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东晋画圣

 迷人的三道茶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顾恺之,生于公元345年,字长康,东晋杰出画家。

善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曾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之称。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摹本传世。

顾恺之年轻时,曾拜大画家卫协为师,学习绘画艺术。他的画,题材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尤其擅长画现实人物。

公元364年,顾恺之约20岁。南京有个慧力和尚,打着东晋皇帝的牌子,假借要在中华门内花露岗南边建造瓦棺寺名义,到处化缘捞钱。一日,他特地请来赫赫有名的王、谢、庚,恒“四大家族”和一些权贵,还把画家顾恺之也请来作陪,一共二三十人。和尚是个势利小人,看见权贵就低头哈腰,对顾恺之这些没财没势的人,只倒一杯茶,就不再理睬他们。

尽管和尚极尽吹捧之力,“四大家族”也只是每人捐了十万钱。当化缘簿子传到顾恺之手里时,和尚板着脸,冷眼看着顾恺之,心想:“瞧你那穷酸样,茶杯里泡木耳,发死也不大。”“请虎头将军施舍”,他说,顾恺之笑了一笑,在簿子上连划几下,合上簿子交给和尚,和尚想:“果不出我所料,他一定是捐得太少,不好意思。”于是眼珠子骨碌一转,想让顾恺之当众出丑,他大声宣读众捐钱数目,当读到顾恺之时,他突然结巴起来,眼睛瞪得大大地,好半天,才念出一个数字“一百万!”在座的人都惊讶万分。

当时顾恺之并不富裕,哪来一百万,别人都以为他是口出狂言,不足为信。后来,和尚来讨钱,顾恺之让他们把寺里的一面墙壁刷白,然后,他闭门一个多月,在墙壁上画了一尊金粟如来像。当这幅画快完工,只差眼睛未点时,他叫来了和说:“明天你们就可以开寺请人入观了,第一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10万,第二天来的,施钱5万,第三天以后,随人施舍。三天之后,包你募措100万。”

和尚听了半信半疑。顾恺之在画上点睛之后,就关上殿门走了。第二天,寺里的和尚把殿门一打开,顿时金光闪闪,画上如来神采奕奕,眼睛好像会说话,抬脚像要走出墙壁,把整个殿照得金亮金亮。第一天,争着来看画的人人山人海,三天不到,瓦棺寺募捐几百万钱。顾恺之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这幅壁画和东晋著名雕塑家戴逵为瓦棺寺所塑的《五世佛》以及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据记载不下七十件,可惜只有《女史箴图》、《洛神图》、《列女仁智图》三件摹本。在《女史箴图》中,有一幅画儿,叫《婕好挡熊》,为了创作这幅画,顾恺之可是煞费心机。

《婕妤挡熊》记述的是:一次,汉元帝到后宫的花园中游玩,走到动物笼边,突然一只大熊脱笼而出,直冲皇帝奔来,吓得元帝魂不附体,高呼救命,这时一个叫凤元的婕妤马上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挡住大熊,使元帝化险为夷。但在作画中,顾恺之发觉皇帝在大熊面前的惊恐模样不易捉摸,他冥思苦想,辗转不安,茶饭不思,却也不知如何逼真表现。

一日正当他凝神静坐,仔细思考时,夫人端来饭菜,叫他快吃饭。他不耐烦地抬头看了一眼妻子,突然灵机一动,眼睛闪闪发光,一反常态地端起碗,三口并作两口,一忽儿就饭吃完。之后他便悄悄地溜出去了。

夫人等了半天仍不见他归来,于是,夫人点燃一盏灯笼,到后花园找顾恺之,不料,她刚走近假山时,突然对面闪出一个黑魆魆的怪物,颤巍巍地走来,她大惊失色,“哎呀”惊叫一声,匆匆往后退,那怪物紧逼不舍,越来越近,夫人吓得连声大叫“来人呀!救命呀!”这时,一阵哈哈大笑从怪物口中传来,她一听,知道这怪物是丈夫顾恺之,长出了一口气,愤怒道:“你......你这是干什么?”顾恺之嘿嘿笑道:“有了你今晚的帮助,《婕妤挡熊》图有办法了!”。

他高兴地手舞足蹈,于是,顾恺之就以此照葫芦画瓢,来描绘遇到大熊的汉元帝。果然把那副《婕妤挡熊》图画的惟妙惟肖生动有趣,使之成为千百年来我国古画中的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