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康巴是一首歌,是“来吧,朋友”,也是扎巴的精品民宿。 在云南的丽江和香格里拉分别有一家名叫阿若康巴的精品民宿,这家名字有点奇怪、蕴意有点热情(来吧,朋友)的精品民宿,在香格里拉特别有名,往往一到了旺季就是根本订不到客房的节奏,而大多数执意前往的客人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推荐的。
在香格里拉,扎巴就像一个传奇 这里的人,好像没有谁是不认识他的 第一次听同行的老板提起他,他说—— 扎巴16岁之前在印度,英文讲得比中文还要流畅。 第二次听民宿的员工提起他,他说—— 认识扎巴的人很多,常常会有人上门便自报是扎巴的朋友,寻求帮助。 第三次听唐卡中心的学生提起他,他说—— 在这里学唐卡是食宿全免的,隔壁的扎巴就是这的主人。
跟他走在路上是件有趣的事,因为不时可以看到路人跟他打招呼,或者他跟路人对话。在香格里拉,好像如果有谁不认识扎巴才是一件奇怪的事。 开了2家精品民宿,最爱的依旧是当向导 所以客人总能在阿若康巴看到不一样的丽香 出生于印度, 16岁才随父亲回国与家人团聚, 17岁上的一年级学习汉语(是当时学校里的大哥哥)。 后来, 去寺庙修过行, 当过公务员, 下海经过商, 在奥地利学过旅游管理, 从美国回来后, 做过导游、开过餐馆酒吧、创办了唐卡中心, 这几年在茶马古道上构筑起了父亲心中的“乃仓”。
他的回答是导游。 儿时的他听了太多父辈祖辈的故事, 茶马古道像一种精神早已烙进了他的骨子里, 在国外的时候他把家乡的美口口相传带给异乡的朋友, 回国后他又带很多外国人重走了原始的茶马古道,还出版了英文图书。 他希望让更多人能了解到这条路的人情世故, 阿若康巴也因为有了老板的这股气质而相当地与众不同。
如果你在丽江阿若康巴·庆云庄园,深爱茶马古道的扎巴会带着你骑马走一走尚存的古道,到了山顶,去纳西原住民家做饭、在林子里铺开长桌晒着太阳就餐,安安静静,丝毫没有古城喧嚣的骚扰。 总之,在阿若康巴,扎巴总是会带你在熟悉的香格里拉和丽江找到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香格里拉还是那个香格里拉 只是因为到了阿若康巴就有了不一样的天空
扎巴的餐厅在14年的古城火灾中作为隔离带被拆除了(目前正在复原中),而在古城另一端的阿若康巴则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13年开业的阿若康巴到如今已经成了香格里拉的一个典范,很多做酒店或民宿的人都喜欢先来这里取经,看看壁炉是怎么设计的,研究研究墙体是用了什么材质……对于这种不速之客,扎巴往往也不会拒之门外。阿若康巴是可以复制的,但是扎巴心中的香格里拉是独一无二的。 ◆ “来吧,朋友”,阿若康巴不只是一个驿站 位于龟山脚下的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原本是一个土司的老家,却在一次不经意的聊天中成了扎巴的“乃仓”,作为朋友的主人更是慷慨地一口气就给了扎巴20年的无偿使用权,这样的交情现在看来实在难得。 ▲入门的通道
▲前台 越往里走藏式的元素便愈加浓烈,佛像摆设、背景印花、雕刻、色彩……挂上员工们送上的洁白哈达、喝下暖暖的姜茶,舟车颠簸的心就此安了下来。
里面的院落就像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从古城的人来人往中脱离出来,又藏进一种藏式的宁静安逸里。有独栋的小餐厅,除了藏餐,印度菜也是一绝;有酒吧,在酒吧外的平台上可以烤火、舞蹈、看星空、看古城最璀璨的夜景;有会议厅,当然在那么休闲的地方,希望你永远都用不到会议这项功能;还有一个有壁炉、有长桌的独立小房间,特别适合人多的小团队小火锅聚餐。
17间客房被安置在不同的四栋木屋里,三层阁楼的套房最有特色。一把手工艺的钥匙包打开一个古老沉重的门锁,几许期待后的客房并没有让人失望。客房的地暖已经被提前开启,即使光脚踩上去也是暖和的;铜质的水龙头几秒钟就能出热水,不需要等待;泡澡的浴缸和淋浴间是分开的,卧室的小角落里还藏着一个独立的化妆间。
把卧室的窗帘打开,晚上躺在床上就可以直视龟山公园的夜景;白天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可以晒到暖暖的太阳,如果需要电视的陪伴,还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剧目。或许你还应该知道洗手台两旁的鼓、以及房间里面的摆设基本都是扎巴自己的收藏。因为早在南索达庄园诞生的两三年以前他就萌生了要创建一处“乃仓”的想法。 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 地址:香格里拉县古城金龙街东廊15号(近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 电话:0887-8881006(联系时请说是在Feekr上看到哒) ◆ 隔壁的唐卡中心,一幅唐卡的时间实在不足以尽兴 ▲唐卡中心 ▲学员们准备早餐 唐卡中心先于阿若康巴就已经在了,这是扎巴的一个文化保护项目,当然也是一个公益的举动,因为学生来这里学习唐卡的食宿是完全免费的。现在一共有9个固定的学员,还有2名分别来自香港和青海的短期流动学员。 唐卡的绘制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学员告诉小飞君每一道工序都相当繁复。据说学好唐卡少则四五年,多则十来年,忽然很崇拜学员的毅力和淡然。
◆ 距离古城15分钟车程的称尼村,是扎巴的家乡也是远离了城镇化的原始小村落 ▲称尼村 ▲高大的青稞架子 ▲建设中的青旅 扎巴的家乡就在离古城只有十几分钟的称尼村,是一个离城市不远又保留了原始味道的小村子。村民的房子依旧是旧时的藏式土屋,青稞架子上堆积着过冬的粮草,只有几户人家,往远处看去是一片熏黄的平坦。在这样的地方进行藏民家访,一定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民族味道。要是明年五六月份来,扎巴跟小鹏一起开的青旅也该迎客了,这里应该会成为下一个背包客的驻扎地吧。 ◆ 尼西黑陶,吃罢黑陶火锅再亲自做一个黑陶 ▲尼西村(图片来自网络) ▲尼西黑陶(图片来自网络) 在香格里拉每吃一次黑陶火锅,就会听当地的藏民提一次尼西,而被问及香格里拉有什么特色体验时,扎巴恰好也优先推荐了这个地方,那么不如就别错过了这个地方。大概没有多少游客会在意这个小小的村落,除非你追随那门失落的手工艺——黑陶而来,这项已经沿袭了一千多年的手工艺,曾经一度备受冷落,但当地的藏民却依旧坚守着传统,相比于吃黑陶火锅,或许跟着老藏民们学做一个黑陶更让人记忆深刻。 阿若康巴的丽江 是一个没有古城喧嚣的丽江,陌生地让人欣喜
◆ 束河边缘,这是一家等你来放空的精品民宿 ▲后门的小森林 ▲茶室自酿的果酒 亲戚以为没有人会要的废房子,却在扎巴的一番改建后成了如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庆云庄园,后门直通一整片原始的森林,后院被保留下来的果树春天花开的时候是貌美,花落之后成熟的果子是酒香。 ▲大堂两把颜色突兀的凳子 ▲餐厅外的露台,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酒店 ▲可爱的外国厨师 从大门进来后的大堂一样有壁炉可以烤火,但是装饰风格却又与香格里拉的阿若康巴截然不同,简单清新的色调跟丽江的阳光更配。大堂的楼上是餐厅,国外的主厨是扎巴的朋友,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中文很流畅。早餐是中西式的都有,特别推荐的是现煮的米线,基本每个客人都喜欢。正对餐厅的是一个茶室,两旁则是客房。
一二楼的客房都是带阳台的,而三楼的阁楼则是用窗台前的软榻替代了阳台,基本一天到晚都晒得到太阳,私密性也更好,在窗前的软榻上晒晒太阳看看书,是最悠闲的状态。每个房间都有地暖;浴缸基本被安置在窗边,看得到外面的风景;床后是一张高高的长桌,特别适合静下心来的时候拿出搁置已久的笔记本,手书几段当下的心情。 ▲烤全羊 ▲壁炉 ▲high到翻的party 客人多的时候,喜欢热闹的扎巴会在后院组织有趣的party,那个时候他的朋友会来,住店的客人也都会参加,能歌善舞的纳西员工更会把所有人都带入到狂欢氛围,原汁原味的烤全羊、自家酿制的美酒,难忘的味道、场景,都跟壁炉里的火一样热烈。 阿若康巴·庆云庄园 地址:束河办事处龙泉社区庆云村11号 关注Feekr旅行,回复548即可预订阿若康巴·庆云庄园2晚度假套餐,跟着藏族老板去看不一样的小众丽江。 ◆ 从石莲寺到红山村,重走的是马帮路体验的是野炊生活 ▲古道上的一片小林子,这里还会经过一块墓地 ▲老人家自家现采的水果 ▲特别的午餐 这条骑马的路线在景观上要比玉湖村的B线丰富很多,古老的马帮路可以直达香格里拉,只是现在走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一路上有陡坡,有看得到整个束河的平地,有森林,有墓地,还有村落,从山脚的石莲寺开始到达山顶的红山村大概半小时左右。来到这里,扎巴会安排一个贴心的午餐,当地村民做的菜、腌的果子,长桌在点点阳光的林子里一摆,谈谈天说说地,远离了那些所谓的古城喧嚣,倒也是别有一番情调。 只是居说村子马上就要拆迁盖别墅了,开发的力量大到惊人。扎巴和他的员工们也不得不另辟新地继续这项特别的体验了。 ◆ 文海骑马或徒步,终究还是比拉市海多了些纯粹味道 ▲文海(图片来自网络) ▲文海(图片来自网络) 听过太多关于拉市海宰客的传言,也在古城里见了太多游客被忽悠去了拉市海,很庆幸扎巴的推荐清单里没有它,却多了文海的骑马或徒步。文海是一个曾在很多当地人的朋友圈里看到过六七月份花海的地方,虽然最近也渐渐有了些游客和发展起了骑马等收费项目,但当地的民风依旧淳朴。这里见不到任何破坏风景的单调乏味的混凝土建筑,有的是精雕细琢的扇扇大门,以及秋收时用来晾晒大麦的巨大木架。这个季节前往,更是宁静得仿佛整片海都是你一个人的。
因为这个藏民老板刷新了对丽江和香格里拉的认识 佛教里面喜欢说因果 那么这大概是一次完满的相识。 此时,丽江和香格里拉已经到了游客的淡季,按照扎巴的说法现在正迎来了深度体验丽江和香格里拉的最好时间,今年,你会邂逅香格里拉的第三场雪吗?小飞君还在想念那里的蓝天白云星空,包括无忧无虑的假期~~~ |
|
来自: 昵称26290232 > 《待分类》