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睛”大师涂几下收入超百万

 冥冥月光舞 2015-12-09

 

顾恺之是个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尤其擅长绘画,在画史上被誉称为“点睛”大师。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画家,江苏无锡人,约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顾恺之工诗赋,善书法,被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风独特,被称为“顾家样”,著有《画论》等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了“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的传神理论。


  顾恺之画人物,非常重视画好眼睛,他有时画好一幅画数年不点睛,别人问他是什么缘故,他说:“四肢画得好丑一点无关紧要,传神的地方就是这个眼睛啊!”

  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京师(南京)城外建瓦官寺,和尚到处化缘,许多官僚富商捐钱,但捐钱没有超过十万钱的。唯独二十岁的顾恺之写了百万钱,这就引起和尚们的猜疑,顾恺之解释说:“只要你们庙里给我留一堵粉墙让我作画就行了。”

  顾恺之背来行李,住到瓦官寺,关起门来画了一个月,画好了一幅维摩诘像,但光有眼眶,没有眼珠子。

  正式开庙门的头一天,顾恺之要和尚当众宣布,明天,顾恺之要给画像点眼睛,来看的人得收钱。

  第二天,瓦官寺围满了人,人们都想看看这个大画家是怎样点睛的。只见他手舞画笔,在眼眶里涂了几下,维摩诘像便变得神采奕奕,观看的善男信女,有的发出叹息,有的激动得哭了。一会儿功夫,所捐的钱竟超过上百万了。可见,古人也非常注重广告效应。

  顾恺之画肖像,讲究传神和逼真。顾恺之学画师从卫协,东晋的大名士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

  后人评论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为“铁线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灵莫测。与师承他的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而“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与陆探微合称“顾陆”,称为“密体”画派,以区别于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画派。

  顾恺之画作有《秋江晴嶂图》、《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等,其中《雪霁望五老峰图》被推崇为山水画开创之作。现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女史箴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目前,顾恺之传世的唯一作品是《女史箴图》长卷,是根据西晋诗人张华的赋创作的,一共九段,每段包含一个古代宫廷女人的“模范”故事,并在每段前面抄录张华的一段赋。

  从八世纪起,原作上面盖满了历代收藏家和皇帝的印章,以及乾隆皇帝亲自画的一束兰花。画后有顾恺之自己的签字,这幅画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有画家签字的画了。


趣味猜画

据说这幅画吓坏了无数人,你能看出下面这张图片的恐怖之处吗「提示:请思考图中的每一个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