了条件。尤其在热带海域,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都很丰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污措施的话,会使船舶附着生长大量的污着生物。有资料表明,船舶在热带水域不到6个月的时间,船体表面污着生物量就能达到150kg/㎡的程度。推算一下,一条具有40,000㎡水下面积的大型油轮,仅污着生物附着生长就能增加6000T的重量。 为了防止或减少污着生物在船体的附着和生长,较早的时候在船体外壳涂上石灰涂层,后来在船体上涂敷含有汞、砷或DDT的防污漆。20世纪中期人们开发出了效果比较好的含金属化合物的防污漆,这些防污漆比起汞、砷和DDT更有效而且毒性要小。其中六十年代开发出的含三丁基锡(TBT)(属有机锡)的防污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BT能有效地杀死附着在船体的生物或使其致畸,它能有效地阻止海洋生物在船体上的附着,大大延长了船舶的坞修间隔,为航运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到了70年代,大部分的海船都采用含TBT的防污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